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鞋业发展的四个问题的思考
思考之一:中国制鞋业是否也有个“再认识‘鞋究竟是什么’的问题”,换句话说,中国鞋业是否也有个正名问题?应该承认,鞋是鞋,衣是衣,各有个性。但是,不能忽视的基本事实是,鞋和衣同属一个服饰大家族,是两兄弟,自然应该具有很强的共性。
服装是无生命的衣与有生命的人的结合物。这就决定了服装的特殊双重性,它既是物质产品,又是精神产品。既然服饰包括衣、鞋、帽等装饰物,所以,鞋必然也具有既是物质产品,也是精神产品的双重性。
可喜的是,红蜻蜓集团编纂的《中国鞋履文化词典》序言中已有类似的观点,强调“正是由于服饰与活动着的人们的紧密结合,才构成了色彩斑斓的人文世界”。自然这里作者指的“服饰”包括鞋类。然而,这种真知灼见的认识,才刚刚提出不久,还没展开广泛的讨论,恐怕也还没有被行业中很多人接受吧?再如,由于服装的双重性所延伸的“四个含量”的质量观,实质是对“服装究竟是什么”的另类定义,恐怕也不是一两句话的问题。“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因此,中国鞋业要根深叶茂地由鞋业大国向鞋业强国快速发展,似乎也有个“再认识‘鞋究竟是什么’”的问题,就是也有个鞋业正名问题。
思考之二:中国制鞋业是否也有靠科学技术进步与文化艺术繁荣并驾齐驱的问题,换句话说,靠科学技术进步和文化艺术繁荣发展是否也是中国鞋业自身发展的基本规律?
如果大家对上述鞋业也有正名问题不持异议,即鞋也既是物质产品,又是精神产品,也具有“四个含量”,那么,鞋业发展如同服装业靠科学技术进步和文化艺术繁荣并驾齐驱似乎当是必然的答案。回头粗略地看,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鞋业发展的路程依靠科学技术进步,这条线一直是强线,指导思想十分明确,实际工作也很有力。当然,这是非常正确的,也必须充分肯定。可是依靠文化艺术繁荣这条线是否相对弱了些,虽然也做了一些事情,但不够连贯系统,更没有摆到指导思想的地位上,因此,如鞋的造型问题,本来属于美学艺术问题,或者说是技术美转化为艺术美的问题,可是正由于指导思想上的单一性,所以,文化艺术的问题就升华不出来,直至上世纪90年末才在关于中国鞋业的文献资料上出现“鞋文化”的字样。这一强一弱的两条线是否符合中国鞋业所走过的轨迹,是否可以说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鞋业更大、更快地发展?
思考之三:中国鞋业是否需要进一步树立行业意识,形成行业行为?长时期以来,我国的皮鞋归轻工部门管理,胶鞋归化工部门管理,布鞋归轻工和纺织两个部门分头管理,运动鞋和旅游鞋“产地在哪由哪管”。虽然不同品种有不同的个性,但它们毕竟是一个鞋类家族,有一个产业共性,也有一个产业形象。从根本意义上说,只有全行业振兴才有企业发展。然而,这些年来,全国鞋业全行业的活动是否少了些,全行业乃至国际的交流平台是否不多,至今尚未有一个全国性鞋业组织。所以是否需要进一步树立行业整体意识与形象,多一些行业活动。
思考之四:中国服装业和中国鞋业都分别是当今世界上同行业第一制造业大国,为什么至今还没一个在国际叫的响的牌子。两个产业都涌现出一批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这是十分可喜的成就。中国名推委又推出了向世界名牌进军的品牌,中国鞋业有两个,服装业不如鞋业,只有一个。创国际名牌为什么这么难,从服装业分析主要有四条原因,一是计划经济体制惯性仍然很强。
至今基本上是只有加工贸易网络,而无自主品牌贸易网络。二是消费拉力不强。中国是长期缺衣少被,品牌消费起点时间不长,人群也不大,又偏好外国中高端品牌。三是社会助力不实。争创名牌的基本态势是,企业孤军奋战多,社会包括政府、协会等停留在口号多,全国服装行业主管单位1994年提出的“名牌战略”只是一个战略思路,没有一条战略举措。四是中国经济实力还不强大。至今国际品牌尤其是世界名牌,其实是强势经济的同义语。中国虽有强势文化,但尚无强势经济。因此,我们既不能操之过急,又必须急起直追发展经济实力。我预料保持目前我国的发展势头,再有10年左右的时间,我们中国的服装业和鞋业是会有国际名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