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实施进口新战略 加强能源进口协调
商务部最近委托有关机构研究的一份报告建议,中国在“十一五”后期、“十二五”及更长的时间内,应当实施“安全发展”的进口新战略,对资源和能源产品的进口应加强国内协调。
这份名为《中国进口战略研究》的报告由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法学所、数量经济与技术研究所和对外经贸大学、商务部外贸司进口处共同完成。
主持这项课题的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宋泓昨日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安全发展”的新战略的具体做法是:抓“两头”、放“中间”、促进平衡。
这一战略的具体内容是指:对能源和资源类产品,要实行多元化战略,并加强进口的协调和管理,避免能源和资源进口风险,确保能源和资源进口的安全和稳定;
在高技术行业的开放和保护之间寻找平衡,避免过度开放和过度保护造成技术创新激励不足和限制高技术行业的发展;
放松对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进口限制,实现这两类产品自由贸易;
以对外直接投资形式,促使低端产业的国际转移,逐步形成海外加工贸易体系,并扩大这类低端产品的进口,改进外向型加工贸易所形成的贸易不平衡规模。
本月上旬,在商务部的一次内部讨论会议上,据一位与会者介绍,商务部WTO司负责人基本同意报告的观点,但表示应当进一步细化,到底哪些产品和行业属于“两头”和“中间”,使之更具有可操作性。
报告提出,目前中国进口贸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巨额的对外贸易不平衡;国内快速增长的能源资源需求得不到充分有效保障;以及高技术产品进口受到国外种种管制和限制。
上述报告认为,保证正常稳定的外部供应,尤其是重要资源性和能源性产品的供应,维护国民经济平稳发展,成为进口管理的新挑战。报告建议,为实现初级产品的进口保障,对能源和矿产品等大宗资源性产品的进口,要加强国内的协调。 宋泓认为,在能源和资源等初级产品方面,中国应该学习日本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做法,一方面签订长期合约,锁定价格风险,另外一方面,资本“走出去”收购国外的矿山资源,可以采取入股等方式参与国际采掘业的发展。
报告提出,“安全发展”的进口战略可以从关税和“走出去”两方面实施。
首先,分步骤、分阶段降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关税水平,削减非关税措施约束,并在多边和双边领域中,积极促进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贸易自由化。
对于高技术产品的进口开拓,一方面要努力突破西方发达国家的管制和限制,实现高技术产品进口的多样化,适当降低这类产品的进口关税,同时更要大力推动和鼓励国内企业和产业的自主创新,逐步实现进口替代。
对于顺差的问题,报告建议,可以在第三国建立我国企业分布集中的出口加工区,并以该国的名义将加工区中生产的产品出口到其他国家,从而有效减少贸易顺差。
宋泓表示,进口新战略的目标不是减少贸易顺差。要从根本上改变巨额贸易顺差的现象,根本的出路是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参与更高层次的国际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