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少有真正尾货 北京尾货市场出现过剩
继天兰天、天通苑等服装尾货市场之后,回龙观尾货淘宝市场高举社区大旗,即将于2008年元月1日试营业。不断开张的尾货市场遭到业内人士质疑,清河尾货、双龙华霆服装尾货、九龙汇川、百荣天海国际商贸城等多家尾货市场,今年陆续开业。动辄上千、上万平方米的经营面积在京有过剩之嫌。
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洪涛表示,尾货市场份额有限,行业发展亟待规范。
尾货市场遍地开花
在高调宣传的攻势下,各种媒介上很容易查到关于北京各尾货市场的消息。记者昨日获悉,回龙观尾货淘宝城在11月中旬开始招商,总经营面积在6000平方米的尾货市场可容纳商户400余家。而今年1月份,首家服装尾货交易中心天兰天市场开始营业,总经营面积15000平方米,容纳商户948家;随后,九龙汇川、百荣天海国际商贸城等服装尾货市场也相继在南城开张;10月初,天通苑尾货市场开业,15000平方米的商场聚集着近万家商户。
据策划方介绍,九龙汇川、百荣天海国际商贸城、天兰天服装尾货崛起南城,瞄准外地来京的人群;清河尾货、天通苑尾货、回龙观淘宝城扎堆城北,紧盯居民和学生。北京人身边突然窜出这么多“尾货”,人们不禁质疑:北京真的需要那么多尾货市场吗?又有谁为这许多尾货买单?
经营状况良莠不齐
记者陆续走访天兰天、清河、天通苑等尾货市场发现,前去光顾的市民寥寥无几,看起来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款式的衣服常常摆放数周无人问津。一商户透露,平常的工作日里客流很少,双休日里虽然人流会多些,但销售情况并不乐观。
在天兰天经营服装尾货的张女士透露,她经营尾货近6年,原来就是在自己的仓库里做批发,有专门的生产厂家和经销商,“一旦有货,都是第一时间拿到。”她说,自己的尾货生意颇具规模,一个月能卖出3000-4000件,平均每件获利10元,每月减去人工、租金等费用,也能保证收入2万元左右。
记者在尾货市场的一些普通商户处了解到,像张女士这样上、下游渠道皆通的尾货经营者实属少数,这样的经营链是需要多年的探索才能得来的。经营户刘先生直言不讳地说,自己的进货渠道就在北京,每个月的销售额只有3000-4000元左右,盈利只能维持在1000元左右,“再这样下去,就打算撤了”。他说,尾货的上游渠道——品牌产品的生产厂商、经销商很难寻找,在固定的货源难以保证的情况下,自己的“尾货”生意就难盈利。记者在清河尾货市场听到不少商户埋怨到下午了还没有开张。
据尾货市场策划人梁吉良介绍,由其操作策划的三家尾货市场天兰天、天通苑和回龙观分属于不同投资方投资经营,而且各尾货市场均有自己的经营管理公司。几个市场共容纳业户近2万,他毫不隐晦地表示,在这些尾货市场中,同样有着一些并非经营尾货的商户混迹其中,经营难就无法避免。
专家观点
尾货市场不断被复制纯属炒作
昨日,听闻经营面积6000平方米的尾货市场即将开进回龙观,一位多年从事商业的某协会会长质疑道,尾货数量是全国产能的5%,尽管尾货的存在是必然的,但实际供应量、需求量是很有限的,相继开业的尾货市场经营面积动辄上万,不断被复制的尾货市场多数是概念炒作。
“经营者将经营场地整租下来,相应每平方米的价格成本很低。”他说。而通过概念的策划和炒作,经营者顺利地将店铺分租给零售商,赚取租金差价,并不关心商户的经营状况,这种现象在如今的商业界屡见不鲜。
随后,记者从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洪涛处了解到,为了规范尾货市场的经营和发展,在商务部的支持下,他正在起草尾货市场的经营标准,其中对尾货和尾货市场的概念、以及规范经营进行了严格的定义。
洪涛教授表示,面对目前尾货市场混乱现象,如部分商户以各种产品冒充尾货,甚至旧货和尾货混淆概念以及缺乏经营资格的投资方炒作尾货市场等行为,都要尽快探讨规范性的行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