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析2008年中国宏观调控首防通胀缘由
“由于通货膨胀因素的存在,应该说中国现在已经进入价格上升阶段。2007年,CPI上涨幅度可以控制在温和水平。对于2008年可能出现的价格上涨,应未雨绸缪,及时采取强有力的必要措施,防止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汪同三16日在“第九届中国经济学家论坛”上说。
2007年,以猪肉价格为导火索,居民消费价格出现了始料未及的较大幅度上涨。统计数据显示,十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百分之六点五,创出近十一年内月度最高纪录。今年一至十月份CPI累计涨幅达到百分之四点四。
根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物价水平波动的经验来看,CPI维持在百分之三左右的变动属于正常波动,百分之四至五属于温和上涨,百分之六至十为较严重上涨。“虽然目前CPI上涨主要是由猪肉价格上涨直接引起食品价格上涨,从而带动消费价格整体水平上涨,但是在其背后隐含的通货膨胀压力不容忽视。”汪同三说。
第一,存在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压力。近几年,中国上游产品的价格上涨幅度一直明显高于下游产品的价格上涨幅度。据统计,近五年来,粮食每亩的生产成本上升了百分之二十三点九。同时,形成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的另一个因素是当前存在劳动力成本上升。统计资料显示,过去十五年,中国工资水平的上升是全世界最快的。
第二,存在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压力。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超过经济增长速度,也同时会成为需求拉动通货膨胀的因素。第三,经济增长速度过高会形成价格上涨压力,过快的投资增长会成为出现通货膨胀的动因。第四,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会在一定时期内增加投入,必然形成生产成本的上升。第五,石油、粮食等某些国际市场商品价格上涨会对中国国内市场价格产生影响。
汪同三说,2008年,应把控制消费品价格和资产价格的过快上涨,缓解通货膨胀的压力,稳定物价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货币政策应进一步执行稳中从紧,进一步控制信贷规模,改变负利率状态。同时,财政政策应加强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事业的支持力度。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加强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完善市场结构和运行机制,防止资产价格泡沫的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