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认可的国产设备如何发展?
通过调查,我们看到国产印染设备在工艺适应性、操作、维修保养等方面均获得了用户的认可,但在设备稳定性、自动化程度和资源消耗方面还不尽如人意,而这也正是国产印染设备要重点发展的三个方面。
筛网印花设备圆网认可度高于平网,可靠性待提高
近年来,国产筛网印花设备发展很快,性能和结构都有所改进,圆网印花机相邻圆网对花误差不大于0.1毫米,印花速度可达100米/分钟;平网印花机相邻单元的对花精度不大于0.2毫米,印花速度20米/分钟;门幅均能达到3600毫米,刮印装置都有刮刀和磁棒式,并出现了国产印花导带产品。圆网印花机的主要制造商有黄石纺机、晋江佶龙机械、晋江聚旺、浙江印机和上海太平洋印机等,平网印花机主要制造商有郑州纺机、西安德高、连云港鹰游纺机和浙江印机等。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国内平网印花机市场主要由进口产品主导,占有率达80%;圆网印花机市场国产设备在数量上略占优势,其占有率为60%。
国产平网印花机性能近年来虽有不少改进,但在稳定性、可靠性、对花精度等方面与进口设备仍有一定差距;另外由于设备本身的结构和运动特点造成平网印花机制造难度较大,装配要求很高,从事该设备制造的企业较少,使产量始终上不去,加上市场因素,国产平网印花机年产量约15~20台(套)。
从统计结果看,用户对国产平网印花机的评价明显不如前处理设备,在“设备稳定性”和“一次开车成功率”题目中回答“低”的均占17%,而前处理设备仅为1%和3%。这与机器结构复杂、制造装配精度不高以及间歇运行的运动特点等原因有直接关系。平网印花机的运动是印染设备中最复杂的,而我国机械工业的总水平相对落后,尚不能完全达到所需精度。
在操作与维修保养方面,回答“不方便”的也明显高于前处理设备与连续染色机。在自动化程度方面,多数答题者认为“一般”。其实近几年国产设备已经配备了不少新型自动化装置,如郑州纺机的平网印花机每个印花单元都通过触摸屏显示和控制,在结构上也进行了很多人性化改进,大大方便了操作,但使用早期设备的用户还没有享受到新技术带来的便捷。
为快速烘干织物上的浆料,印花机烘房消耗大量的热能,这是印花机节能的重点环节。
国产圆网印花机的市场情况较好,刮刀式机型基本占领了国内市场,年产量约150台套,产品以中档机型为主,进口机型主要是高档的磁棒圆网印花机。
国产圆网印花机的“设备稳定性”和“一次开车成功率”总体好于国产平网印花机,但“一般”居多,其原因是机器结构和控制系统较复杂,影响因素较多。用户对“对花精度”和“自动化程度”的评价不高,低于平网印花机,也是“一般”居多。实际上国产圆网印花机近年在自动化控制和电气传动方面也做了很大改进,交流变频传动、圆网独立伺服电机驱动、触摸屏控制等技术和装置已被大量采用。常州宏大电气公司的“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高速圆网印花机自动实时对花系统”正在研发中,此项技术如获成功,将是圆网印花机测控技术的一次飞跃。
圆网和平网印花机技术仍在不断发展中,宽幅、大花回、多套色、多种刮印方式和纺织品多样化适应性仍是发展方向;计算机控制技术、信息技术在印花设备上应用将更加广泛;提高设备的精度和可靠性以及降低烘房能耗将是今后发展中要关注的问题。
后整理设备与定形机定形机稳定性较好,节能是未来主题
印染后整理设备品种很多,功能各不相同,其中定形机是很重要的设备。本调查还涉及预缩机和轧光机两种后整理设备。国产预缩机的制造商主要是郑州纺机,国产轧光机的制造商主要有诸城纺机和江阴国光等,国产定形机的制造商有邵阳纺机、上海太平洋印机、浙江印机等。
从调查统计结果看,国产与进口后整理设备在数量上基本持平。国产轧光机的制造水平明显低于进口产品,由于均匀轧辊的核心技术未被国内厂商掌握,两者价格相差很大,国产轧光机价格仅是进口的1/10~1/8。国产预缩机制造技术较成熟,但胶毯多用进口产品。国产定形机性能已接近国外先进水平,每年产量大约在250台以上。国产定形机织物适应性很广,车速达100米/分钟以上,采用积木式烘房结构和无油润滑轨道,烘房温度、回潮率等参数的在线检测装置也开始配备。
国产定形机的稳定性是所有被调查设备中最好的,一次开机成功率也是最高的。其原因,一是采用很多新技术和新结构,二是制造技术成熟,三是定形工艺相对稳定、简单。国产定形机在自动化、智能化控制上下了很大功夫,操作更简便、控制更精确,但设备造价也随之上升,这有可能突破用户购买国产设备的心理底线。
织物定形是热能消耗很大的工序,节能是热定形机发展的主要课题。除去工艺上的节能措施外,机器也有许多地方可以改进,排烟净化系统的废热回收、空气交换系统、空气水热交换系统等可以节能10%~30%,配备定形机节能在线检测控制系统节能效果也很好,系统包括回潮率、烘房排气湿度和温度的检测与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