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整治:专家支招应对CPI高企
面对11月份CPI又一次刷新纪录,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王松奇告诉记者,时近年底,各类消费价格都往高走的趋势是必然的,11月CPI上涨势头不减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今年以来,粮食价格的上升是CPI走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此次数据表明食品价格领涨的趋势依旧没有改变。
事实上,接受采访的多位专家和业内人士都认同“目前物价上涨属结构性上涨,食品价格上涨对CPI高企的贡献度很大”的观点。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指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再创新高,主要还是由食品价格上涨带动的,高达18.2%的食品价格上涨幅度的推动作用还是很大的,此外,剔除食品因素的核心CPI增速亦明显加快,已由10月份的1.1%提高至1.4%。另有分析认为,11月份当月食品类带动的新涨价因素有所减缓,但是由于核心CPI较前几个月上涨明显,因此是推动CPI再次创新高的主要原因。
哈继铭表示,如此高的CPI增速背后有很多原因:今年以来,双顺差持续增大,外汇流入不断增加使外汇占款增长较快,货币增速较快趋势一直没有得到扭转,而外汇占款增长和国内信贷增速较快是导致货币增速较快的两大主要因素。
面对我国经济存在着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的趋势和CPI不断高企,食品、住房等价格上涨较快,重要原材料、土地等要素价格不断上涨的现状,有专家担心,虽然目前价格上涨表现出结构性上涨的特点,但国际市场粮食、能源价格走高的压力在向国内传导,加上资产价格较快上涨,通货膨胀压力将继续增大。
尽管宏观调控政策自年初以来就频频出台、从未间断,但CPI数据11月再次反弹,意味着我国在防止经济过热问题上仍然面临着艰巨任务。近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明确提出: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刚刚结束不久,央行随即宣布了年内第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以控制信贷总量和节奏。下一阶段更需要“多措并举”,应对高企的CPI,解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对此,专家们纷纷“支招”。王松奇指出,现在有必要通过调整人民币汇率来解决当前问题;同时,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增大对农村地区的金融支持,送“科技”和“资金”下乡,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这些举措来提高农产品供给总量,解决农产品供给的结构问题,从而从源头上解决农产品价格上涨问题。哈继铭指出,今后一段时期,一方面要采取措施进一步收紧银根,控制货币增速,另一方面应让人民币升值速度再适度加快。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教授丁志杰此前也曾对记者表示,政府应积极进行结构性政策调整,扭转顺差扩大的现象,改变以往对资金“宽进严出”的做法,引导资金合理外流。也有专家指出,要进一步研究如何合理配合使用各种宏观调控工具,发挥各部门“合力”作用,研究、创造使这些工具手段有效发挥作用的机制,坚持宏观调控的持续性、长久性。
对于日前央行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中,11月份贷款增长有减缓趋势,哈继铭认为,在“从紧”的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共同作用下,估计信贷增长过快的现状会在明年得到改善,加之“双顺差”增幅有望在明年减少,预计明年全年CPI增速将在4%至4.5%之间,但明年上半年通货膨胀压力还是很大的,CPI增速可能会达到5%,这一增速在下半年才会明显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