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嘉祥生态建设激活特色经济
山东省嘉祥县坚持“生态立县”的发展理念,充分利用生态资源优势,不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了由资源型经济向生态经济、特色经济发展,有力推动了社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以生态种养带动特色农业发展。嘉祥县积极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建设。2006年,9处无公害瓜菜生产基地通过省级认证,9个蔬菜品种被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积极采取措施,引导农民树立绿色农产品品牌意识,注册了“雨龙”牌绿色大蒜、“沙窝”牌西瓜等12个品牌商标。实施“优势特色产业产品培植工程”,重点培育了大蒜圆葱、优质瓜菜、优质林果及奶(肉)牛、小尾寒羊等优势特色产业产品,规划建设了满硐乡万亩有机大蒜,孟姑集乡5000亩绿色圆葱等十大种养基地。推行了“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种养基地”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重点扶持山东绿维果蔬有限公司带动瓜菜种植,六和肉食、宏祥牧业公司带动肉鸭(鸡)饲养,正大牧业公司带动肉牛(羊)生产,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60多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9家,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120多个。
以绿色产业推动特色工业发展。嘉祥县充分利用本地资源,采取连片发展、精深加工、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的措施,形成绿色产业集群。2006年,全县规模以上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已发展到6家,“三废”综合利用产值2亿元,年综合利用固体废物60万吨。该县培育了中国石雕之乡、中国鲁锦之乡、中国手套名城三大区域品牌,壮大了能源加工、棉纺服装、机械制造、建材石材、农副产品加工五大主导产业,提升了石雕、石材、木材、手套等十大特色产业连片发展区的规模和集聚效应。目前,石雕、石材、木材、手套、钢管加工等十大特色产业连片发展区企业发展到3533家,从业人员5.3万人,销售收入51.2亿元,企业增加值15.6亿元,产业集聚效益初步显现。同时,该县鼓励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清洁生产项目,坚决淘汰污染严重的落后生产工艺装置、生产能力和产品,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 南疆重点发展棉纺织业营造“百万人就业目标” (11-24 08:16)
- 呼图壁县棉纺织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 (11-23 08:30)
- 保税区棉纺企业的今时与未来 (11-21 09:39)
- 河北:棉花量价下降 纺织形势低谷徘徊 (11-21 09:05)
- 华茂集团荣获纺织工业联会首届产品开发卓越能效奖 (11-19 08:38)
- 明胜纺织:产品“民用”升级“军用” (11-16 08:33)
- 天舒纺织:打造中国精品纱线 (11-09 08:35)
- 中小棉纺企业为何冰火两重天 (10-23 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