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转杯纺纱机纺制竹节花式纱
利用转杯纺纱机纺制竹节型花式纱是充分利用现有的纺纱设备,扩大纱线花色品种的一种最直接、最简单、最有效的纺制方法之一,也是利用现有的纺纱设备开发花式纱线新品种的一条新的思路。
利用现有的转杯纺纱机纺制具有竹节形态的花式纱线是在现有的转杯纺纱机上加装一套纺花式纱装置。如在AUTOC()R0288型转杯纺机上加装一套由意大利引进的Caipo Slubbing CSM90花式纱装置。该装置具有生产效率高、粗节倍数可达2.5倍、可产生1.6个/m粗节,并可设定和随机可生成多达99个不同节距循环的竹节的特点。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精确地控制给棉罗拉转速,对转杯喂入过量的原料.即可纺制成竹节型花式纱。
纺制使用的原料和工艺过程与纺制普通转杯纱所使用的原料和前纺工艺基本相同,原料经清、梳、并制成纤维条直接喂入装有纺花式纱装置的转杯纺纱机即可。为了提高纺纱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在原料的使用上,为了节约用棉和提高效益,可以配用一定比例的再用棉和下脚料,生产中要注意控制落棉(保证混用比例)和短绒、减少棉结:提高熟条条干和降低质量不匀率;稳定开台,减少断头率,提高成纱强力,降低单强cV%值:在梳棉工序主要是加强分梳和除杂,并且要控制短绒。一方面既要加强分梳和除去棉结,另一面又要避免由于分梳打击作用产生大量短绒和棉结:在并条工序必须保证混和均匀,降低生条条干不匀率,提高条干均匀度。由于配棉等级不高,纤维成熟度较差,为此必须选取合适的生产工艺,合理配置罗拉隔距和后牵伸倍数。
在转杯纺纱工艺上由于在转杯纺竹节花式纱的成纱中具有基纱和粗节两种纱的结构,因而成纱捻度在保证单纱强力的情况下宜偏小掌握,以保持纱线外表蓬松、饱满,竹节均匀。同时还应根据设计的粗节倍数、长度及粗节间距选取适合的纺杯(大小),合适的纺杯转速, 以增强纤维的凝聚力。
如选用纺纱杯直径为40mm的纺杯纺制转杯竹节花式纱。为了避免纤维受到过分梳理,应优选合适的分梳辊速度。 由于花式纱的捻度较正常纱线低,宜采用假捻效应大的假捻盘,增强假捻效应,保证纺纱段捻回数.增加纺纱动态强力;稳定开台,降低断头.提高纺纱效率。
如按照以下工艺参数:干定量为7.567g/100m;设计捻度为453捻/m;纺杯速度为65000r/min;分梳速度为7800r/min。可纺出单纱断裂强度为11.2cN/tex;单强CV%为7.6%;质量CV%为0.7%;基纱线密度72.9tex;粗节倍数1-8倍;竹节长度在12-16cm之间;竹节间隔在55-75cm之间的82.2tex转杯竹节花式纱。
利用转杯纺纱机纺制竹节花式纱,解决了长期困扰转杯纺纱品种单一的问题,但也存在着某些不足。主要是不能纺制短于纺杯周长的粗节,因而在开发该品种时,必须是以市场为导向,充分认识此品种的特性;在选用花式纱生产装置和设计花式品种时应充分了解设备生产特性.优选合适的工艺措施,开发出风格独特的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