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的绍兴视野
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中,积极推进并融入都市经济圈,增强综合竞争力,已成为各城市的战略选择。置身其中的绍兴,既有“大树底下好乘凉”的机遇,又有“大树底下不长苗”的挑战。面对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形势,绍兴如何趋利避害,走在前列。这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空前加快”
在过去的半个多月里,市发改委合作交流处处长陈毅军常感到兴奋:“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空前加快,很多活动都是史无前例的。”
2007年11月21日,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副司长陈宣庆在“第六次江浙沪经济合作与发展座谈会”上表示,《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即将出台。在此规划中,长三角被战略定位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中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此规划主要包括长三角地区的功能定位、区域发展总体布局、城镇体系发展布局、重点产业发展布局等8个方面。规划确定了区域发展总体布局框架为“一核六带”,逐步建成以上海一级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宁波等副中心城市为支撑的世界级城市群和城镇体系。
11月30日下午,江浙沪三省(市)长座谈会在沪召开。同一天,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人民政府会同中国人民银行,共同签署了标志着长三角地区金融协调发展工作正式启动的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金融协调发展、支持区域经济一体化框架协议。协议提出设立“长江三角洲地区金融论坛”,并将其作为推进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重要平台。
次日,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国际研讨会在沪召开,江浙沪三地党委书记酝酿构建多层次的常效协调机制。会上,长三角一体化首次被一市两省政府提升到各地发展战略的高度,决定长三角的概念扩展到江浙沪的所有城市。会议透露,由国家发改委和国务院研究室牵头的《进一步推动长三角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亦出台在即。据上海市发改委透露给绍兴市发改委的消息,《指导意见》很可能明确,上海浦东的各项政策将覆盖到整个长三角区域。
12月2日,江苏、浙江、上海三地工商局在上海召开会议,在长三角地区启动市场一体化工程。江浙沪三省(市)联合发布的长三角工商一号、二号文件,率先拆除行政区划之篱,开始营造长三角地区统一的市场准入环境、统一的市场执法环境和统一的市场法治环境。
12月10日至11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第八次会议在沪举行,两省一市常务副省(市)长首次作为会议代表参加会议,江浙沪今年增加了6个合作专题。其中,推进创新体系一体化和对外改革开放一体化两个专题由江苏牵头,推进市场一体化和信息一体化两个专题由浙江牵头,上海则牵头负责关于打破政策法规瓶颈、建立联合联动机制两个专题。
大树底下的两种境遇
高密度的一系列活动让人想起十七大报告中的许多表述:“遵循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长三角率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给区域发展带来新的竞合态势:长三角南翼和北翼之间、江浙之间以及各自与上海之间的互动联系会呈现出新的特点,新一轮更高层次的竞争必将展开。
“一体化长期来看肯定是好事,短期可能会有一些阵痛。”陈毅军说。
一体化的实质,是各种要素在各行政区域间的自由流动。市发改委一位负责人说:“一体化进程加快,有利于提高绍兴发展资源的可得性。”
他认为,上海、杭州、宁波等在教育、科研、信息、通讯、金融方面优势明显,而绍兴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资源相对缺乏,
融入都市圈后,要素辐射将带来利好,拉长绍兴发展的“短腿”。
另一个重要的利好是产业承接的空间大增。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已有400多家总部或研发中心设在上海,我市配套能力较强的纺织化工机械制造产业、充满活力的块状经济将更易和国际资本嫁接;根据沪杭甬产业定位,其产业结构将不断调整,有利于绍兴承接三大都市圈城市产业外溢。
一体化加快后,企业将迎来同城待遇,绍兴较有竞争力的特色农业、旅游业、建筑业、黄酒制造业等将进一步扩大区域内市场份额。
然而,挑战不容回避。“合作协调机制本质上是竞争协调机制,在规范竞争的同时,竞争更为激烈,并且这种竞争在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称性。”市发改委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我市将遭遇三个方面的挑战:
中心城市集聚弱化:绍兴中心城市规模小,辐射和带动作用较弱,受杭甬两大都市经济圈极化影响,中心城市的职能和产业将进一步削弱,商贸休闲、高教、医疗等极可能成为弱质产业;
优质资源外移加剧,洼地效应更加突出:夹在杭甬城市之间,东西两边分别有慈溪、萧山隔阻,绍兴承接辐射强度减弱,而杭州、宁波两大都市圈的扩张,将加剧高端要素资源进一步向杭甬集聚,造成绍兴大企业外迁增多,软件、通信、电子等信息产业和设计、咨询等现代服务业无法落地,削弱绍兴产业的未来竞争力;
区域协调面临挑战,马太效应更加明显:诸暨市、绍兴县脱绍入杭,上虞市脱绍入甬成为现实,而嵊州市、新昌县等南部山区失去优势。出现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马太效应。
找准长三角中的位置
长三角合作多年,很多城市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行政界限阻碍了深度融合。如今,松散的协调机制已经满足不了提升长三角区域整体国际竞争力的迫切要求,创新机制以突破行政界限的壁垒已成为长三角进一步融合的关键所在。
记者拿到了11月底完成的《杭州都市圈在长三角的地位和作用研究》,这份杭州市政协历时半年始成的重要课题成果指出,杭嘉湖绍是浙江省接轨服务大上海、参与长三角合作的最前沿和第一方阵。加快四市的联合发展是提高浙江省参与长三角地区合作水平,打造长三角“金南翼”,参与更高层次的区域竞争,进而带动全省综合实力提高的战略选择。构建杭州都市圈,有利于四市以一个整体共同融入长三角,抓住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和以发展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努力成为“四个中心”的有机组成部分。
今年,杭州、嘉兴、湖州、绍兴积极尝试建设突破行政界限的“杭州都市经济圈”,除了编制统一规划,四市还组建了规划、交通、环保、产业、旅游五个专业委员会,由各城市抽调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以求在圈内重大项目、重大活动上统一部署。
融入“杭州都市经济圈”成为绍兴抢占先机的第一步,但即使是这个圈子内部,竞争同样激烈,更何况东南边的“宁波都市经济圈”正同样热火朝天。“构筑绍兴竞争新优势,必须转变以我为中心的观念,积极参与分工,谋求产业的错位发展和整合,强化自身优势,彰显城市个性。”市发改委一位负责人说。
他认为,当前最重要的是加快建成绍兴大城市,扩大城市规模,强化中心城市功能,大力推进越州新城建设,构筑区域竞争新高地。如果形不成规模,绍兴中心城市极有可能被杭甬边缘化,甚至成为杭甬的副城或功能区。
强化区位竞争优势,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刻不容缓。市交通局一位研究者认为,在一体化视野内,嘉绍跨江大桥将推动绍兴区域空间形态由交通走廊向交通枢纽转变;杭甬城际客运专线将大大缩短绍兴与杭甬的时空距离,进一步凸显同城效应;曹娥江大闸将大大改善环杭州湾产业带的环境;杭甬运河和绍兴中心港建设将大大提升我市水运能力,并打通出海通道;绍诸高速和萧绍机场快速通道将进一步深化同城效应。
在产业上,市发改委负责人认为,绍兴应加快工业北进步伐,整合滨海工业区、上虞新区和袍江新区资源,建成环杭州湾产业带的重点开发区,成为突破杭甬制约,承接资本转移的最佳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