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装周里的商业实践
北京国际时装周走过了11个年头,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五大时装周之一。从今年的时装周来看,以往那些外表华丽、注重形式的、做得像戏服的作品比以往要少得多,代之而起的是与商业品牌相结合的实用风格。服装设计师已经意识到,自己首先是工业设计家,而非艺术家。
今年的北京国际时装周作出了一个重要安排,将大部分展示日程放在北京798工厂区,改变了以往以高档酒店为主要的走秀场所的方式。这是一个信号:中国服装的品牌不再像以往空洞地显摆自己的档次,而是付之于设计创意的具体操作。
在许多场发布会上,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王庆不断重复着一个词:转型升级。作为中国服装产业的风向标,今年的北京国际时装周在新型面料开发应用于服装设计创意方面做了许多引导。就像当年迪奥与法国纺织巨头的结合建立了迪奥品牌一样,中国设计师与国内外面料生产商的结合也是首要的突破口。因为,这种结合能够帮助中国服装走在品质与时尚的最前沿。
商业模式的探寻也是本届时装周的主题。由于设计师与服装工业的结合还不够深入,在中国的设计师品牌也还不像在西方一样成为服装市场的主体。作为工业设计家,这些时尚人物必须善于为自己的创作找到产业依托。本届时装周涌现了一批新生代设计师,和前辈设计师不同,他们尽管也注重时装的表演形式,但他们一开始就更为务实地积极参与到商业实践中去了。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
文章关键词: 时装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