CPI涨幅居高不下 货币政策将更紧缩
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1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6.9%,涨幅比上月提高0.4个百分点,并创下自1997年1月以来近11年新高。
专家认为,此次CPI涨幅攀新高,主要受食品涨价和成品油调价推动。而由于翘尾因素居高不下,明年通胀压力仍不容忽视,货币政策应进一步从紧。
两大因素推高CPI
“11月份CPI同比涨幅再创本轮上涨以来的新高。”申银万国高级宏观经济分析师李慧勇表示,6.9%的涨幅已经接近1996年底的水平。
与此同时,11月份CPI环比涨幅高达0.7%,高于去年同月的0.3%。国家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张永军认为,环比涨幅高于正常年份,说明包含的新涨价因素较多,年底前通胀压力仍可能在加强。
专家认为,食品类价格轮番上涨和成品油调价的扩散效应,是推动11月CPI涨幅攀新高的“主力军”。统计数据显示,11月份,食品类价格同比涨幅为18.2%,比此前年内高点的10月份提高0.6个百分点;居住类价格同比涨幅为6.0%,比10月份提高1.2个百分点。
中信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诸建芳指出,11月份猪肉、食用油、蔬菜价格继续上涨,带动食品类价格涨幅创新高;而水、电及燃料价格涨幅提高2.7个百分点,使居住类价格涨幅重新回到两年前的高水平。
李慧勇表示,受成品油调价的影响,相关产品价格更是大涨,其中车用燃料及零配件、居住用水电燃料、城市间交通费价格上涨5.5%、5.6%和2.9%,涨幅分别比上月提高6.9、2.7和0.6个百分点。
通胀压力不容忽视
“从明年来看,较高的CPI涨幅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张永军表示,受冬季需求增加影响,猪肉价格还将高位运行。高盛亚洲经济研究团队也认为,CPI涨幅在未来几个月里仍将保持高位,但12月份的同比增幅会因基数效应而略有下降。
诸建芳表示,尽管CPI涨幅在11月份创下新高,但整体上仍呈现“高位回稳”态势。不过由于翘尾因素较高,未来两个季度CPI涨幅仍将维持较高水平。
有关专家测算,按照目前的CPI涨势,明年上半年月度CPI涨幅仅翘尾因素就可能都在3.5%以上,其中1月份的翘尾因素将超过4.7%。“按照目前趋势发展,即使考虑到去年同期基数提高的影响,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仍有可能保持在6%以上。”李慧勇表示,明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将落在5.5%以上。
他认为,从成因来看,本轮通货膨胀与四个因素有关:一是消费的启动和国家对新增产能的限制,使得产品过剩的情况有所好转;二是过去几年产业整合带来的产业集中度的提高使得企业定价能力增强;三是流动性过剩尤其是M1的高速增长将最终体现在价格方面;四是原材料(包括农产品)价格和劳动力成本的上涨相当一部分要靠涨价来消化。“在可以看到的将来,这四个因素都将存在甚至会有所强化,因此通货膨胀率维持高位的可能性很大。”
此外,明年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环保收费改革等政府调价措施的陆续启动,也将推高明年的通胀水平。
货币政策更趋紧缩
专家认为,鉴于明年通胀压力依然较大,贸易顺差仍将维持高位,国内流动性依然充沛,因此有必要采取更为紧缩的货币政策。
海关总署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我国出口增速略升、进口增速略降,贸易顺差达到262.8亿美元,仍处于历史次高水平。专家预计,明年贸易顺差仍将居高不下,继续“充实”国内的流动性。
李慧勇表示,由于CPI涨幅的加速上升,预计国家将通过加大货币政策的紧缩力度来避免恶性通货膨胀的发生。一是继续升息,预计2008年利率至少还有100个基点的上调空间;二是加快升值,预计2008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将扩大到8%以上;三是继续通过央票、特别国债、准备金率等工具对冲被动投放的流动性;四是对银行信贷的控制力度将加大,可能从明年初就对信贷投放进行严格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