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桑西移” 国家行动背后的大学使命
广西生产的生丝,有70%在浙江销售。那里正成为浙江丝绸企业主要的原材料供应基地。浙江,则拥有广西人向往的技术、市场和资金。
“将中国桑蚕业原料生产基地向地域广阔、气候和土壤适宜的中西部内陆省区转移”,这项被称为“东桑西移”的工程,近年来由商务部牵头,成为一项颇受瞩目的国家行动。
浙江大学牵手湖州,为广西宜州的桑蚕业提供技术、人才和资本的支持。大学担负着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重大战略目标的历史使命,浙江大学推动的这项实践,最终可以成为整个“东桑西移”工程在中西部实施的范例。
国家发改委主任、国务院西部开发办主任马凯对此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一项加强东西互动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创新实践”,“浙江大学,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
千里相连的经济命运 共享4000年湖州养蚕史
整个山背屯的人,都会唱歌。壮族姑娘谭向艳说,这不仅是她们农闲时的一种娱乐,更成了她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山背屯人唱的山歌,带着浓浓的广西地方韵味。覃简辉说,这个地方就是刘三姐的故乡。一个月前,他们唱着山歌收获了今年最后一批蚕茧。山背屯的养蚕季节从3月一直到11月,这要比湖州任何一个地方长得多。
从今年起,覃简辉一家的经济命运,与金佩华联系在了一起。
这位浙江大学资深的蚕桑学专家,眼下正以挂职湖州市政府副秘书长的身份,极力促成湖州和宜州——这两个相隔千里的城市,在蚕桑领域的深度合作。
宜州地处广西中部,位于柳州市与河池市的之间,市域面积3869平方公里,人口60余万,是黔桂两地的交通要冲。
而在老一辈的浙大人心里,这个地处偏远的西部小城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69年前,浙江大学西迁期间,曾在宜州办学,并在这里确定了后来一直沿用至今的“求是”校训,国学大师马一浮先生也在这里写下了现在浙江大学校歌的歌词。这也让金佩华感到,似乎有一份使命感在驱使着自己。
湖州的养蚕史可以推溯到4000年前,而山背屯的农民养蚕,才不过近些年的事。目前,宜州的桑园面积已与湖州全市相当,蚕种的发种量是湖州全市的两倍,但在蚕桑品种选育、种养殖技术方面相对落后。
蚕茧与其他农产品不同,其产业链条很长,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约束,波动幅度很大。而业内公认的,浙江在蚕种、桑种以及蚕茧综合加工等方面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从广西省会南宁到宜州,有将近4个小时的车程。近段时间,浙大的朱世强教授已经跑了4次。作为一所东部高校的地方合作处处长,他和宜州当地的许多政府工作人员成了熟悉的朋友。
日前,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与湖州市农科院已经合作共建了一所“蚕桑科技区域创新服务中心”,以蚕桑新品种选育、蚕丝加工以及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为主要研发方向。
在这个“蚕桑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基础上,进一步向宜州辐射,推动提升宜州蚕丝业的层次和水平,提供技术、人才和资本的支持,朱世强觉得这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同时将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解决国家重大问题结合起来。”浙江大学有关同志认为,“配合国家西部发展的整体战略,浙大在为农服务上大有可为。”
这次合作被看作是“三方共赢”的行为。宜州快速提升种养能力和加工水平,湖州蚕桑业扩大了对外影响,做大做强本地丝绸产业,同时浙江大学也将自己在蚕桑研究的诸多实验室成果付诸实践,有望获得相应的市场价值。
丝绸大国开启国际对话
“大学使命”看齐“国家战略”
很快,湖州市农科院副院长费建明,将走马上任宜州市长助理。
广西生产的生丝,有70%在浙江销售。宜州,正在成为湖州丝绸企业主要的原材料供应基地。湖州,则拥有宜州向往的技术、市场、资金等资源要素。费建明现阶段要做的,主要是帮助两地在生产和技术领域,营造一种更紧密的联系。
在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调研员封槐松看来,宜州能够实现“承接产业地区间的梯度转移”,将对保持中国丝绸产品的品种、质量及成本优势,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有益的借鉴。
他说,两年前自己到过一次宜州,就预感到它的蚕桑业后发优势不可估量。由财政贴息的蚕业生产专项小额信贷,激活了桑蚕生产的源头。而新近建立的蚕桑专家咨询决策机构,发挥了浙大的科技支撑力量,帮助宜州蚕丝业规划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
“大学担负着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重大战略目标的历史使命,”浙大有关部门的同志希望,由他们力主推动的在宜州的实践,可以进一步推广到广西全区,在更大范围上推动东西部互动发展,最终可以成为整个“东桑西移”工程在中西部实施的范例。
高等院校和地方政府围绕国家战略发展要求和区域经济发展,就单一主题开展全方位深度合作,这还是一种全新的实验。
国家发改委主任、国务院西部开发办主任马凯对此也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一项加强东西互动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创新实践”,“浙江大学,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
来自商务部的消息,未来几年,中国将扶持中西部地区建设200个技术先进、网络健全、万亩以上的生态蚕茧基地,形成广西、云黔、陕甘宁等九大新兴蚕茧出口产区。
去年覃简辉卖茧的价格,是32块钱一公斤,今年因为茧价回落,鲜茧的收购价最高只有20块。
根据统计,目前全世界蚕丝生产与出口量,有70%来自中国。蚕种、蚕茧价格近年来的几次大幅波动,都直接影响到蚕农生产的积极性。
“我们往往是一些商品的最大买家,但我们不能决定价格;我们往往也是一些商品的最大卖家,但也不能决定价格。”国家茧丝绸协调办公室的负责人日前透露,今后商务部将通过制定生丝及其他丝绸产品的国际标准,促进世界茧丝绸业国与国之间的对话,构筑国际丝绸新框架。
这意味着,全球市场的动向,也将在未来悄悄地影响着山背屯。
正在启动的大规模迁徙
一个产业的国家行动
山背屯的村民覃简辉,也开始关心国际市场的茧丝价格。全家一年的收入,都跟这息息相关。
这个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的小山村,300多个村民,眼下家家户户都种桑养蚕。村口的几百亩桑树园,和成片的甘蔗地一样壮观。在曾经以蔗糖业出名的广西,甘蔗是农家孩子手里最普通的零食,现在,农户兴建蚕房的热情显得更加高涨。
山背屯所在的宜州市,如今是全国最大的桑蚕生产基地县(市)。而广西也早在2005年,蚕茧产量取代了江苏省,一跃排名全国第一。
覃简辉家里有10亩地,一年能养12批蚕,每批收获150多公斤的蚕茧。去年市场火爆,全家的收入超过了5万元。
“东桑西移”,给他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增收。而这几年,广西的蚕业发展速度也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2000年起,蚕茧产量的年均增长率超过了30%。
高速增长的背后,离不开国家层面的推动——“将中国桑蚕业原料生产基地向地域广阔、气候和土壤适宜的中西部内陆省区转移”,这项被称为“东桑西移” 的工程,近年来由商务部牵头,成为为数不多的涉及一个产业国家行动。
中国传统的茧丝产区,集中于土地资源短缺的东部沿海地区。在“东桑西移”的战略下,蚕茧生产正在启动大规模迁徙。商务部的思路是,通过中西部茧丝绸业稳步发展,为东部地区腾出空间,提升丝绸产业的深加工水平。
“‘东桑西移’本身是客观发展趋势,这是由比较成本和比较效益决定的。”国家茧丝绸协调办公室的负责人说,“更为深层次的价值是,它能将东部现代农业生产理念、生产方式、生产技术移植到中西部,促进中西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生态种养引导良性循环 “家庭织机”模式探索西部乡村发展
覃简辉带着浙大来的教授们,去看村里的蚕沙池,这是今年3月份村民们自己建起来的。
走到那里,朱祥瑞一下子兴奋起来。蚕沙就是蚕排出的粪便,发酵后会散发浓重的异味。可这位跟蚕沙打了多年交道的专家,已经浑然不觉。他更感兴趣的,是这里的农民难得的意识。
把蚕沙收集起来,再集中堆放,就是朱祥瑞设想中“生态种养”模式的重要环节。以往因为污染环境而被诟病的蚕沙,可以用作农田肥料。更进一步的是,科学家们可以从中提取有用的物质,例如叶绿素。
浙江大学的蚕桑学科已经有80年的办学历史,是中国最早招收蚕桑本科生、研究生的学系,已经成为国家级的重点学科。宜州聘请了那里好几位教授作为蚕桑科技首席专家,朱祥瑞就是其中之一。
“25吨蚕沙,可以提取1吨糊状叶绿素。”朱祥瑞说,全世界70%至80%的叶绿素产品都是中国生产的,而其中又有七八成从蚕沙中提取。由朱祥瑞牵线搭桥,海宁的一家叶绿素生产企业正计划到宜州建厂。
一路上,他和同行的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指导总站副站长韦波商量,推广蚕沙收集的专业化,在各个乡镇设立收购点,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他说这其中既有经济效益,也有生态效应。
利用桑枝培植食用菌、开发桑枝地板、种植果桑……朱祥瑞介绍的浙江在桑蚕业深度开发上的实践经验,让广西专家大开眼界。更让他们羡慕的,是其背后强大的科技力量和产业支撑。
金佩华还发现,眼下宜州市年饲养桑蚕种100万张以上,本市两家蚕种场年生产能力约50-60万张,蚕种缺口巨大。于是,他力主促成了湖州市蚕业技术推广站和宜州市蚕种站的合作,由湖州方面为宜州提供适应栽培的高产桑树品种和新蚕品种,并为其无偿提供生产技术服务。
韦波对此相当欢迎,一直以来让他头疼的蚕种市场的规范问题,终于找到了破解之策。
朱世强说,以高校为核心、覆盖全国直至乡村基层、高校和各级政府合作实施的“农业合作推广服务体系”,曾经为美国形成高度发达的农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也成为了国际公认的农业推广服务制度的成功典范。而现在,浙大也正在探索建立一种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面向区域农业支柱产业,以应用技术研究、实用技术推广、农民培训为内容,将公益推广与市场服务结合起来,让高校的创新成果最短时间内成为农民创业增收的源泉。
这一次,浙江方面还捐赠了10台织绸机给山背屯的村民。金佩华的想法是,仿造湖州“家庭织机”的模式,在宜州探索一种乡村发展思路。
覃简辉现在还不会用织绸机,但这并妨碍他对这种生产方式的兴趣。这个32岁的壮族小伙子,从心眼里佩服这些远道而来的浙大专家。
打个比方说,他一直搞不明白,为什么这两年蚕病发得越来越多,而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的朱良均教授告诉他——主要在于两方面原因,一是蚕沙污染带来的病源扩散,其次是饲养批次过多消毒不彻底。
而接下去,这些宜州“蚕桑科技首席专家”们,将不仅给农民们带来技术上的新话题,亦会调动更多的浙江茧丝绸产业的资源,把这里的桑蚕业引入另一种发展空间。
浙江蚕丝业“向西走”
很难统计,有多少浙江人在广西做蚕茧生意。
宜州县城最繁华的街道,林立着几十家经营蚕种、蚕药和蚕具的店铺。当地农业局的工作人员称,货源大多数来自浙江。
坐到宜州恒业茧丝厂的办公室里,厂长韩阿朵端上了菊花茶。这个来自海宁的女人,在这里管理着300多个工人。
从缫丝女工做起,在老家的一家大型国营丝织厂工作了20多年的韩阿朵,如今在宜州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她一来,就改变了当地原先粗糙的煮茧工艺,从质量上严格把关。
她毫不掩饰自己在技术方面的自豪,“从浙江企业走出来的,就能做到如同教科书般的规范”。她当年一个企业的同事,如今在广西工作的不下10人。
“整个蚕桑产业链里,处处都有浙江人的身影。”广西大宗茧丝交易市场的总工程师傅晓煌感叹不已。在市场内参与交易的60多家广西的缫丝企业,至少一半有浙江人参股或控股。
30多年的行业经验,让他见识了浙江资本在这个行业的影响力。
傅晓煌所在的这个市场,是目前国内主导茧丝现货电子贸易的主要平台之一。他们正与浙江中维丝绸集团洽谈一种设想,在湖州推广生丝电子商务,用现代物流方式为当地织绸企业原材料采购提供服务。
“这可以降低成本,规避风险。”他们已经拟就了具体的方案——利用“中维”在湖州的仓库,作为广西大宗茧丝交易市场的生丝交割库,方便湖州当地买家就近提货,同时在湖州范围内开展二次配送服务。
广西的茧丝市场将在湖州开设客户中心,还会在织绸企业比较密集的村设立电子采购服务站。他们希望将湖州仓库设定为交易基准定价点,打造生丝的“湖州价格”。
金佩华说,这一方案已经引起了湖州方面的浓厚兴趣。
宜州最大的一家丝绸企业,准备明年派人到湖州考察,希望利用湖州企业成熟的市场渠道,发展自产的生丝出口。
湖州市第一蚕药厂则将投资1500万元,与河池市蚕种场合作,在宜州成立一家公司,依托浙江大学的科技优势,生产与销售绿色环保蚕药。他们预计,因为市场广阔,能够取得高于浙江的投资收益。
(蒋蕴)2007年12月28日
“将中国桑蚕业原料生产基地向地域广阔、气候和土壤适宜的中西部内陆省区转移”,这项被称为“东桑西移”的工程,近年来由商务部牵头,成为一项颇受瞩目的国家行动。
浙江大学牵手湖州,为广西宜州的桑蚕业提供技术、人才和资本的支持。大学担负着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重大战略目标的历史使命,浙江大学推动的这项实践,最终可以成为整个“东桑西移”工程在中西部实施的范例。
国家发改委主任、国务院西部开发办主任马凯对此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一项加强东西互动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创新实践”,“浙江大学,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
千里相连的经济命运 共享4000年湖州养蚕史
整个山背屯的人,都会唱歌。壮族姑娘谭向艳说,这不仅是她们农闲时的一种娱乐,更成了她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山背屯人唱的山歌,带着浓浓的广西地方韵味。覃简辉说,这个地方就是刘三姐的故乡。一个月前,他们唱着山歌收获了今年最后一批蚕茧。山背屯的养蚕季节从3月一直到11月,这要比湖州任何一个地方长得多。
从今年起,覃简辉一家的经济命运,与金佩华联系在了一起。
这位浙江大学资深的蚕桑学专家,眼下正以挂职湖州市政府副秘书长的身份,极力促成湖州和宜州——这两个相隔千里的城市,在蚕桑领域的深度合作。
宜州地处广西中部,位于柳州市与河池市的之间,市域面积3869平方公里,人口60余万,是黔桂两地的交通要冲。
而在老一辈的浙大人心里,这个地处偏远的西部小城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69年前,浙江大学西迁期间,曾在宜州办学,并在这里确定了后来一直沿用至今的“求是”校训,国学大师马一浮先生也在这里写下了现在浙江大学校歌的歌词。这也让金佩华感到,似乎有一份使命感在驱使着自己。
湖州的养蚕史可以推溯到4000年前,而山背屯的农民养蚕,才不过近些年的事。目前,宜州的桑园面积已与湖州全市相当,蚕种的发种量是湖州全市的两倍,但在蚕桑品种选育、种养殖技术方面相对落后。
蚕茧与其他农产品不同,其产业链条很长,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约束,波动幅度很大。而业内公认的,浙江在蚕种、桑种以及蚕茧综合加工等方面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从广西省会南宁到宜州,有将近4个小时的车程。近段时间,浙大的朱世强教授已经跑了4次。作为一所东部高校的地方合作处处长,他和宜州当地的许多政府工作人员成了熟悉的朋友。
日前,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与湖州市农科院已经合作共建了一所“蚕桑科技区域创新服务中心”,以蚕桑新品种选育、蚕丝加工以及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为主要研发方向。
在这个“蚕桑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基础上,进一步向宜州辐射,推动提升宜州蚕丝业的层次和水平,提供技术、人才和资本的支持,朱世强觉得这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同时将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解决国家重大问题结合起来。”浙江大学有关同志认为,“配合国家西部发展的整体战略,浙大在为农服务上大有可为。”
这次合作被看作是“三方共赢”的行为。宜州快速提升种养能力和加工水平,湖州蚕桑业扩大了对外影响,做大做强本地丝绸产业,同时浙江大学也将自己在蚕桑研究的诸多实验室成果付诸实践,有望获得相应的市场价值。
丝绸大国开启国际对话
“大学使命”看齐“国家战略”
很快,湖州市农科院副院长费建明,将走马上任宜州市长助理。
广西生产的生丝,有70%在浙江销售。宜州,正在成为湖州丝绸企业主要的原材料供应基地。湖州,则拥有宜州向往的技术、市场、资金等资源要素。费建明现阶段要做的,主要是帮助两地在生产和技术领域,营造一种更紧密的联系。
在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调研员封槐松看来,宜州能够实现“承接产业地区间的梯度转移”,将对保持中国丝绸产品的品种、质量及成本优势,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有益的借鉴。
他说,两年前自己到过一次宜州,就预感到它的蚕桑业后发优势不可估量。由财政贴息的蚕业生产专项小额信贷,激活了桑蚕生产的源头。而新近建立的蚕桑专家咨询决策机构,发挥了浙大的科技支撑力量,帮助宜州蚕丝业规划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
“大学担负着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重大战略目标的历史使命,”浙大有关部门的同志希望,由他们力主推动的在宜州的实践,可以进一步推广到广西全区,在更大范围上推动东西部互动发展,最终可以成为整个“东桑西移”工程在中西部实施的范例。
高等院校和地方政府围绕国家战略发展要求和区域经济发展,就单一主题开展全方位深度合作,这还是一种全新的实验。
国家发改委主任、国务院西部开发办主任马凯对此也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一项加强东西互动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创新实践”,“浙江大学,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
来自商务部的消息,未来几年,中国将扶持中西部地区建设200个技术先进、网络健全、万亩以上的生态蚕茧基地,形成广西、云黔、陕甘宁等九大新兴蚕茧出口产区。
去年覃简辉卖茧的价格,是32块钱一公斤,今年因为茧价回落,鲜茧的收购价最高只有20块。
根据统计,目前全世界蚕丝生产与出口量,有70%来自中国。蚕种、蚕茧价格近年来的几次大幅波动,都直接影响到蚕农生产的积极性。
“我们往往是一些商品的最大买家,但我们不能决定价格;我们往往也是一些商品的最大卖家,但也不能决定价格。”国家茧丝绸协调办公室的负责人日前透露,今后商务部将通过制定生丝及其他丝绸产品的国际标准,促进世界茧丝绸业国与国之间的对话,构筑国际丝绸新框架。
这意味着,全球市场的动向,也将在未来悄悄地影响着山背屯。
正在启动的大规模迁徙
一个产业的国家行动
山背屯的村民覃简辉,也开始关心国际市场的茧丝价格。全家一年的收入,都跟这息息相关。
这个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的小山村,300多个村民,眼下家家户户都种桑养蚕。村口的几百亩桑树园,和成片的甘蔗地一样壮观。在曾经以蔗糖业出名的广西,甘蔗是农家孩子手里最普通的零食,现在,农户兴建蚕房的热情显得更加高涨。
山背屯所在的宜州市,如今是全国最大的桑蚕生产基地县(市)。而广西也早在2005年,蚕茧产量取代了江苏省,一跃排名全国第一。
覃简辉家里有10亩地,一年能养12批蚕,每批收获150多公斤的蚕茧。去年市场火爆,全家的收入超过了5万元。
“东桑西移”,给他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增收。而这几年,广西的蚕业发展速度也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2000年起,蚕茧产量的年均增长率超过了30%。
高速增长的背后,离不开国家层面的推动——“将中国桑蚕业原料生产基地向地域广阔、气候和土壤适宜的中西部内陆省区转移”,这项被称为“东桑西移” 的工程,近年来由商务部牵头,成为为数不多的涉及一个产业国家行动。
中国传统的茧丝产区,集中于土地资源短缺的东部沿海地区。在“东桑西移”的战略下,蚕茧生产正在启动大规模迁徙。商务部的思路是,通过中西部茧丝绸业稳步发展,为东部地区腾出空间,提升丝绸产业的深加工水平。
“‘东桑西移’本身是客观发展趋势,这是由比较成本和比较效益决定的。”国家茧丝绸协调办公室的负责人说,“更为深层次的价值是,它能将东部现代农业生产理念、生产方式、生产技术移植到中西部,促进中西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生态种养引导良性循环 “家庭织机”模式探索西部乡村发展
覃简辉带着浙大来的教授们,去看村里的蚕沙池,这是今年3月份村民们自己建起来的。
走到那里,朱祥瑞一下子兴奋起来。蚕沙就是蚕排出的粪便,发酵后会散发浓重的异味。可这位跟蚕沙打了多年交道的专家,已经浑然不觉。他更感兴趣的,是这里的农民难得的意识。
把蚕沙收集起来,再集中堆放,就是朱祥瑞设想中“生态种养”模式的重要环节。以往因为污染环境而被诟病的蚕沙,可以用作农田肥料。更进一步的是,科学家们可以从中提取有用的物质,例如叶绿素。
浙江大学的蚕桑学科已经有80年的办学历史,是中国最早招收蚕桑本科生、研究生的学系,已经成为国家级的重点学科。宜州聘请了那里好几位教授作为蚕桑科技首席专家,朱祥瑞就是其中之一。
“25吨蚕沙,可以提取1吨糊状叶绿素。”朱祥瑞说,全世界70%至80%的叶绿素产品都是中国生产的,而其中又有七八成从蚕沙中提取。由朱祥瑞牵线搭桥,海宁的一家叶绿素生产企业正计划到宜州建厂。
一路上,他和同行的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指导总站副站长韦波商量,推广蚕沙收集的专业化,在各个乡镇设立收购点,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他说这其中既有经济效益,也有生态效应。
利用桑枝培植食用菌、开发桑枝地板、种植果桑……朱祥瑞介绍的浙江在桑蚕业深度开发上的实践经验,让广西专家大开眼界。更让他们羡慕的,是其背后强大的科技力量和产业支撑。
金佩华还发现,眼下宜州市年饲养桑蚕种100万张以上,本市两家蚕种场年生产能力约50-60万张,蚕种缺口巨大。于是,他力主促成了湖州市蚕业技术推广站和宜州市蚕种站的合作,由湖州方面为宜州提供适应栽培的高产桑树品种和新蚕品种,并为其无偿提供生产技术服务。
韦波对此相当欢迎,一直以来让他头疼的蚕种市场的规范问题,终于找到了破解之策。
朱世强说,以高校为核心、覆盖全国直至乡村基层、高校和各级政府合作实施的“农业合作推广服务体系”,曾经为美国形成高度发达的农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也成为了国际公认的农业推广服务制度的成功典范。而现在,浙大也正在探索建立一种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面向区域农业支柱产业,以应用技术研究、实用技术推广、农民培训为内容,将公益推广与市场服务结合起来,让高校的创新成果最短时间内成为农民创业增收的源泉。
这一次,浙江方面还捐赠了10台织绸机给山背屯的村民。金佩华的想法是,仿造湖州“家庭织机”的模式,在宜州探索一种乡村发展思路。
覃简辉现在还不会用织绸机,但这并妨碍他对这种生产方式的兴趣。这个32岁的壮族小伙子,从心眼里佩服这些远道而来的浙大专家。
打个比方说,他一直搞不明白,为什么这两年蚕病发得越来越多,而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的朱良均教授告诉他——主要在于两方面原因,一是蚕沙污染带来的病源扩散,其次是饲养批次过多消毒不彻底。
而接下去,这些宜州“蚕桑科技首席专家”们,将不仅给农民们带来技术上的新话题,亦会调动更多的浙江茧丝绸产业的资源,把这里的桑蚕业引入另一种发展空间。
浙江蚕丝业“向西走”
很难统计,有多少浙江人在广西做蚕茧生意。
宜州县城最繁华的街道,林立着几十家经营蚕种、蚕药和蚕具的店铺。当地农业局的工作人员称,货源大多数来自浙江。
坐到宜州恒业茧丝厂的办公室里,厂长韩阿朵端上了菊花茶。这个来自海宁的女人,在这里管理着300多个工人。
从缫丝女工做起,在老家的一家大型国营丝织厂工作了20多年的韩阿朵,如今在宜州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她一来,就改变了当地原先粗糙的煮茧工艺,从质量上严格把关。
她毫不掩饰自己在技术方面的自豪,“从浙江企业走出来的,就能做到如同教科书般的规范”。她当年一个企业的同事,如今在广西工作的不下10人。
“整个蚕桑产业链里,处处都有浙江人的身影。”广西大宗茧丝交易市场的总工程师傅晓煌感叹不已。在市场内参与交易的60多家广西的缫丝企业,至少一半有浙江人参股或控股。
30多年的行业经验,让他见识了浙江资本在这个行业的影响力。
傅晓煌所在的这个市场,是目前国内主导茧丝现货电子贸易的主要平台之一。他们正与浙江中维丝绸集团洽谈一种设想,在湖州推广生丝电子商务,用现代物流方式为当地织绸企业原材料采购提供服务。
“这可以降低成本,规避风险。”他们已经拟就了具体的方案——利用“中维”在湖州的仓库,作为广西大宗茧丝交易市场的生丝交割库,方便湖州当地买家就近提货,同时在湖州范围内开展二次配送服务。
广西的茧丝市场将在湖州开设客户中心,还会在织绸企业比较密集的村设立电子采购服务站。他们希望将湖州仓库设定为交易基准定价点,打造生丝的“湖州价格”。
金佩华说,这一方案已经引起了湖州方面的浓厚兴趣。
宜州最大的一家丝绸企业,准备明年派人到湖州考察,希望利用湖州企业成熟的市场渠道,发展自产的生丝出口。
湖州市第一蚕药厂则将投资1500万元,与河池市蚕种场合作,在宜州成立一家公司,依托浙江大学的科技优势,生产与销售绿色环保蚕药。他们预计,因为市场广阔,能够取得高于浙江的投资收益。
(蒋蕴)2007年12月28日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