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用纺织品:好马配好鞍
——“首届宏达杯中国汽车用纺织品创新论坛”的启示
本刊记者 赵永霞
2007年12月12—13日,“首届宏达杯中国汽车用纺织品创新论坛”在上海召开。国内众多知名汽车用纺织品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和专业技术人员以及一些著名汽车品牌的造型设计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济济一堂,共同探讨了汽车用纺织品的创新、发展及其技术进步与发展趋势。
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汽车用纺织品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商机。由于我国汽车用纺织品发展的历史较短,当前国内汽车用纺织品生产企业基本上还停留在价格竞争层面,很多产品达不到国际先进的产品标准、生产条件和管理水平;生产企业的主体仍然为中小企业,企业数量多,但水平不够高,产品的自主研发能力较弱,且开发投入偏低;产品科技含量低,品种单一,质量不稳定,基本没有著名品牌;产品供应量不能满足总需求,一批高级轿车面料仍全部依赖进口,一些关键性原料如改性丝、复合丝和染料、助剂等亦依赖进口。
本届论坛的协办单位——浙江宏达经编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经编行业首家上市公司,多年来在用经编面料生产汽车内饰的研发及市场开拓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为我国最大的经编面料生产厂家之一。目前,公司已形成织造、染色、起绒和定形的现代化生产,其技术设备和生产规模在全国经编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浙江宏达经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汽车内饰面料采用进口原料和先进的生产工艺,具有拒油、防水、耐光照、阻燃等特性,各项技术指标性能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公司生产的汽车顶篷面料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居同行之首,并已成为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上海通用、尼桑汽车、海南马自达等国内数十家大型汽车制造商主要的内饰面料供应商。产品除替代进口外,还出口供应美国通用、德国大众等公司。
论坛期间,记者就一些热点问题采访了浙江宏达经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沈国甫先生。对于我国汽车用纺织品的创新工作,沈国甫先生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观点。他说,由于目前不同汽车厂家的订货要求大都出自技术引进资料,纺织企业只能以“仿制”为主,新产品开发能力受到限制,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纺织企业要树立开发新产品的信心,从与整车厂共同发展的利益出发,探索双方共赢的可能性,因此,必须加快技术创新,加强技术人才培养,走引进→消化→自主开发的道路。
此外,针对目前国内很多汽车用纺织品的测试尚无统一的国家标准,沈国甫先生说:“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整车厂不得不将测试转向国外,昂贵的测试费用无疑加重了纺织品生产企业的负担,而且加长了验证周期。行业急盼国家标准的出台,以此规范质量检测,提高整体水平。”
同时,沈国甫先生还呼吁:加强整个产业链的交流和开发合作,加强原料特性、织造、染整、复合、助剂以及面料风格、特性的研究,进一步完善汽车用纺织品的配套渠道;优化市场秩序,建立公平竞争的平台,构建诚信经营的氛围,使上下游相关产业共同进步,和谐发展。
当前,中国汽车用纺织品产业的发展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因此,必须加快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大力提高产业的艺术创造力和产业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科技贡献率和品牌贡献率,全面提高中国汽车用纺织品产业的发展水平,将其建设成为创新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