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中国经济十大预测 关注中国经济十大敏感点
□外贸同比增长20%
□CPI同比增长4.5%
□GDP能耗降至4.4%
□财政收支增速20%、14%
□M2同比增速约16%
新年伊始,本报与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联袂推出《2008中国经济十大预测》系列报告,从投资、外贸、消费物价、节能环保、财政、金融、产业、区域、大宗商品、劳动就业等十个方面,进行系统完整的分析预测。
报告认为,今年我国国内的体制政策环境、生产要素供给条件等因素,有利于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综合考虑国内外因素,全年GDP增速将从上年的11.5%回落到10.8%,国民经济将由加速增长转为稳定增长。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幅度将回落到4.5%左右,大约比去年下降0.2个百分点。而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际增长为12.5%左右,基本与上年实际增长率持平,仍为正常偏旺。
关于2008年的房市、股市,报告称,今年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将出现转折性变化,房价过快上涨势头有望初步得到遏制。
而股市,报告认为,2008年宏观调控政策总体上紧缩力度将加大,货币流动性过剩的局面有所改观,资金推动型的资产价格上涨动力减弱。A股市场不可能重演2007年股价普遍大幅上涨的一幕。
⊙主持人:邹民生 乐嘉春
嘉 宾:范剑平(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主任)
主持人:不同寻常的2008年开始了。从你们的预测分析看,在经济上有哪些方面最值得关注?比如GDP增长会是什么样子?还有老百姓最关心的物价涨幅会有多大?
范剑平:大概有十个方面吧。我们就从GDP和CPI谈起。
敏感点一:国民经济由加速增长转为稳定增长,GDP增速将小幅回落
受世界经济快速增长和国内需求旺盛的拉动,去年上半年我国经济从偏热转向过热的势头比较明显。针对这一情况,中央加大了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力度,相关政策措施对抑制经济从偏热转向过热发挥了积极作用。根据宏观经济先行合成指数走势、季度经济预测模型测算和国际形势多方面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07年全年GDP增长11.5%,略高于上年。
展望2008年,国内体制政策环境、生产要素供给条件等因素有利于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去年出台的宏观调控措施在2008年将更加显现积极的政策效果,有利于缓解国内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消除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因素。而近5年固定资产投资高潮形成的生产能力在2008年将大量投产达产,这将大大增强我国经济增长的供给保障能力。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升,经济增长的潜在能力有所增强,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有望继续保持基本平衡状况。
当然,2008年国内外经济运行中也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一是美国次债危机的影响;二是粮食连续四年丰收增产后进一步增产难度加大;三是证券市场已经积累了较大风险,如何在化解证券市场风险的同时减少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不利影响将是宏观调控面临的严峻考验;四是出口减速可能造成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矛盾显性化,对新增就业、企业效益和财政收入都有不利影响。
中央明确提出,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按照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的基调,做好宏观调控工作,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
在政策因素和国际市场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我国社会总需求的强劲自发扩张势头有所减弱,国民经济运行将由过去五年的加速增长态势转为高位趋稳、小幅回落的态势,GDP增速将从2007年的增长11.5%回落到2008年10.8%,下降0.7个百分点左右。其中,第一产业增长4%,增幅与2007年持平;第二产业增长12.6%,增幅比2007年下降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长10.5%,增幅比2007年下降0.5个百分点。
敏感点二:CPI涨幅回落,物价总水平或呈前高后低态势
进入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以来,我国出现了较长一段时间的“高增长、低通胀”组合,2006年甚至出现GDP增长11.1%但CPI仅为1.6%的情况。其实,这种“高增长、低通胀”组合是由我国经济增长结构严重失衡导致的非正常组合。
2007年,主要受食品价格上涨推动,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逐月提高。当前的物价波动仍属于农产品局部供求不平衡引发的结构性物价上涨性质。这一轮农产品价格上涨看似偶然其实必然,是对“高增长、低通胀”非正常组合的校正。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预计2007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4.7%,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
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成为2008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根据近十年来的经验,我国食品价格上涨存在大约三年左右的短周期,国内农副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将引导农民和企业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和生产。据此估计,2007年三、四季度应是食品价格上涨的高峰期,年底之后将开始回落,2008年将延续下行走势,消费价格涨幅呈现前高后低、小幅回落趋势。
初步测算,2008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幅度将回落到4.5%左右,大约比2007年下降0.2个百分点。
主持人:扩大消费现在被视为经济增长的第三大引擎。那么,国内消费,还有投资、进出口这三驾马车的情况又将怎样?
范剑平:这三驾马车的协调增长是我们的政策基调。我们就分别来看看今年的趋势。
敏感点三:百姓分享更多经济发展成果,居民消费实际增长保持高位
在宏观经济持续高涨的带动以及国家积极就业政策的引导下,2007年我国就业形势进一步好转。由于就业状况好、新增就业人数多,企业效益好转使企业职工工资水平提高,农产品涨价使农民普遍受益,城乡居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广大居民从经济增长中得到的实惠增多。
展望2008年,连续多年宏观经济景气较旺,新增就业人数增加较多,居民收入增长较快,消费结构升级对消费仍然会保持较强的促进作用,这些基本因素决定了2008年我国消费品市场销售增长率仍将保持高位。此外,2008年奥运会在我国举行,也将会对国内市场销售产生“奥运景气”推动作用。
根据我们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潜在增长率研究,与10%左右GDP增长率相匹配的消费品零售额潜在增长率大体在12%左右,2006-2007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率已经超过12%,2008年进一步提速的可能性不大。预计200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名义增长15.8%,比2007年低0.6个百分点左右,但实际增长为12.5%左右,基本与2007年实际增长率持平,仍为正常偏旺。
敏感点四: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略有回落,投资结构明显改善
我国这一轮固定资产投资高潮在20%以上运行已经79个月(6年多),目前尚未显示出疲态。2008年,促使我国投资保持较高增速的基本因素依然存在。2007年新开工项目数量和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额呈现逐月提高的势头,为2008年投资提供了增长惯性。
从国家投资调控政策来看,“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防止投资反弹,促使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水平”是政策主基调。为了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产业结构技术升级和节能减排,需要加大对先进产能和节能减排设施的投资。
2007以来,国家对房地产价格的调控从以需求调控为主转向增加供给、改善供给结构,加大了对经济适用房建设的支持, 2008年小户型、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项目增加较多,房地产投资成为带动投资增长的重要力量。
但是,2008年投资增长也面临一些限制因素。由于近期中央银行频频提高利率,实际利率水平上升对企业的投资行为将起到抑制作用。同时,高能耗产品出口限制政策可能使这些行业供求和价格形势发生变化,不少行业投资回报预期降低。
综合各方面因素分析,我们估计,2008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在偏快区间运行,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依然是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之一。预计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23.5%,比2007年下降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24%,比上年下降2.3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名义增长25%,比上年下降4.5个百分点。
敏感点五:受外部因素影响,我国贸易顺差增幅将明显下降
根据国内外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07年全年外贸出口增长25.7%,进口增长20%,外贸顺差约2680亿美元,比上年扩大约905亿美元,增长51%。
2008年我国出口将呈减速态势,一是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增多,特别是炒作中国产品质量问题对2008年的出口负面影响较大。二是美国经济不确定性增大,多年来建立在信用经济和财富效应两大基石上的美国居民消费快速增长可能减速;由于我国对美国出口主要以消费品为主,美国消费减速将对我国出口不利。三是国内2007年密集出台的控制出口过快增长和调整外贸结构的政策效果在2008年进一步明确显现,人民币升值步伐有所加快,各方面生产要素成本逐步提高。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将使得2008年我国出口增速下降。
综合多种因素,初步估计,2008年我国出口增长19%,进口增长18%,贸易顺差规模大约为3284亿美元,比2007年增加604亿美元,贸易顺差的增幅由2007年的51%明显下降为22.5%。
主持人:还有两个敏感点与企业的长期发展和当期利润有关,这就是节能减排的情况以及行业效益问题。对此,你怎么看?
范剑平:这两个方面确实是投资界很关心的。我们也分别来谈。
敏感点六:单位GDP能耗下降速度首次有望达到年度目标
2008年是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关键一年,中央提出,必须把节能减排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大力度、迎难而上,尽快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确保节能减排取得重大进展。国家将完善政策法规,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促进节能减排,加快出台和实施有利于节能减排的价格、财税、金融等激励政策,加快制订和实施促进节能减排的市场准入标准、强制性能效标准和环保标准。
同时,政府要求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工作,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有效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中央政府还强调,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工作责任制,把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作为检验经济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准。同时,近三年,对节能减排装备设施的投资2008年开始越来越多发挥作用,预计2008年单位GDP能耗下降速度有望首次达到4.4%以上的年度目标,但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的下降速度尚难达标。
敏感点七:工业生产增速稳中有降,行业经营效益逐步分化
随着出口和投资增速的放缓,工业生产先行指数预示2008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将延续去年的下行趋势,初步预测全年同比增长16.5%,比2007年回落1.7个百分点;其中,重工业增速由2007年的19.3%下滑到2008年的17.5%,轻工业增速由2007年的15.9%下滑到2008年的14.1%。
由于国际能源、原材料、农产品和海运价格大幅上升,同时,国内土地价格、劳动力价格、环保成本、安全生产成本、利率、汇率和能源价格等各种影响成本的要素价格也明显上升,而工业企业消化成本的能力在经历了几年挖潜后开始减弱,在出口减速、投资转为平稳增长的市场需求背景下,工业企业经营效益总体呈下降趋势,各行业之间更是明显分化。
主持人:回到股市、楼市,还有财政货币政策这些市场人士最关心的话题上来。你们怎么看?
范剑平:这是和经济全局有关的话题,我们分别来谈。
敏感点八:宏观调控政策从紧力度加大,资产价格过快增长有所控制
不可否认,2006年以来股指、房价快速上行局面的出现,有诸多因素的支撑:我国宏观经济多年持续健康较快发展,上市公司业绩大幅增长,股权分置改革等各项市场制度进一步完善,大股东向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的步伐加快,企业和家庭资金充裕,人民币升值预期持续存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步伐加快。这些因素为我国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发展提供了机遇。
但也不能忽视,股市和房地产市场运行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非理性现象。从股市看,2007年上半年,大量业绩平平甚至亏损的上市公司在各种题材、消息的作用下,股价攀升较快;下半年,本应发挥市场稳定器功能的大盘蓝筹股则发力上涨,并带动指数迅速攀升。但在近几个月,股市出现剧烈震荡。与此同时,2007年房地产价格上涨势头较2006年有所加快,并呈现逐月加快的势头。不少城市涨幅在两位数以上。股票和房地产市场的非理性繁荣令人关注。
2008年,宏观调控政策力度将加大,货币流动性过剩的局面有所改观,资金推动型的资产价格上涨动力减弱。预计2008年A股市场不可能重演2007年股价普遍大幅上涨的一幕。而随着对房地产市场的进一步调控政策陆续出台,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在2008年将出现转折性变化,房价过快上涨势头有望初步得到遏制。
敏感点九:财政政策真正回到稳健操作,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调整
2008年经济增长速度将小幅回落,企业收入增速将难以保持2007年的高增长,再加上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并轨,企业所得税增幅将会有所下降;增值税改革试点将进一步扩大范围,增值税收入增长将受到一定影响;进出口贸易增速也会有所回落,进口环节税收增速会出现回落;证券交易印花税将难以保持2007年的高增长。
考虑以上这些减收因素,并结合数量模型测算,初步预测,2008年财政收入将增长20%左右,比2007年增收10000亿元左右。为了防止经济从偏快转向过热,2008年财政政策应该真正回到稳健的轨道上来,进一步减少长期建设国债和财政赤字规模,同时把财政支出的重点放在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
财政建设投资支出要严格控制新上项目,重点支持在建项目尽快建成投产、发挥效益和一些已批准的建设规划重大项目,特别要从严控制各级政府楼堂馆所项目重新抬头。应出台严厉政策控制地方财政实际上的“赤字”规模,对政府负债经营城市建设的做法加以规范管理,控制政府投资扩张势头。
敏感点十:货币政策真正从紧,多举齐发回收货币流动性
从防止经济运行从偏快转向过热和防范通货膨胀、资产价格泡沫等金融风险的角度出发,2008年货币政策明确从紧的政策取向。在货币政策执行上,将保持前瞻性和主动性,更加注重预调和微调。
2008年在利率调控上,将从国内经济运行需要出发,不能囿于中美利差的限制,必要时选择自主加息,来消除负利率,使利率水平不断趋近均衡利率。
在当前形势下,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利大于弊,对外可以降低进口成本,促进国内企业更多利用国外技术设备、资源和加快“走出去”步伐,对内可以提高出口门槛,压缩国内落后产能通过出口继续生存的空间,加大推进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优化升级。
2008年应进一步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适度扩大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区间,不仅要实现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更要引导人民币一揽子货币实际有效汇率实现小幅升值。
2007-2008年我国主要经济指标预测表
指标 07年预测 08年预测(中方案)
绝对数 增长 绝对数 增长
(亿元)
(%) (亿元) (%)
GDP 246135 11.4 282316 10.8
一产 28453 4.0 31071 4.0
二产 121899 13.4 141871 12.6
三产 95783 11.0 109374 10.5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18.2 16.5
重工业 19.3 17.5
轻工业 15.9 14.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37887 25.5 170290 23.5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118056 26.3 146389 24.0
房地产投资 25100 29.5 31375 25.0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89094 16.6 103259 15.9
出口(亿美元) 12182 25.7 14497 19
进口(亿美元) 9502 20 11212 18
外贸顺差(亿美元) 2680 3284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4.7 4.7 104.5 4.5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102.9 2.9 103.5 3.5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 104 4 104.5 4.5
M0 30592 13.0 34569 13
M1 153124 21.5 182218 19
M2 4088819 18.3 4763474 17
相关新闻:
一、出口增幅低于进口 贸易顺差明显下降
今年我国经济仍将在高位运行。综合考虑影响国内外因素,预计2008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将达到26100亿美元,增长20%左右。其中,进口增速降低幅度将明显低于出口,贸易顺差增速将有所放慢。
一、2008年中国外贸走势预测
从经济运行总体态势看,2008年中国经济仍将在高位运行。综合考虑影响中国外贸的内外因素,预计2008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将达到26100亿美元,增长20.4%。其中,进口增速降低幅度明显低于出口,贸易顺差增速放慢。出口将达14800亿美元,增长15.5%;进口11200亿美元,增长18.0%。贸易顺差达到3600亿美元以上,顺差的增幅将明显下降。
(一)国际环境
1、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尽管去年爆发的美国次级债危机增加了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但是大部分国际机构认为支撑世界经济增长的因素依然存在,世界经济仍处于快速增长时期。一方面,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经济增长或有小幅下调,将会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中国外贸出口持续快速扩大;另一方面,新兴经济体与非洲国家增长势头明显加快,对中国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与走出去战略有积极意义。
综合来看,由于世界经济前景复杂,如潜在通货膨胀压力、石油市场不稳定性、外汇大量流入给新兴市场经济造成影响以及全球失衡等问题,2008年中国对外贸易尤其是出口面临的形势不乐观。但这也为中国降低出口增长速度,缩减贸易顺差提供了外在机遇。
2.国际商品市场走势分析。2007年,国际商品市场需求旺盛,价格全面上涨,贸易量大幅增加。估计2008年国际商品市场价格会出现一定波动,由于美联储降息以及美元贬值,将使以美元计价的石油和大宗商品价格出现相应上涨,拉动国际初级产品价格上升,提高我国初级产品进口成本。同时,由于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以及世界劳动力成本的提高,除个别商品外,国际市场工业品价格也出现普遍上行的趋势,将为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提供有利条件。
(二)国内环境
1、国内经济发展趋势。2008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高位运行,国内投资继续保持较高速度,消费需求明显上升。投资与消费的持续扩大将对进口产品需求增加,2008年中国对国外农产品、能源、原材料、先进设备和零部件进口将明显扩大。同时,由于中国出口产品的国际定价能力不断提高,这将使中国2008年出口规模保持稳定。
2、影响中国外贸的长短期因素。目前外贸领域存在的某些因素仍将影响我国2008年外贸运行。(1)由于很多出口企业提前签订了大量出口货单,中国今年出口具有一定刚性。(2)国外技术和贸易壁垒将继续对中国对外贸易产生不利影响。(3)由于中国要素价格改革已经迫在眉睫,2008年出口产品成本可能大幅提高。(4)我国当前在国际产业链中处于加工制造环节,这一局面短期内不改变,中国出口仍会面临较大压力。(5)中国加工贸易比重偏大由来已久,而且短期很难大幅下降,这必然对对外贸易方式转变产生限制作用。
二、主要政策措施建议
2008年,按照十七大提出的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要求,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立足以质取胜,调整进出口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多渠道缓解外贸顺差过大的矛盾。
(一)优化出口结构
在保持出口规模稳定增长的同时,进一步调整出口结构,着力提高出口的质量和效益。1、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资源性产品出口;2、以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营销为重点,引导企业增强综合竞争力;3、支持自主性高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和高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4、完善加工贸易政策。完善加工贸易行业准入标准,实行鼓励、限制和禁止的分类管理;5、加强对出口商品价格、数量的动态监测。建立健全重要商品出口预警机制,引导出口企业合理自主调节出口,避免在某一市场集中过快增长。
(二)积极扩大进口
完善进口政策与制度,积极鼓励进口,优化进口产品结构。1、清理各项限制进口的政策,对不合理的限制进口政策进行修改和完善;2、恢复进口信用保险,使中小企业的进口潜在需要为实际可操作的进口需求;3、扩大能源、资源类产品进口;4、利用贴息和政策性进口信贷鼓励进口高新技术产品、重要装备、能源和原材料;5、扩大国内有需求的肉制品、奶制品等食品进口,适当扩大名牌家电、服饰、工艺品等高档消费品进口,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
(三)提高参与国际定价和应对贸易磨擦的能力
健全贸易运行监测预警体系和摩擦应对机制,深入研究国际贸易摩擦的新特点,健全贸易运行监测预警系统,建立统一、协调的多双边反应机制,多渠道缓解国际收支不平衡矛盾。1、合理运用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增强应对贸易争端的能力,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和国家利益;2、抑制贸易顺差过快增长,要从源头抓起,加快能源、资源要素价格改革,提高出口产品的环保成本;3、敦促美欧等发达国家放宽对中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限制;4、适当扩大企业和商品储备进口,分散国家集中进口的风险,择机进口一些国内短缺、长期依赖进口的石油、棉花等重要能源和资源性产品,用于充实国家储备;5、规范、引导企业积极稳妥地运用期货贸易和其他金融衍生工具,规避国际市场风险。建立政府、行业组织、企业中介机构间分工合作的产业安全协调机制,提高应对贸易摩擦的能力。
2007年我国对外贸易
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2007年我国对外贸易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外贸领域宏观调控效果开始显现,出口增速下降,进口增速趋升,外贸产品结构不断改善,利用外资质量提高,“走出去”战略实施成效明显。“两高一资”性产品出口过快增长势头得到抑制,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资源性产品进口有所加快。但是外贸领域贸易顺差规模持续扩大、国际收支严重失衡、外贸依存度过高等问题依然存在。
综合各方面因素,初步预计,2007年全年我国进出口增长速度将达到23.1%,总额实现21670亿美元;其中出口增长26%,达12210亿美元;进口增长20%,达9460亿美元;全年实现贸易顺差2700亿美元。
(一)2007年我国外贸运行四大特点
1、出口增速较快,进口增速平稳。2007年1-11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19690.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6%。由于国家加大了外贸领域调控力度,外贸领域的宏观调控措施成效已经显现。
2、初级产品及资源类产品进口扩大,进出口商品结构有所改善。目前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正在发生变化,重化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上升,部分“两高一资”产品出口放缓。在国家一系列调整外贸出口产品结构措施出台后,钢铁等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简称“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3、贸易方式转变步伐加快,一般贸易加速发展。2007年以来,国家在转变贸易发展方式,继续完善加工贸易政策方面力度进一步加强,加工贸易进出口增速有所放缓,一般贸易快速发展。一般贸易发展速度持续高于加工贸易,说明我国贸易方式正在逐步发生转变。
4、多元化市场战略进一步取得成效,与主要贸易伙伴国以及新兴市场贸易增长情况良好。数字显示,我国外贸多元化市场战略正在稳步推进。
(二)外贸运行中存在三大突出问题
尽管我国外贸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当前外贸领域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整与解决。
1、对外依存度过高,世界经济对我国的影响明显加深。外贸依存度过高是近几年我国外贸发展乃至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2007年这一问题显得尤为突出。2007年1-9月,我国外贸依存度达到71%,创建国以来最高水平。
贸易依存度的快速提高,直接影响中国经济安全。一方面,进口的高依存度将给国内经济安全造成隐患。另一方面,这种外向型经济无疑将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对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与发展造成影响。
2、外贸顺差激增,中国面临的国际压力加大。2007年以来,贸易顺差扩大趋势仍然较为明显,顺差问题成为我国外贸领域的突出问题。巨大的贸易顺差不仅给人民币升值带来更大的压力,而且会加剧中国与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摩擦,同时加大国际收支失衡程度,使外汇占款过多的矛盾进一步激化,造成国内流动性过剩问题日趋严重。
3、国际收支失衡,流动性过剩较为严重。截至2007年11月,国家外汇储备余额已接近15000亿美元,同比增长45%左右。国际收支失衡、外汇储备增长过快,使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进一步加大,货币流动性压力加大。而美元贬值将引起我国以美元为主要内容的外汇储备和投资于美国国债的外汇资产严重缩水,使我国外汇资产蒙受巨大损失。此外,在我国现行的结售汇制度下,外汇储备增长过快必然引起外汇占款量的相应增加,造成基础货币和广义货币(M2)的大量投放。央行不得不通过大量发行票据、提高存款准备金、提高利率,回收流动性,冲消外汇占款上升对基础货币和通货膨胀的压力。这严重影响了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二、投资增长促进因素大于投资抑制因素
2008年我国投资快速增长的国内条件基本没有大的变化,促进投资快速增长因素的作用要强于抑制投资增长因素的作用,这将使得我国投资在2008年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但增速会较去年有所回落。
一、2008年我国投资仍将保持较快增长
投资快速增长是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动力。综合考虑各项因素,预计2008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将达到170290亿元,同比增长23.5%左右;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46389亿元左右,同比增长24%左右;其中房地产投资额将达到31375亿元,同比增长25%。
(一)促进投资增长的三大因素
2008年,有三大因素促使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但增速较2007年将有所降低。
1.在建项目投资规模较大,投资增长的惯性较强。由于2007年新上项目较多,使得目前的在建项目投资保持较大规模。巨大的在建项目计划投资额为2008年的投资增长提供了空间,按照目前240922亿元的在建项目计划投资额和2007年预计月度平均投资完成额,目前的在建项目计划投资额足以维持近两年内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
2.企业产销和赢利状况良好,投资积极性较高。2007年以来,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企业产销和赢利状况良好,投资积极性较高。1-11月份工业企业产销率为97.9%,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上。企业产销两旺,利润大幅增长,选择扩大投资是其当然之举。
3.企业资金充裕,投资资金来源有保障。由于企业赢利状况较好,从银行得到的贷款增长较快,企业通过发行股票从股票市场筹资金额增长较快,目前企业用于投资的资金来源比较充裕。除了企业赢利状况较好之外,2007年前11个月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7%,增长速度保持在较高水平。同时,股票市场保持高涨态势,截至2007年11月5日,企业通过公开上市发行股票募集的资金达4081.8亿元,直接融资已经成为企业首要的融资渠道。宽裕的资金为2008年投资的增长提供了资金保障。
(二)抑制投资增长的四大因素
2008年也存在一些抑制投资增长的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
1.外贸出口增速下滑不利于企业销售收入和赢利的进一步增长。2007年前7个月我国出口保持很高的增长速度,8月份以后受国家出台的降低出口退税率、人民币升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出口增速开始明显下降。考虑到受美国经济下滑影响,且从美国经济下滑到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存在2-3个季度时滞,我们预计2007年8月份以来我国出口增速下滑的态势有可能在2008年较长时间内持续下去。由于目前我国许多产品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较高,出口的下降将会明显地影响企业的销售和赢利状况,企业利润增长的下降,将会降低部分行业内企业的利润率,从而对企业的投资产生抑制作用。
2.企业发行股票的步伐将放缓,对企业资金来源产生一定影响。2007我国企业发行股票融资的规模大幅增长,国内资质良好的大型企业多数已经上市。由此来看,2008年企业发行股票融资的规模不大可能再出现2007年这样的增幅,这将会使得企业直接融资规模的扩大受到影响,从而对企业资金来源的增长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进而将对企业投资产生抑制作用。
3.石油价格上涨和资源价格改革等措施将抑制投资的过快增长。最近一个时期,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已经传递到我国国内。考虑到各类能源之间的比价关系,国际石油价格上涨的影响,还将会逐渐对国内煤、电、汽、天然气价格产生影响。在这种背景下,2008年国家出台资源价格改革的可能性加大,资源价格水平将会提高。再者,国家关于提高资源税的方案已经酝酿多时,出台的条件基本成熟,一旦出台,也会对企业的投资成本产生影响。此外,为了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国家提高了许多行业的技术标准,这些技术标准的实施,短期内将会加大企业的投资和生产成本,抑制企业的投资。
4.货币政策的收缩将会对投资增长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为抑制经济偏热和价格上涨幅度明显提高,2007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收紧货币供应和信贷的措施,主要包括提高基准利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最近几家大型商业银行尝试对购买第二套商品房的贷款者采取提高首付比例的措施。随着这些措施效果的显现,将会逐渐对投资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如果国家收紧了银行的贷款,将会对国内贷款和个人按揭贷款产生较大影响,房地产投资的资金来源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将会对房地产投资的偏快增长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三)影响投资增长的两大不确定因素
除了上面所述促进和抑制投资增长的因素之外,也存在将会对2008年投资增长产生较大影响、但影响效果难以确定的因素,这类因素主要包括:
1.内外资所得税税率合并的影响。企业所得税法从2008年1月1日开始执行,企业所得税法的关键性变化是取消了原来对外资企业的优惠税率,改为内外资企业实行统一的所得税税率。实行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如果对吸引外资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那么就会对2008年我国投资增长起抑制作用。
2.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近期美国次贷危机对经济的影响似乎有加大迹象。如果次贷危机引起美国经济增速出现明显下降,那么对我国出口的影响相应会大一些。除了对出口的影响之外,美国经济增速下降还会对我国利用外资产生一定影响。当美国经济状况不景气时,外资在美国的投资机会相对较少,流入包括中国在内的其它国家的外资增多,对中国全部投资的规模会产生带动作用,从而对经济增长也会起到推动作用。
二、2007年投资高位稳定增长,投资结构有所改善
去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呈高位增长态势,符合国家调控方向的领域投资增长明显加快,但部分高耗能产业投资的增速依然很快。
(一)投资高位稳定增长,呈现三大特点
2007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有三大特点:增长比较稳定、与消费增长更趋协调、投资结构有所改善。
1、投资高位稳定增长,上半年加速增长势头得到抑制。2007年1-11月份,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保持高位稳定的状态,月度累计增长率一直保持在25%上下两个百分点的区间内。从月度之间的变化情况来看,上半年呈现逐月加快增长的势头,进入三季度之后受收紧信贷、提高利率等宏观调控措施的影响,加速增长的势头得到初步抑制,三季度各月累计增长基本保持不变。
2、投资与消费增长更趋协调。2007年1-11月份,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8%,比上年同期仅加快0.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2007年1-11月份我国消费品零售额增长同比增长16.4%,较2006年同期加快2.8个百分点;由于投资增速提高幅度明显低于消费品零售额增速的提高幅度,使得两者之间的增长更趋协调。
3、投资结构有所改善。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引导下,2007年我国投资结构有所优化,符合国家调控方向的领域投资增长加快,具体表现:一是农林牧渔业加快。1-11月份农林牧渔业投资1235.29亿元,同比增长37.6%。二是经济适用房投资增长明显加快。1-11月份城镇经济适用房投资同比增长31.7%,比上年同期加快21.3个百分点。三是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投资增长较快。1-11月份环境管理业投资同比增长51.7%,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近两倍,虽然这方面的投资在全部投资中的比重不大,但投资的社会效益较大。
(二)投资总量及部分高耗能投资增长仍然过快
1、投资总量的增长仍然偏快。2007年1-11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26.6%,比上年同期增速提高0.2个百分点,这样的增速是偏快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较强。比较来看,2007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仍然明显高于消费,而投资增长偏快是经济偏热的重要原因之一。
2、高耗能行业投资过快,节能减排压力很大。2007年在投资增速加快和出口快速增长的背景下,高耗能行业投资增速加快,给节能减排造成很大压力。1-11月份,高耗能行业投资16876亿元,同比增长24.6%。受投资和出口增长的拉动,高耗能行业工业产品增速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由于工业生产增长快于上年同期,尤其是高耗能产业增长快于上年同期,2007年前11个月电力消耗增长明显快于上年同期。发电量的加速增长,必然会加大能源的消耗,并加大对环境的压力。
三、消费稳步增长 CPI前高后低小幅回落
2007年,我国消费需求将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但物价总体水平明显上升。展望2008年,消费需求仍将呈现稳步上升的走势,消费的实际增长仍将保持在 12.5% 水平,与 2007 年增长水平基本持平,并将继续提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008年消费价格涨幅将呈现前高后低、小幅回落趋势,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幅度将回落到4.5%左右,大约比2007年下降0.2个百分点。
2007年我国消费需求增长五大特征
2007年消费需求将保持快速增长势头,预计全年消费品零售额增长有望达到 16.6% ,由此成为自 1997 年以来增长最快的年份。与此同时,我国物价总体水平明显上升,是2007年我国宏观经济中出现的一个重要经济现象。
根据我们的分析预测,2007 年全年,我国将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89094 亿元,同比增长 16.6% ,比上半年加快 1.2 个百分点,比 2006 年增幅提高 2.9 个百分点,这是 1997 年消费品零售额名义增长的最快速度。考虑到 2007 年物价涨幅较大,消费实际增长大约在 12.6% 左右,增幅基本与 2006 年持平。
第一,消费品零售额名义和实际增长达到 10 年来较高水平。2007 年我国的消费需求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消费品零售额名义增长呈现逐季加快的态势。1-11月累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80194.7 亿元,同比增长 16.4% 。1-11月累计增速比 2006 年同期提高 2.8 个百分点,比 2006 年全年提高 2.7 个百分点。如果扣除物价因素后, 1-11 月消费品零售额实际增长 12.4%。这是自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消费品零售额名义增长的最高速度。
第二,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有所提高。2007年以来,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所减弱,但消费需求的贡献率却有所加大。数据显示, 1-11 月消费品零售额名义增长 16.4% ,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 2.7 个百分点。2007年 1-11 月份,我国消费品零售额实际增长 12.4% ,继续高于经济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稳步提高。这表明,我国经济高增长已成功地由生产领域转向消费领域,新一轮消费增长的稳步攀升将继续引领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
第三,服务消费对零售额大幅提高影响深远。2007 年以来,我国的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出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这主要表现为速度加快、比重提高、贡献率提高三大特点。
第四,消费者信心指数创近三年来新高。2007年以来,消费者信心指数逐季提高,并创下近三年来最高水平。从目前来看,国内经济持续高增长、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币升值以及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提高,这些因素促进了我国消费者信心的持续走高。
第五,八大类消费支出有增有减,恩格尔系数趋于平稳。根据对城镇居民八大类消费支出分析, 1-6 月份家庭设备用品、衣着、交通和通讯、食品、医疗保健和杂项等六类消费支出增速明显快于上年,娱乐教育和居住两类支出增速有所减缓。另外,恩格尔系数呈平稳甚至下降态势。
2008年消费需求仍将保持较快增长
由于消费需求是三大需求中拉动经济增长最积极、最有效、最不易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也是结构调整和政策鼓励的着眼点,2008 年消费需求仍将呈现稳步上升的走势,继续提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其中,支撑2008 年消费持续增长有五大因素。
第一,本轮消费增长更具持续性。 起始于 2002 年三季度的本轮经济景气周期,距今已有 6 年多的时间,居民消费需求在 2004 年以后才启动与升温。这表明,消费需求增长要晚于经济增长,本轮消费增长更具有持续性。
第二,伴随着未来我国经济将保持持续增长, 2008 年消费增长将更具持续性和扩展空间。随着我国个人收入及储蓄持续增长,必将带动消费结构升级、消费热点转换,经济增长的内在因素而非外在因素,也会增强 2008 年我国消费非但不会减弱,反而还会持续保持增长态势。
第三,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仍将支持消费扩大。近几年来,收入增加对消费的拉动作用显著提高。数据显示,2007 年上半年,城市居民每百元收入带来的消费增量是 55.4 元,比 2000 年提高 18 元;农民每百元收入带来的消费增量是 79.9 元,比 2000 年提高 30.6 元。随着对我国城乡居民未来收入增长预期趋于乐观,这一因素将会促进城乡居民即期消费的增长,并继续支持 2008 年我国的消费增长。
第四,抑制出口将有利于扩大国内消费。2007年,我国对外贸易出台了一系列取消优惠和限制性措施,调控政策有所见效,出口增速也呈逐月有所减缓之势。如果这一势头在 2008 年得以延续,在客观上会促使国家采取措施扩大国内消费,从而有利于 2008 年我国的消费增长。
第五,奥运会将促进我国消费大幅增长。从其他举办过奥运会的国家经验显示,举办奥运会将对该国发展经济和扩大消费具有很大的拉动作用。据专家测算,奥运会将拉动中国经济当年增长 0.3 个百分点。除了对投资有拉动作用外,奥运会还具有对旅游业、餐饮业、商业等服务消费增长的拉动作用。此外,税率成本降低将带动服务消费行业价格下调,将刺激和拉动服务消费增长。
初步预计 2008 年的消费需求增长情况为:消费品零售额将实现 102993.9 亿元(同比增长 15.9% ),尽管预期消费的名义增速可能会低于 2007 年约 0.7 个百分点,但扣除物价因素后, 2008 年消费的实际增长仍将保持在 12.5% 水平,与 2007 年增长水平基本持平。
2008年物价上涨水平将会小幅回落
值得注意的是,2007 年消费品零售额快速增长有消费需求自身扩大的因素,也与 2007 年物价水平涨幅较高有关系。而2007年我国物价总体水平明显上升,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宏观经济问题。
以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为例来看,2007年1月份的CPI同比增长为2.2%、2月份为2.7%,3月份为3.3%,4月份为3.0%,5月份为3.4%,6月份为4.4%,7月份为5.6%,8月份为6.5%,9月份为6.2%,10月份为6.5%,11月份为6.9%。1-11月份CPI同比增长为4.6%。同时,工业出厂品价格指数(PPI)也呈现同样的波动趋势。这表明,物价水平已呈现加快的上涨态势。
导致消费者价格指数上涨的主要因素仍然是受到食品价格上涨推动的突出影响,而非食品价格涨幅相对比较稳定。2007年食品价格快速上涨,物价指数单月涨幅和年涨幅都将创 1997 年以来的新高。从当前来看,推动食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仍然属于农产品局部供求不平衡引发的结构性物价上涨。
尽管目前我国商品市场供求基本平衡的总体格局没有改变,但受生猪、油料产能恢复的周期性影响,食品价格上涨对居民消费价格的上拉作用将持续一段时间,且有可能出现向其它领域价格一定程度的传导。
2007年下半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稳定物价的政策措施,对稳定价格预期、控制物价进一步上涨将起到一定作用;但货币流动性过剩的局面没有改观,通货膨胀的货币条件客观存在,居民和企业通胀预期走高,新涨价因素的影响程度较难确定,对控制物价十分不利。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预计2007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4.7%,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
根据近十年来的经验,我国食品价格上涨存在大约三年左右的短周期,国内农副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将引导农民和企业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和生产。但是,随着政府将积极采取有力措施抑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货币政策从紧操作将使货币信贷过快增长局面有所改观,同时加强粮食、食用植物油、肉类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和其他紧缺商品的生产,完善储备体系,提高价格调控预见性,加强价格监测,加强市场监管,及时完善和落实因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对低收入群众的补助办法。
据此估计,2007年三、四季度将是食品价格上涨的高峰期,年底之后将开始回落,2008年将延续下行走势,消费价格涨幅呈现前高后低、小幅回落趋势。2008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幅度将回落到4.5%左右,大约比2007年下降0.2个百分点。
■政策建议
从四方面入手扩大消费
第一,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要优先考虑低收入群体。从目前来看,尽管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消费预期得到改善,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的消费需求增长。但是,目前我国的医疗、养老和就业等社会保障制度仍需完善,这一因素成为制约和影响低收入群体扩大消费的主要障碍之一。因此,完善和健全合理恰当、覆盖面广的社会保障制度,首先要考虑如何保障低收入者问题,由于这部分人的数量庞大,消除他们消费的后顾之忧,将有利于刺激和扩大我国的消费增长。
第二,需要建立对低收入阶层补贴的保障机制。由于目前我国仍是世界上基尼系数最大的国家之一,目前国家财力日趋增强的条件下,要想提高全民的整体消费水平、消除贫富差距及保证低收入者的消费水平正常增长,建议国家应建立对低收入阶层补贴的长效保障机制。从目前来看,我们的补贴制度不够完善,补贴标准、补贴经费来源、补贴时间和补贴对象短期随机性较强,如何定期更新信息,把补贴制度长期化、规范化,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低收入者能及时得到政府的补贴资助。这也是我们扩大消费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第三,增加农民收入、加大扩大农村消费力度。在国家三农政策的支持下,尽管农民收入自 2004 年以来已连续三年保持 6% 以上较快增长,但城乡收入差距仍由 1994 年的 3.21 倍扩大到 200 年的 3.28 倍。
如果考虑到当前物价上涨等因素,尽管这两年农民消费增速与自身相比提升较快,但农民的消费增幅仍低于城市消费,且农村消费所占总消费比重无明显提高。所以,当前我们不仅要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而且还要拓展农村的消费力度。尤其是要将适合于农村消费的产品送进农村,以此来有效地刺激和扩大农民的潜在消费欲望,并提升农民的即时消费水平。
第四,服务消费统计体系尚需规范、科学和定期公布。目前,由于我国在统计制度存在着一些不完善因素,导致服务消费缺乏准确的统计,如服务消费的统计缺乏连续性和可比性,低估、漏报的现象普遍发生。因此,如何建立科学、规范化和定期发布的服务消费统计核算系统,这是国家应当考虑的问题。由此,建议我们应在双月或每季度公布一次服务消费的统计数据,以此来准确地反映服务消费的增长变化,并及时反映市场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这对于我们认识和判断我国消费增长形势是相当关键的,而且还有利于国家为制订扩大服务消费的政策措施提供扎实的基础,最终将有利于促进我国的消费服务业发展,并刺激和扩大消费增长。
四、单位能耗有望首次达到年度目标
2007年前三季度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已取得了明显成效,2008年节能减排的政策环境将有一定好转。预计2008年单位GDP能耗下降速度有望首次达到4.4%以上的年度目标,二氧化硫排放量也有望下降2%以上,但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尚难达标。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2007年前三季度在经济增长11.5%的同时,节能减排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单位GDP能耗下降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的拐点已经出现,为在经济快速增长中实现节能减排目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然而,无论是从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的艰巨型还是从付出的努力与取得的成效上看,节能减排形势都不容乐观。做好2008年节能减排工作,任务仍相当艰巨。
2007年我国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明显
近年来,我国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2007年前三季度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3%左右,情况继续趋好。其中,前三季度,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主要产品能耗继续下降,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首次实现双双下降。
第一,积极淘汰落后产能,通过结构调整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2007年以来,按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严格淘汰落后技术、工艺和装备。对不按期淘汰的企业依法责令其停产或予以关闭,依法吊销生产许可证和排污许可证,依法停止供电。提高节能环保市场准入门槛,严格执行项目开工建设的相关政策规定,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第二,燃煤机组的脱硫率和城市污水处理能力明显提高。2007年前三季度,新增燃煤脱硫机组227台,装机容量7412万千瓦,全国脱硫装机容量累计达到2.23亿千瓦,占火力发电装机容量的42%;我国已新增2000余万吨的城市污染处理能力,1700多家重点企业采取了污水深度治理措施,占全国化学需要量排放量三分之一的造纸行业有1000多家被停产整治或限期治理。洞庭湖流域在关闭200多家造纸企业后水质明显好转。
第三,实行区域和流域限批政策,督促违规项目进行整改,从源头控制污染。2007年是环保部门近30年来首次启用“区域限批”行政惩罚手段,对4个行政区域、4个电力集团所有建设项目实行停批、限批,并建议追究有关人员行政责任。7月份环保总局对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水污染严重、环境违法问题突出的6市2县5个工业园区实行“流域限批”,对流域内32家重污染企业及6家污水处理厂实行“挂牌督办”。
第四,加强对节能减排的统计监测与考核工作,贯彻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2007年11月份,国务院批转了国家发改委等部委关于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能耗降低和污染减排完成情况开始纳入到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进一步明确了地方政府在节能减排中的责任主体作用。这样,节能减排目标作为对各地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
当前我国节能减排工作中面临五大困难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节能减排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第一,在通货膨胀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增加了理顺要素价格的难度。当前,一些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还不能充分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和供求关系,“污染者付费”的原则没有很好落实。理顺以资源性产品为代表的要素价格,无疑对形成节能减排的市场机制起着重要作用,但这也将进一步加大整体物价水平上涨的压力。
第二,在就业压力和税收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做好中小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存在难度。当前,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尤其是处于规模经济要求较高的资源型产业中的中小企业)的工艺和装备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重。一些地方和部门还没有真正树立起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把GDP增长当作硬任务、把节能减排当成软指标。
第三,从行政手段向市场化的方式过渡,建立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尚需时日。当前,我国节能减排工作仍然主要是由中央政府主导和以行政手段为主,依靠节能减排指标的层层分解来约束地方政府和企业实施,缺少长效机制,没有转化为企业的自觉行动。由此,出现了类似资源性产品价格仍然偏低、违法成本低和守法成本高等问题,要较好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较长时期的努力。
第四,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科技支撑作用发挥不够。我国大部分企业作为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的主体,但缺乏加大投入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另外,各级政府的投入又普遍偏低,支持节能减排的稳定投入机制还未形成。与此同时,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重大技术的研发还比较薄弱,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不够广泛。
第五,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节能减排面临较大的难度。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第二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还在增加,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很突出,低耗能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比重偏低。能耗高、污染重的落后生产能力的淘汰难度还很大。
2008年节能减排政策环境将进一步好转
2008年是“十一五”规划的第三年,也是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关键一年。与前几年相比,2008年节能减排的政策环境将有一定好转。预计2008年单位GDP能耗下降速度有望首次达到4.4%以上的年度目标,二氧化硫排放量也有望下降2%以上,但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尚难达标。
第一,节能减排的法律、政策环境和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2007年,国务院成立了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工作部署和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发布了《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制定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并对落实方案进行了部门分工。各地也相继研究制定了本地区加强节能工作的意见或决定,建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协调机制。在法律建设方面,修订后的《节约能源法》已颁布实施,《能源法》正在广泛征求社会公众的意见,可望在2008年年中正式实施。做好《循环经济法》的立法准备工作,以及发布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等。这表明,2008年节能减排的政策环境在进一步好转。
第二,完善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税收体系,服务于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2008年,预计我国将扩大资源税征收对象、上调资源税税率,并由目前的“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将税收与资源市场价格直接挂钩,以体现对国有资源有偿使用而付出的代价。充分考虑环境保护要求,探索建立环境税收制度,运用税收杠杆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建立能够反映污染治理成本的排污价格和收费机制。
第三,节能减排投入将有较大幅度增加,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预计2008年国家在节能减排方面的投入将继续有较大幅度增加,以政府投入带动社会投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1月28日在中欧工商峰会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预计未来五年,中国在节能环保领域的投资将达到3000亿美元,占世界市场的30%。
第四,加强做好重点企业、重点工程的节能减排工作,继续把实施节能工程作为重点。继续全面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和重点环境治理工程。2008年将继续切实抓好钢铁、有色等重点耗能工业以及建筑和交通行业的节能工作,加强年耗能万吨标准煤以上重点企业的节能管理,开展重点企业能效水平对标活动,以保证“十一五”期间的一些节能目标,如形成2.4亿吨标准煤节能能力等。另外,支持节能重点工程、高效节能产品和节能新机制推广、节能管理能力建设等。
第五,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依法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坚持把“压小”作为“上大”的前提条件,切实落实关停责任,妥善安排好企业职工。促进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十一五”时期,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3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稳步发展替代能源,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占全部能源消费的比重由2005年的7.5%提高到10%。
五、财政政策真正发挥优化结构稳健功能
为了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的成果,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2008年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进一步完善落实政策内容,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和社会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促进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方面的独特功能。
一方面,要在短期调控政策层面上防止经济从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另一方面,要加大制度层面上的改革力度,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更加重视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
2008年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进一步完善落实政策内容,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和社会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促进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方面的独特功能。
1、继续适当减少中央财政赤字,调整和优化政府投资使用方向与结构
考虑到2008年经济增速依然较高,财政收入增长仍然较快。2008年可以进一步减少长期建设国债与财政赤字规模,降低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同时,增加中央预算内的投资,使中央政府建设投资总规模比2007年有所增加。财政建设投资支出要严格控制新上项目,重点支持在建项目尽快建成投产、发挥效益和一些已批准的建设规划重大项目,特别要从严控制各级政府楼堂馆所项目重新抬头。同时,对有利于技术升级和优化部门结构的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主导产业以及对于社会总体发展需要的公共产品和部分准公共产品中形成瓶颈制约的基础设施项目继续提供支持。确保中央政府建设投资用于西部大开发的比例高于上年,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项目建设。
2、强化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确保农民增产增收
一是确保用于直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投入比2007年有所增加。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重点是农村水利、道路、安全饮水、电力、沼气等方面的建设。改善农村基础教育、公共卫生、文化设施。二是加大支农补贴力度。进一步增加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并改进补贴政策和方式。进一步完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办法,探索建立粮食综合补贴制度。适当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水平,稳定农民种粮收益。三是支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央财政安排一定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支出,用于鼓励已经建立制度的地区完善制度,支持未建立制度的地区积极探索建立制度。四是加大对畜牧业健康发展的支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五是继续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范围,提高参合农民的受益水平。六是继续增加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切实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纳入中央和地方财政保障范围。
3、加大财政政策结构调节力度,进一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
一要进一步调整出口退税率和进出口关税税率,调整进出口产品结构,限制高能耗、高污染产品的生产和出口,扩大资源性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二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优化中央财政科技投入结构,继续加大对公益性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推动科研机构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支持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推动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运用补助、贴息、税收、价格等扶持政策和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促进社会金投向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领域。三是加大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投入,研究出台鼓励废旧物资回收,发展可再生能源、替代能源和新能源等的相关财税政策,完善矿产资源补偿费和排污收费政策,加快建立比较完善的鼓励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财税政策体系。四是制定鼓励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的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加快以节能减排为中心的技术改造。同时,对高效节能新产品的生产或销售过程实行优惠税率,对提供节能服务的企业给以适当的税收优惠,推动节能产业发展。五是加大对装备制造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研究设立装备制造业发展专项基金。依托国家重点工程,提高铁路、地铁车辆,造船基础设施和重点船用配套设备,重大电力、石化、大型施工机械等重大技术装备的系统设计、制造和成套能力。
4、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
一是加大社会保障和就业再就业投入力度。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支持扩大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试点工作。继续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各项财税扶持政策,加快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支持做好农民工及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二是完善城镇职工最低工资制度,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完善企业收入分配政策,调节国有企业管理者与职工的收入差距,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规范垄断企业收入分配制度。三是通过税制改革、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转移支付、整顿分配秩序等措施,加大收入再分配力度,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和消费能力。三是加大对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的支持力度,加快城乡特殊困难群众社会救助体系的建设。四是支持城镇廉租住房保障制度建设。落实城镇廉租住房保障资金来源,着力支持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5.深化财税改革,推进税制结构性调整
一是企业所得税法及其配套措施将从2008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二是增值税改革试点将继续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地区26个老工业基地城市实施,全国性增值税转型改革试点方案将研究制订。三是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适当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强化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作用。四是资源税改革将积极推进。我国改革资源税制度,将实行从价计征和保护资源的方法。
6.保障基本生活必需品供应,抑制物价过快上涨
一是运用财税杠杆,大力支持粮油肉等农产品生产,保障基本生活必需品供应,抑制物价过快上涨。二是做好必需商品进口以及储备物资投放等相关财政工作,促进市场供求平衡和物价基本稳定。三是密切关注价格上涨对民生的影响,及时落实各项财政补贴政策,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
收入增速约20% 支出增幅约14% 赤字率继续下降
2008年财政收支形势展望
考虑下列多种因素,并结合数量模型,初步预测,2008年财政收入将增长20%左右。
第一,2008年经济增长速度将出现回落,主要税种增速也将出现一定回落。关系税收增长的主要经济指标是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企业实现利润、进出口贸易、固定资产投资、第三产业的营业收入等。初步预计,2008年GDP增速将从2007年的11.4%左右回落到10.8%左右,其中投资增速和出口增速将分别从25.5%和26.0%回落到23.5%和19.0%,在这种背景下,工业增长速度将从18.0%左右回落到16.0%左右,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会明显下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将从16.3%左右回落到15.5%左右。因此,来源于工商业增加值的国内增值税和来源于企业利润的企业所得税增速将较2007年有所降低。
第二,国内消费需求会有所减缓,以特定品目的销售量或销售额作为计税依据的国内消费税增速将不会高于2007年。2008年尽管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幅保持一定的水平,但作为消费税主要税源的卷烟和汽车、摩托车消费难以出现明显高于2007年的增长,因此国内消费税增速预计不会高于2007年。
第三,与固定资产投资相关的建筑安装和房地产业增长减慢,以经营收入作为计税依据的营业税将受到一定的不利影响。营业税收入总增收额的50%左右来自建筑业和房地产业营业税,受宏观调控的影响,2008年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增长将放缓,相应的营业税增长也将减慢。2008年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将受到一定的控制,金融保险业营业税增长将比较平稳。交通运输、电信、住宿餐饮和服务业营业税也将稳定增长。
第四,经济增速回落影响进口增长,进口增速的回落将影响海关代征两税和关税的增长。
第五,200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将实施,国内企业所得税税率将适当下调,2008年企业所得税增幅将会有所下降;2008年,国家将适当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个人所得税增长将受到一定影响。增值税改革试点将进一步扩大范围,增值税收入增长将受到负面影响;证券市场将难以出现2007年的火爆场面,证券交易印花税将难以保持2007年的高增长。
2008年财政收入增幅明显低于2007年,财政支出增幅也将低于2007年,初步预计增长速度在14%左右。财政赤字将比2007年减少,赤字率继续下降。
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的较快增长,为政府增加财政投入打下了良好基础。2008年财政支出的重点将进一步转向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基建支出仍将保持一定的增长。2008年国家将保持一定规模的财政赤字和长期建设国债,同时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中央政府建设投资总规模比上年有所增加。中央基本建设投资重点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生态环保、社会事业领域项目及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2)财政将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2008年国家将较大幅度地增加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健全粮食风险基金政策。继续实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适当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统筹研究种植业和养殖业的保险保费补贴办法,探索建立农业保险再保险制度及巨灾风险保险体系。
(3)政府将继续加大对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民生事业投入。2008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加大教育投入,保障优先发展教育,并将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从2008年春季学期开始,中央财政将进一步提高国家课程免费教科书的补助标准,地方财政负担免费提供地方课程的教科书所需资金。2008年政府将支持建立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四个体系。还将全面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较大幅度提高财政补助标准;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逐步将城镇非从业居民纳入覆盖范围。2008年政府将完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做好扩大做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试点工作、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
(4)支持科技创新,推进节能减排,调整产业结构。2008年,国家将继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加大节能减排投入,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中西部地区污水管网、污染减排监管体系等建设,加大“三河三湖”以及松花江等重点流域的治理投入。对符合条件的节能环保项目及专用设备投资实行定期减免或抵免企业所得税,对节能减排设备投资给予增值税进项抵扣。
2007年1—11月财政收入增长情况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当月收入 5196.01 3045.54 3542.07 5832.41 4107.50 4394.31 5212.32 3495.42 4091.32 5347.12 3913.10
当月增速 34.2 20.2 22.4 36.6 34.2 30.2 28.9 29.7 42.2 40.7 47.1
累计收入 5196.01 8241.55 11783.62 17616.03 21723.53 26117.84 31330.16 34825.58 38916.90 44264.02
48177.12
累计增速 34.2 28.7 26.7 29.8 30.6 30.6 30.3 30.2 31.4 32.4 33.5
2007年1—11月财政支出增长情况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当月支出 1870.86 2543.71 2874.18 3220.47 2922.2 4488.57 3236.56 3426.67 4433.11 3560.25 4508.19
当月增速 -16 63.1 14.8 18 34.9 31.5 28.2 31.5 29.4 33.3 19.1
累计支出 1870.86 4414.57 7288.75 10509.22 13431.42 17919.99 17125.86 24583.22 29016.33 32576.58
37084.77
累计增速 -16 16.6 15.8 16.5 20.1 22.7 23.5 24.6 25.3 26.1 25.2
2007年
财政收支结构调整明显
我国经济在2007年总体上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速度和效益同步提高,财政收支状况良好。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2007年前三季度GDP增长速度达11.5%,比去年同期加快0.7个百分点。在经济增速明显加快的同时,企业经济效益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较快,再加上物价上涨和税收征管水平不断提高等因素,2007年国家财政收入在近年高增长的基础上,出现了进一步加快的势头。1月至11月,全国财政收入(不含债务收入)48177.12亿元,增长33.5%,较上年同期增速高出8.8个百分点,完成年度预算的109.3%。
2007年财政收入增长有以下几个特点:
(1)税收收入快速增长,主要税种收入呈现了与经济增长较为协调的发展态势。2007年1月至11月,与税收相关性较大的工业增加值、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分别增长18.5%、26.8%、16.4%、23.6%,均保持较快增长,为税收收入的较快增长奠定了基础。国内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海关代征进口税收等主要税种增幅均在20%以上,从税收增幅与相关经济指标的对比分析看,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协调。
(2)国内流转税增长平稳。国内流转税主要涉及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费税和营业税三大税种,1月至11月份,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费税和营业税增长速度分别达到21.4%、17.6%和29.7%,均比上年同期有所加快。1月至11月份,国内流转税收入22242.01亿元,占全部财政收入46.2%,同比增长23.2%,比上年同期多增4190.41亿元,拉动财政收入增长8.7个百分点。
(3)所得税增长加快。所得税包括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1月至11月,由于经济增长较快,企业利润增加较多,企业所得税增幅高达39.2%,比上年同期高1.5个百分点。由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个人所得税增长30.1%,比上年同期高13个百分点。
(4)进口产品消费税、增值税和关税速度增长较上年同期有所加快。1月至11月,一般贸易进口增幅同比增长27.4%,相应地,前11个月海关代征进口税收完成5661.60亿元,增长23.1%。关税完成1318.8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1%。
(5)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大幅增长。自2007年1月1日起,国家调整城镇土地使用税税率标准和征税范围,同时,加强对土地增值税预征和清算的征管力度。1月至11月,城镇土地使用税增长102.7%,土地增值税增长80.3%。
(6)证券交易印花税增幅巨大。2007年沪深股指迭创历史新高,两市股票交易金额大幅上升,再加上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上调,1月至11月,证券交易印花税收入同比增长1152.5%,比2006年同期加快1014.1个百分点。
(7)外贸企业出口退税增速大幅回落,增加了财政收入。2007年,为配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出口退税政策进行较大调整,取消部分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和降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退税率。1月至11月,外贸企业出口退税4740.74亿元,增长12.9%,比上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
(8)非税收入增长较快。1月至11月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增长75.6%,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增长123.5%。
财政支出进一步向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倾斜
2007年1月至11月,全国财政支出37084.77亿元,增长25.2%,比上年同期加快8.3个百分点,完成年度预算的79.7%。1月至11月财政支出增速比财政收入增速低8.3个百分点,由于财政收入增长明显快于支出的增长,收支余额由上年同期的6472.37亿元增加到11092.35亿元,多结余4619.98亿元。
2007年,当月财政支出增速波动较大,累积财政支出基本呈现逐月上升走势。从财政支出结构来看,有以下几个特点:
(1)政府对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城乡社区事务、交通运输等民生事业投入大量增加,相关财政支出均高于当期财政支出的增长。1月至11月,教育支出5578.19亿元,增长32.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128.46亿元,增长28.6%;医疗卫生支出1418.85亿元,增长40.6%;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377.69亿元,增长26.8%;交通运输支出1503.08亿元,增长61.7%。以上五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40.5%,拉动财政支出增长10.2个百分点。
(2)财政支出向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倾斜。1月至11月,农林水事务支出2360.97亿元,增长31.4%;科学技术支出1173.93亿元,增长33.0%。
(3)保障公共支出需要,压缩一般性开支。1月至11月,一般公共服务支出6678.43亿元,增长11.3%;外交支出186.66亿元,增长31.8%;国防支出2822.90亿元,增长10.7%;公共安全支出2764.71亿元,增长22.2%。以上支出项目增速大多低于同期财政支出的速度,这表明2007年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调整,向农业、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等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倾斜;向困难地区和群体倾斜;向科技创新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倾斜。着力支持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促进构建和谐社会。
在2008年的金融调控中,“三率”——利率、汇率、存款准备金率将继续调整,实际利率和汇率水平将告别“名紧实松”的状态,公开市场操作也将灵活运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的协调和配合将加强。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将适时、适度调整,形成动态协调配合机制,更好地发挥综合调控作用。在近一轮的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稳健不足、实际偏松的现象,也将真正回到“稳健”的轨道上来,与货币政策形成紧缩合力。
按照2007年12月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2008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是“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基于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会议明确提出,2008年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这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我国首次提出“从紧”的货币政策。
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意味着货币政策紧缩力度将进一步加大。首先,为提高金融调控的效率,货币政策在执行中,将在继续协调使用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的同时,加强对价格型工具的运用。我们估计在2008年的金融调控中,“三率”——利率、汇率、存款准备金率将继续调整,实际利率和汇率水平将告别“名紧实松”的状态,公开市场操作也将灵活运用。其次,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的协调和配合将加强。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将适时、适度调整,形成动态协调配合机制,更好地发挥综合调控作用。与货币政策相比,财政政策在解决结构失衡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在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的通货紧缩中,积极的财政政策在刺激内需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近一轮的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稳健不足、实际偏松的现象,也将真正回到“稳健”的轨道上来,与货币政策形成紧缩合力。
还可能有不对称加息
2008年通货膨胀压力将持续存在,物价上涨压力主要来自以下方面:首先,国家将不断完善资源性产品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价格机制,理顺土地、石油、天燃气、煤炭、电力、淡水等资源性产品价格,这会增加其下游产品的生产成本,抬高部分生产资料产品的价格。
其次,劳动力工资上涨加大物价上涨压力。“调高、扩中、保低”的收入分配政策说明,增加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将是未来政府的重要工作方向。增加这部分人的收入,意味着大部分工业企业和第三产业企业将会增加工资支出。而工资支出的增加最终必定会传导到产品价格上。
再次,2008年美元可能会持续走软,以美元标价的国际油价、粮价、有色金属价格还会在高位波动,甚至上涨。受国际传导影响,国内相关商品价格也将维持高位,成本推动型通胀压力仍存在。我们预计,2008年CPI涨幅将达到4.5%左右。而经过2007年的六次加息,一年期存款名义利率为4.14%。按照2008年CPI涨幅为4.5%计算,在扣除5%的利息税后,实际利率仍为负利率。为避免负利率对经济金融的稳定运行产生负面影响,利率仍有上调的必要。如果存款利率恢复到正值并逼向均衡利率,货币政策应能起到稳定通胀预期、控制资产泡沫的效用。
很多人认为,加息政策使用的空间主要来自外部限制。美联储已经在降息,如果中国持续加息的话,中美利差将缩小,或将进一步吸引国际短期资本流入我国,并加剧国内流动性过剩的压力。但就目前形势而言,具有很强的投机性的国际游资,进入我国投机套利,主要是选择进入具有极大投机潜力的股市、楼市。因此,中美利差对国际短期资本的影响已基本失去意义。因此,在利率调控上,要从国内经济运行需要出发,不能囿于中美利差的限制。如果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经济过热趋势愈加明显,应选择自主加息。预计2008年仍有加息1至2次的可能,考虑到存贷利差对商业银行放贷的刺激作用以及贷款利率过高对实体经济增长可能产生的冲击,在加息时,央行可能选择不对称加息、结构性调整,根据需要,对不同期限的存贷款利率不同程度地调整,也可能维持贷款利率不变,仅提高存款基准利率,从而实现存款实际基准利率由“负”转“正”。不对称加息有助于缩小存贷款利息差,减弱商业银行利润对利差和贷款规模的依赖,从而有效地抑制商业银行过强的贷款扩张冲动。
货币与贷款增速将趋缓
信贷和外汇占款是推动货币投放增长的两个重要力量。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2008年美国经济增长将放缓,并带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我国出口面临的外部需求将有所减少。此外,受我国“促进口、压出口”的外贸政策影响,2008年出口增速将有所放慢,同时进口增速将保持平稳或小幅加快,从而导致贸易顺差过快扩张的势头减缓,并使得外汇占款带来的货币投放压力有所减轻。在外汇占款和人民币贷款增长均高位趋缓的双重作用下,2008年货币投放也将减速,预计M2同比增速在16%左右。
2007年以来,贷款增速持续攀升,在8、9、10月份这样往年的相对淡季,依然出现同比增加较多的情况,信贷投放过快的势头并未得到控制。11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7.03%,增幅比上年末高1.93个百分点,比2006年同期高2.23个百分点。2007年前三季度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新增规模已超过2006年全年新增贷款规模。1至11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3.58万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多增6203亿元。从期限结构上看,贷款仍保持中长期化势头。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速由年初的21.5%提高到11月末的24.5%,中长期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也由年初的47.2%上升到11月末的49.9%。从部门结构看,“居民户”已取代“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成为贷款需求的主力军。从居民户贷款同比多增额占各项贷款同比多增额的比重看,除一季度占比较低外,此后占比均高达60%以上;特别是二季度以后该比重出现明显的持续走高趋势,前9个月居民户贷款同比多增额占各项贷款同比多增额的比重高达85%。
在央行与银监会不断提示贷款风险,要求商业银行控制信贷投放的背景下,2007年信贷投放仍然过多,信贷政策面临失效的尴尬境地。我们认为,正是商业银行改革和上市造成银行放贷意愿和能力提高,造成信贷内生性增长,削弱了信贷政策的效力。2003年底启动的以制度变革为主线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在经过四年后,工、中、建三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通过注资、财务重组、股份制改造和上市等步骤,已经顺利完成任务,而交通、华夏、中信、兴业等股份制银行和北京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等地方性商业银行也已在完成改革、上市任务。商业银行改革、上市的结果是资产质量普遍大幅提高,放贷能力显著增强,企业化运作成为常态,利益最大化的取向更加明显。商业银行经营机制的变化使其由“听令于政府、听令于央行”转为“听令于市场”,因此,当企业和居民贷款需求旺盛之时,商业银行必将积极放贷。
在存贷利差收入仍然是商业银行主要收入来源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完成改制和上市,银行贷款扩张的动力和意愿仍较强。而经济的强劲、持续、高速增长给广大企业和居民带来了良好的收入增长预期,企业家与消费者信心在不断增强。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2007年三季度消费者信心指数为97,为近三年来最高水平。三季度全国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43,继续处于景气高位。预计企业和居民的乐观情绪将持续到2008年,贷款需求仍将保持较为旺盛的势头。
不过,需要看到,受“从紧”的货币政策的影响,贷款需求会有所下降。央行发布的全国银行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贷款需求景气度在四季度大幅下降,贷款需求景气指数较上季大幅回落了2.6个百分点至66.8%。在各行业贷款中,房地产业和教育贷款需求降幅最大;在各类企业中,小型企业贷款需求下降最为明显,中型企业次之,大型企业降幅微弱。在不同用途贷款中,个人消费类贷款尤其是个人购房贷款降幅最突出。此外,据报道,银行监管部门对2008年银行信贷投放规模和进度给予了较为严格的限制,违规处罚更加严厉,2008年信贷政策从紧的程度将大于2007年。总体来看,受“从紧”的货币政策影响,以及2007年9月份以来央行与银监会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影响,预计2008年信贷过快增长的势头将有所放缓,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将达到3万亿元。
股市分流储蓄存款速度将减慢
近两年股票价格快速上涨带来了丰厚的资产收益,而持续为“负”的存款利率则降低了储蓄存款的吸引力,从而促使居民减持银行存款。2007年以来,伴随着股指的节节攀升,储蓄存款增速自2007年1月起持续下滑,10月末,人民币储蓄存款同比增长3.7%,同比增速自2006年1月份的高点累计下降17.4个百分点,创2001年以来的新低。10月中旬以来,伴随股指下跌,央行加息,居民投资股票和基金的兴趣下降,11月末,储蓄存款同比增长4.27%,储蓄存款增速持续下降的势头有所企稳。自2005年下半年股权分置改革的推进引发股市走出的新一轮牛市行情,在经过2006年持续上涨,2007年快速攀升后,预计2008年股市的增长势头将有所放缓,股市对储蓄存款的分流力度也将有所降低。
居民储蓄存款来源于居民收入,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有利于储蓄存款的增长。2007年,经济快速增长也给居民带来了实惠,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3.2%,增幅高于上年同期3.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14.8%,高于上年同期3.4个百分点。2008年,在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为刺激内需,政府将加大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国民收入分配逐步向居民倾斜,如上调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等,预计居民收入仍将快速增长。
在央行不断加息的刺激下,在股市调整、楼市成交低迷的影响下,城镇居民储蓄意愿在2007年四季度止跌回升,投资股票和基金的热情降低,购房意愿低位徘徊。央行发布的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自2007年二季度,居民认为存款利率“适度”的比例逐季攀升,由一季度的39.6%提高到四季度的46.3%,并达到调查以来的最高水平。四季度,认为“更多储蓄”合算的居民占比为30.2%,改变了连续四个季度下跌的态势,比上季度大幅提高4.9个百分点。无论从居民收入增长、居民储蓄倾向来看,还是从储蓄存款分流因素来看,2008年储蓄存款增长都有望回升,2008年储蓄存款同比增速可能回升到10%以上。
2007:控制银行体系流动性 “组合拳”中有创新
在控制银行体系流动性方面,2007年央行除了采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和公开市场操作这些常用的数量型工具外,还推出了吸收特种存款和特种国债市场化发行等创新工具,主要采取的措施有:
(1)先后十次调高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将人民币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9%提高到14.5%,达到了198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此外,还将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4%上调至5%。
(2)公开市场操作仍以发行央行票据为主。在央行票据发行中,采取了市场化发行与定向发行相结合的方式。截至目前,央行已先后对部分贷款增长较快、且流动性充裕的商业银行发行6期定向央行票据,共7050亿元。
(3)2007年10月下旬和12月底,央行在时隔20年后两次启用特种存款,以回收城商行及农信社的流动性。
(4)通过特别国债市场化发行和以特别国债为质押的正回购来回收流动性。6月下旬,经人大常委会批准,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15500亿元人民币,购买约2000亿美元外汇,作为组建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资本金来源。截至2007年12月中旬,已累计发行特别国债七期,其中,8月29日发行的第一期额度为6000亿元特别国债和12月11日发行的第七期额度为7500亿元特别国债,均由财政部向中国农业银行发行后,再由央行向农行购买,最终由央行全额持有,其余2000亿特别国债则由财政部面向社会公开市场化发行。1.55万亿特别国债均为10年期、15年期的长期国债。截至12月中旬,已累计完成特别国债市场化发行五期,共1739.1亿元。
由于直接面向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公开发行,特别国债的市场化发行起到直接回收流动性的作用,而绕道农行由央行购买的特种国债操作,虽然对市场流动性基本没有影响,但增加了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工具。2007年9月5日,央行开始以特别国债为质押的正回购操作,截至11月1日,通过国债正回购操作回收流动性达2300亿元。
尽管人民币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已提高到14.5%,但面对流动性过剩持续存在的局面,存款准备金率仍有继续上调的空间。据测算,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至14.5%已经对银行资金形成实质性压力;上调至15%以上银行将可能被动压缩债券、信贷等资产规模占比,考虑到商业银行的承受能力,预期未来存款准备金率高点在17%左右。因此,2008年存款准备金率仍有2%至3%的调整空间。除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锁定流动性外,定向和市场化发行央行票据、运用特别国债进行正回购等公开市场操作仍是控制流动性的常规工具。此外,特别国债市场化发行、特别存款、货币掉期等创新手段在2008年仍将发挥一定作用。
■政策建议
化解“外升内贬”矛盾
适度加快本币升值步伐
为缓解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结构性矛盾,2008年在保持人民币小幅升值的前提下,可能通过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扩大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区间等方式来适度加快人民币升值步伐。目前人民币升值主要体现在对美元的汇率变化上,由于国际市场上欧元对美元走强,人民币对欧元反而是贬值的。因此,在引导人民币小幅升值的问题上,未来不仅要实现人民币对美元的小幅升值,更要引导人民币有效汇率实现小幅升值。
2007年以来,按照国际清算银行测算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计算,1至11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累计升值2.87%。与此同时,国内物价总体水平持续上涨,1至11月份CPI累计上涨4.6%,高于去年同期3.3个百分点。此外,资产价格膨胀仍在持续,股票、住房等资产价格高位攀升。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涨幅由1月份的5.6%持续攀升至11月份的10.5%。通货膨胀与资产价格膨胀让人明显感到人民币在国内的购买力下降。
产生人民币对外呈坚挺升值对内却疲软贬值的特殊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首先,美元持续走软给人民币不断带来升值压力。而在国际大宗商品(原油、有色金属、粮食等)仍主要以美元标价的背景下,美元持续走软将使得以美元标价的国际能源、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当人民币升值步伐落后于国际能源、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幅度时,以人民币标价的进口能源、原材料价格也会出现上涨。从而造成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走高,传导到国内相关商品,形成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其次,尽管人民币小幅升值,但升值预期不减反增。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不断加大的影响下,国际“热钱”也不断涌入我国。国际游资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投机性,进入我国投机套利,不会仅满足于兑换成人民币存入国内银行来获取稳定但有限的收益,而是选择进入具有极大投机潜力的股市和楼市,以获取高额利润。外部投机性资金成为推升我国资产价格的重要力量。
最后,造成人民币内外币值走势不一致的根源在于我国国际收支失衡,即巨额“双顺差”。在现行结售汇制度下,巨额“双顺差”不断转化成外汇储备,并形成大量外汇占款投放,从而带来流动性过剩的压力。流动性过剩为国内资产价格上涨和通货膨胀提供了资金基础。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同比增长45.11%,增幅比去年同期高16.64个百分点。1月至9月,国家外汇储备累计增加3673亿美元,同比多增1983亿美元。外汇储备的迅速增长意味着通过外汇占款渠道投放的货币大量增加。9月末,外汇占款余额同比增长40.22%,比去年同期高4.98个百分点。
就实体经济的需要来看,持续稳定的经济发展,包括对外经济和内部结构调整等发展变迁,所要求的往往是长期的和循序渐进的汇率波动。就虚拟经济、资产价格波动的需要看,保持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小幅升值”的态势有助于缓解人民币升值预期。而人民币的过快升值会激发国际游资的剧烈变动,对缓解人民币升值预期和防范金融风险而言都很不利。总之,从经济和金融平稳运行的需要出发,人民币汇率应保持小幅升值的态势,切忌升值过急、过快。
2007年人民币对主要外币升(贬)值幅度
人民币/美元 人民币/欧元 人民币/100日元
1月 0.44% 2.25% 3.22%
2月 0.45% -0.21% 0.55%
3月 0.20% -1.23% -2.58%
4月 0.19% -1.70% 1.54%
5月 0.71% 0.75% 2.44%
6月 0.46% 0.41% 1.76%
7月 0.55% -1.45% -2.93%
8月 0.17% 0.50% -2.29%
9月 0.66% -2.81% 0.14%
10月 0.56% -1.41% 0.00%
11月 0.94% -1.32% -3.19%
1-11 5.53% -6.05% -2.40%
资料来源:人民银行网站 (按中间价计)
七、区域经济向好 区域间合作向纵深挺进
2008年,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在主体功能区规划及相关政策的影响下,区域经济向好发展的态势将得以延续,区域合作将向纵深推进。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建议完善区域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组建负责区域发展管理的综合性权威机构,加快建立开放公平的国内市场,加强区际横向联合,加大和改善财政转移支付。
近年来,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指引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区域特色与优势得到有效发挥。可以预见,随着区域政策的逐步细化,区域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将得以延续,增长极的扩散效应将有所增强。
当然,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盲目发展的态势并未发生根本改变,二是区域冲突的内在机制未见好转,三是区域合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但是,随着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2007年7月)下发,意味着区域经济政策的制订、实施将更有针对性, 2008年区域政策已发生了重要变化,并将有助于推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中国六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形势良好
第一,京津冀都市圈机遇比较好,发展值得期待。作为国家战略的天津滨海新区和河北曹妃甸正快速发展,这为京津冀都市圈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新的增长点。而首都北京作为核心区是京津冀都市圈中最显著的优势之一。另外,2008年北京奥运会也为京津冀都市圈带来了新的生机。在奥运的带动下,区域内的合作将会增加,一体化进程将会加快,后奥运经济也将持续为区域发展注入动力。
第二,长三角地区经济仍将保持稳步较快增长的态势。近年来,长三角紧紧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新机遇,努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产业发展的协调性有了一定的改善。另外,投资需求的理性化得到加强,收入和消费增长步入快车道,服务业发展进入提速期,消费扩大对经济增长拉动力将不断增强。在全球经济继续平稳发展的格局下,预计2008年长三角经济稳步较快增长的总体趋势不会改变。
第三,中部地区经济仍处上升阶段,增幅回落有限。2008年,中部崛起政策将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中部地区“3个基地、1个枢纽”在全国的地位,中部地区受到国家鼓励和支持发展的概率比较大。同时,国内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进程明显加快,国家将逐步引导和促进加工贸易向中部地区转移。另外,中部地区资金、土地、人力、技术等生产要素资源将加快流向现代工业部门,将增强中部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内在动力。从总体上看,2008年中部地区增长速度虽可能会有所放缓,但仍保持较高水平。
第四,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增强。2008年,国家在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的同时,将继续强化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各项政策实施力度。随着政策效应的显现,全国产业布局、投资流向都会出现新的变化,这为东北地区加快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从其自身看,支柱产业高速发展的势头不减。特别是随着国企改革逐步深入,东北地区企业竞争能力及适应市场能力不断提高,国企改革成果逐步释放,会吸引众多战略投资者,并将有助于做大做强企业,从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因素。
第五,广东经济有望沿其内在惯性延续发展。尽管人民币升值和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效应对广东出口的影响将在2008年逐步显现,但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持续增加的城乡居民收入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这些因素将为消费需求持续快速增长提供坚实的基础,并将明显增强广东经济的内在动力。虽然受金融房地产政策调整影响,广东第三产业增速可能有所放缓,但工业对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的依赖程度较低,第二产业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势头。
第六,西部开发将继续加强社会事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和人才开发等薄弱环节,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把着力点放在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上。继续打好长远发展基础,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完善促进西部地区长远发展的资源开发管理体制、融资体制、公共财政体制、人才流动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继续加强东西互动,着力推动重点区域加快发展;注重节能减排和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保持西部地区又好又快发展势头。坚持重点突破,加大力度引导重点区域加快发展,积极推进成渝、关中-天水、环北部湾(广西)等重点经济区发展,使其成为带动西部发展的增长极。
区域经济发展三大特点
第一,高新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增大。目前,大中城市已基本完成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初创阶段的主要任务,初步建立了适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经营管理体制和市场推进机制,奠定了产业发展基础,比较明显地体现了创新资源的聚集优势。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多数高新区已经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为培育所在城市的新兴支柱产业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国家鼓励自主创新政策的不断完善,高新技术区的扩散效应将进一步提升,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拉动力不断上升。
第二,区域消费增幅基本相当。2007年,欠发达地区的消费开始活跃,各地区消费增长差距趋于减小。2008年,随着国家公共财政体制的基本建立以及相应政策措施的实施,从区域的角度看,最大获益者可能是中西部地区。这是因为,实行这一制度将意味着中央财政支出结构要调整为追求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使得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严重不足的贫困地区所获得的财政转移支付规模不断扩大。由于中央财政支出方向的调整,相对降低了不同城乡居民在人均享受公共福利水平上的差距,将促使欠发达地区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变相增长。这样,过去那种东部沿海发达地区领先增长的局面将发生变化,中西部地区消费增幅有望提升,各区域消费增幅基本相当,差距不断缩小。
第三,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中部地区继续领先。2008年,随着国务院部门落实中部崛起有关政策措施,中部地区投资有望继续保持领先增长。比如,根据交通部联合中部6省交通主管部门编制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公路水路交通发展规划纲要》,到2020年,中部地区铁路建设总规模将达4500亿元左右,新建铁路6500公里,“十一五”期间,中部6省省会城市机场将全部进行改扩建。商务部决定选择中部地区作为全国投资促进规划准备工作的试点地区,制订中部地区投资促进规划,将切实改善本地区的投资环境,提高吸收外资工作的质量。海关总署也出台10条措施,支持中部地区的进一步扩大开放,以推动中部6省的经济发展。同样,西部和东北地区受政策以及东部产业转移的影响,也会保持比较高的增幅,而东部地区受土地资源的约束,增幅会略低一些。
■政策建议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六大建议
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基本前提是区域差异或区域分工,协同与合作是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实践基础,区域经济和谐发展意味着一定程度的妥协、折中、放弃或牺牲。建议从六个方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完善区域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区域经济的协调运行和区域管理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和进行,其主要职能是通过鼓励或限制性的措施,为区域内各经济活动主体的市场行为提供一个基本的活动框架和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这是西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进行区域管理的成功经验,也是中国区域管理制度基础完善的重要内容。
第二,加快建立开放公平的国内市场。完善的市场机制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政府应通过建立统一的体制环境,取消阻碍要素合理流动的区域壁垒,使各个区域按照市场规律的要求,自主发展,公平竞争,依据比较优势合理配置资源,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局面。
第三,积极引导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沿海经济核心区加快产业升级,对到中西部和东北投资的外资和沿海企业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如土地、财政贴息和税收刺激等,积极引导沿海地区产业转移。
第四,完善利益协调机制,加强区际横向联合。区域间的横向联合,其根本动因在于区域间生产要素的差异以及比较优势的存在。加强区际横向联合,从长远看,将达到多赢的局面。因此,应巩固已有的区域经济协作组织,争取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形成开放型区域市场。目前看,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建立地区产业合作与协调机制。二是建立区域间经济补偿机制。
第五,组建负责区域发展管理的综合性权威机构。在横向联合中,在跨省际的区域经济合作与协同发展中,为了保障有效的利益形成、增长与分配,必须建立一个在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为依据、以产业发展为特征的区域经济政策框架下的法律法规体系,并通过建立相应的协调发展机构,运作促进区域发展的基本要素和市场,以实现区域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而不是盲目竞争,滥用资源,浪费一体化发展的机遇。需要成立负责区域发展管理的综合性权威机构,管理跨区域的事务。
第六,加大和改善财政转移支付。当前,我们具备了逐步解决区域发展差距的条件,中央政府也有能力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体制、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要进一步明确财政转移支付的支出用途,切实保证公共服务的投资。采取有条件转移支付,激励地方政府进行改革,防止滴漏现象,提高财政转移支付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益。
八、行业之间景气度发生三大结构性变化
2007年我国行业发展基本上呈上游行业利润继续快速增长、中游原材料行业利润水平稳步提升、下游行业利润有所回落的格局。展望2008年,在宏观经济及企业盈利增速下降背景下,行业景气状况将发生三大变化:一是期性投资品行业景气将有所回落;二是出口导向型行业的政策和市场压力增大;三是非周期性消费品行业仍将保持稳定增长。
2007年行业运行呈现四大特征
2007年以来,随着原材料价格的提升,上游采掘业、中游原材料工业的景气优势有所巩固或正在提升,而下游加工业的比价优势进一步下降,尤其是钢铁、水泥等原材料价格的趋势性提升,对下游的加工工业如设备制造、电力等行业的景气造成较大侵蚀,行业发展基本上呈上游行业利润继续快速增长、中游原材料行业利润水平稳步提升、下游行业利润有所回落的格局。
第一,上游开采业利润增长分化明显。其中,煤炭开采业和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利润增幅大幅提高,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和非金属矿采选业继续快速增长,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的经济效益有所下滑,行业利润同比出现下降。
第二,中游原材料和投资品行业利润增长速度加快。钢铁行业的企业效益大幅度改善,钢铁行业仍是拉动工业利润增长的重要动力;建材行业实现利润总额仍将比上年有较大幅度增长;石油加工行业在2007年下半年利润增长放缓,但扭转了上年同期的巨额亏损局面;化工行业利润增速大幅度上升,使得化工行业景气度明显上涨。
第三,机械电子工业利润稳定增长。在高耗能行业利润增幅全面回落的同时,市场需求较好,受“两高一资”宏观调控政策影响较小的机械装备行业利润增长表现出了良好的稳定性,是带动整个工业利润增长的稳定因素。其中,工程机械和船舶制造业利润增长最快。
第四,下游消费品行业利润增速稳中趋升。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利润总体仍保持较高增幅;纺织业和服装业加速增长和效益提升;饮料制造业效益继续好转,行业盈利能力进一步提高;造纸行业的生产成本压力明显增大,行业利润仍同比增长但增速略有下降。
2008年行业景气状况将呈三大变化趋势
在宏观经济及企业盈利增速下降的背景下,2008年行业景气状况将发生较大变化。
第一,周期性投资品行业景气将有所回落。近两年来,投资高速增长,与我国企业的盈利显著改善和信贷政策松动密切相关。但是,随着目前企业盈利增速开始下滑,信贷控制变得相对偏紧,这两大因素必将对后续投资增长产生一定的制约与影响。同时,在节能减排的压力下,政府将加大对高耗能产业及房地产行业的调控力度,相关行业的投资增速也将继续回落,这对投资增长也将产生一定影响。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预测,2008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从2007年的25.5%回落至23.5%左右,周期性投资品行业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将逐步减弱。
首先,随着投资增速回落及政府加大调控高耗能行业力度,基础原材料的需求增速将出现回落态势。同时,近几年大量资本进入基础原材料相关领域投资所积累的产能在今后几年内将逐步释放,因此,石化、钢铁、有色金属、煤炭等周期性投资品行业供求不平衡的格局将发生逆转,这些行业的业绩将不可避免地逐步见顶回落。
其次,稳定房价仍将是2008年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之一,房地产业将面临一个较长的调整期。房地产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性行业,房地产行业景气度收缩,将造成建材、钢铁、建筑施工、工程机械和有色金属等相关行业景气逐步回落。
第二,出口导向型行业的政策和市场压力增大。2007年,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主要出口行业利润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局面。但是,与此同时,我国与美国及欧盟等发达国家的摩擦明显升温,出口导向型行业持续增长的风险开始增大。
为了配合国内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调整,2007年我国的出口政策正在发生一些转变:一是大力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2007年7月,我国调整了2831项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取消了553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降低了2268项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将10项商品的出口退税改为出口免税政策;二是外贸政策从单纯追求扩大出口和外贸顺差,转向统筹内外需、追求外贸效益的方向,支持和培育具有高附加值、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这些政策的出台将增加相关行业的出口成本,对相关行业的利润增长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预测,2008年,我国出口同比增长19%,增速比2007年下降7个百分点。出口增速回落将导致出口导向型行业如办公和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通讯录音设备、电力设备、衣物、纺织品、化工产品(含医药)、工业机械设备等行业的盈利受到一定影响。
第三,非周期性消费品行业仍将保持稳定增长。2008年,政府宏观调控将着力通过结构性调控来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因此,在投资和出口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为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政府将加大对消费的支持力度,提高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目前居民消费和可支配收入增长势头良好,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所积累的购买力也将逐步释放,消费品行业在未来几年内都将保持稳定增长。根据国家信息中心预测,2008年,伴随着经济增长可能回落,消费增速也将有所放缓,但消费增速的调整要小于投资和出口,名义增长仍将处于15.5%左右的较快增长区间,实际增长也将继续高于GDP的增速。
在消费需求稳定上升的前提下,与吃、用相关的食品饮料、纺织服装行业的市场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而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有关的汽车、房地产、旅游、文化休闲等行业将获得长期稳定发展的机遇。但是,消费需求上升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过程,相关行业难以出现爆发式的增长,而这些行业严重过剩的产能将制约这些行业业绩的提升,稳定增长是消费品行业未来发展的主基调。
促进行业协调发展三大对策建议
目前,我们既要解决目前行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又要抓住当前宏观调控的有利时机,努力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使工业行业协调发展。
第一,控制过剩行业的扩张,引导结构调整和升级。目前,对产能过剩行业和潜在过剩行业的结构调整任务仍十分艰巨。要确保调控的有效性,必须强化落实已出台的钢铁、电解铝、煤炭、焦化、水泥、电石、纺织等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通过清理整顿在建和拟建项目,对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划、产业政策、供地政策、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市场准入条件的项目,依法停止其建设。另外,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健全行业信息发布制度,加强对行业运行的动态跟踪。通过发布产品供求、现有产能、在建规模、价格变化及原料供应等信息,引导企业的投资预期。当前,无效产能过剩与有效产能不足的结构性矛盾已经成为过剩行业内部的一个突出问题。因此,在控制过剩行业增长速度的同时,一方面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另一方面要鼓励行业内的并购、重组和技术升级,引导、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第二,控高耗能行业,推动工业节能降耗。据测算,钢铁、有色、化工、电力、石油加工及炼焦、建材等6个高耗能行业的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3%左右、用电量占工业用电量的64%左右、能耗占全国工业能耗的70%左右,如果高耗能产业增长趋势不加以遏制,势必对全国节能减排任务的完成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
解决高耗能产业调整问题,既要控制好增量,又要调整好存量。首先,灵活运用经济杠杆。加快能源的市场化改革,价格要体现资源价格、完全成本和市场供求关系;加大能源差别价格的“差幅”,按用电规模制定级差累进系数,加大用电大户的边际成本,使其生产超规模后“只赔不赚”,让高耗能产业的热衷者无利可图。其次,坚持行之有效的“地区环评限批”;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可以考虑推行“能耗超限地区工业项目限批”的办法,让“两高一低”的产业冲动, 强制刹车。同时,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节能信贷支持力度,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加快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控制和补偿机制。
第三,加强资源性、垄断性行业的监管。虽然能源价格一直处于上升态势,但从反映能源的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关系来看,未来能源价格仍有较大上涨空间。为促进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公平竞争,对适合竞争的能源和资源行业,应通过放宽市场准入条件,通过竞争形成平均利润;对必须实行垄断性经营的能源行业,应加强利润和收入分配的监管和控制,防止本应归全体公民所有的利润转化为小集团或个别人的利益和薪酬福利,并积极探索超额垄断所得向全民所有者的转移机制,将超额利润上缴财政或转化为国有资本金。
表一 2007年1—8月销售收入与利润增速差距最大的10个行业(单位:%)
产品销售收入增速 利润总额增速 增幅差距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17.37 188.45 -171.08
化学纤维制造业 25.89 114.99 -89.1
其他采矿业 75.71 113.26 -37.55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32.19 66.49 -34.3
专用设备制造业 30.34 62.78 -32.44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46.39 78.47 -32.08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40.61 71.58 -30.97
橡胶制品业 28.99 59.74 -30.75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33.63 63.98 -30.35
医药制造业 24.73 48.76 -24.03
表2 2007年1—11月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变化(单位:%)
指标名称 2007年11月 2007年1-11月累计
工业增加值 17.3 18.5
其中:轻工业 14.3 16
重工业 18.6 19.5
九、大宗商品需求平稳 价格保持向上趋势
2008年我国生产资料市场发展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依然较好,中国生产资料市场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市场销售规模继续保持稳定快速增长,市场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也将进一步增强,总体形势可以用“三个不变”来概括:一是国内消费需求旺盛增长的基本态势不变;二是市场供需基本平衡的格局不变;三是市场价格稳中有升的趋势不变。2008年我国生产资料市场价格仍然具有一定的上涨空间,预计2008年我国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将在2007年基础上上升3% 左右。
从国内外的环境来看,2008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支撑条件依然较好,预计经济发展不会出现较大滑坡,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一是十七大会议,中央提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强调落实科学发展观,并指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发展。从这些精神来看,经济发展仍将是我们各项工作的重心,这个重心绝不会动摇。
二是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工业化、城镇化不断加快,将创造出巨大的社会需求,支撑经济持续增长。市场化进程加快,将逐步消除阻碍生产要素和资源流动的体制性和制度性障碍,使得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不断提高。国际化的深入发展,各国经济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不断增强,我们将能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实现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调节国内市场供需平衡关系,这为我国经济发展拓展了广阔的国际空间。
三是当前经济虽然连续几年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但总供给和总需求基本平衡、没有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的支撑条件明显改善,煤电油运等物资条件总体上没有出现全面紧张,没有出现“瓶颈”约束。由此来看,当前经济发展形势总体是好的,虽然增速有所加快,但并没有走向全面过热,也进一步说明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持续发展,我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累积效应正在逐步显现,经济潜在增长率正在提高,经济增长适当加快一点,具有物质基础和基本保障。
四是当前全球处在一个信息化和工业化交织发展的新时代,世界经济增长动力出现了多元化的局面,无论是欧元区、日本、美国等信息化国家,还是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其国内需求均呈明显上升,经济自主增长能力不断增强,受此影响,世界经济已经步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周期。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统计数据,从2003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在4%以上,高于过去30年的平均增长率3.6%。这种快速发展的总体势头2008年不会改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10月17日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指出,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4.8%,虽比2007年有所回落,但仍然是近几年来的较好水平。我们处在这样一个加快发展的国际经济环境中,尤其是面对我们的周边国家如印度、俄罗斯、越南等经济发展不断加快,我们别无选择,不进则退,也必须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适当加快发展,不然我们就会失去国际竞争力。
综合起来看,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这既是自身潜能加快释放的必然趋势,也是国内、国际形势的必然要求,是大势所趋,短期内不会发生根本逆转。我们预计2008年国内经济增长仍将保持在10.5%-11%左右,经济增长的势头将呈高位趋稳的基本态势,不会出现较大滑坡。
虽然市场发展的宏观环境总体看好,但也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因素,需要引起注意。
从国内来看,虽然2007年经济发展总体势头良好,经济运行中潜在的风险仍需关注,比如经济发展存在由偏快转向过热的危险性、可能性;通货膨胀的压力增大;流动性过剩矛盾依然突出、节能减排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任务依然艰巨等等,面对这种情况,国家调控将继续加强,所采取和实施的调控政策及方法、手段都会对生产资料市场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从国际环境来看,尽管支持经济增长的基本面保持健康,但金融市场动荡以及美国和欧盟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的风险在增大。全球贸易量有望保持快速增长,但贸易失衡状况难以改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我国出口和投资将产生不利影响。以石油为代表的资源类产品国际市场价格不断创出历史新高,也会对国内经济发展、相关产品的供需格局及市场价格走势产生重要的影响。
综合上述多种因素,我们分析认为,2008年我国生产资料市场发展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依然较好,中国生产资料市场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市场销售规模继续保持稳定快速增长,市场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也将进一步增强,总体形势可以用“三个不变”来概括:
一是国内消费需求旺盛增长的基本态势不变。预计全社会生产资料销售总额将突破25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6%左右。
二是市场供需基本平衡的格局不变。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作用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逐步完善、市场自我调节能力不断增强以及行业自律意识不断提高,新增资源增长将逐渐以需求为导向回归到合理水平;随着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重大战略加快实施,区域市场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将逐步改变,潜在的市场需求将加快释放。基于此,我们认为2008年我国生产资料市场总体仍将保持供需基本平衡,供需差率将维持在2%左右。
三是市场价格稳中有升的趋势不变。从近几年的价格走势来看,我国生产资料价格从2003年走出低谷以来,基本上是在波动中不断上升,这轮价格上升周期,一方面是受需求支撑,另一方面是受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推动。需求的支撑作用预计在中长期都不会有较大改变,而成本上涨目前也已形成刚性,特别是随着我国水、电、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不断推进,当前成本上涨因素仍呈上升趋势,由此来看,2008年我国生产资料市场价格仍然具有一定的上涨空间,我们预计将在2007年基础上上升3% 左右。
主要商品市场运行情况及基本走势预测
(一)石油
1、原油:2007年,世界经济总体向好,使全球的石油需求继续保持上升趋势。再加上石油资源增长有限,担心供应及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没有得到根本缓解,以及美元贬值、市场炒作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国际油价在震荡中不断攀升,从6月中下旬每桶原油突破70美元,之后在70美元上方震荡,再到10月25日突破了90美元的大关,不断创出历史最高纪录。估计2007年国际原油的平均价格每桶将达到近80美元。另据分析,国际石油市场尽管价格涨跌无常,但是近两年对市场仍是促涨的因素多于促跌的因素,因而预计2008年国际油价仍然保持坚挺态势,平均价格可能升至每桶80-90美元附近。
2007年以来,国内油品市场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快速发展,对石油需求构成有力的支撑。预计,2007年中国原油需求量将超过3.4亿吨,比上年大约增长7%;资源供给总量超过3.5亿吨,其中国内生产1.86亿吨,大约增长1.6%、进口1.63亿吨,大约增长12.6%。如果再加上新增的储备,2007年原油市场基本实现储备有所增加供需基本平衡。但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将接近47%,比2006年提高近3个百分点。
2008年国内原油市场需求将继续保持上升趋势,如果加上新增储备量增长的情况,市场总需求量将超过3.6亿吨,增长维持在7%上下。但原油新增产能还没达到大量增加的程度,估计2008年国内原油产量接近1.9亿吨,届时需要进口1.7亿吨原油,供需差率比2007年仍将有所提高。
2、成品油:2007年,中国成品油市场经历了由上半年的供需基本平衡、价格持续平稳,到下半年价格在高位平稳中不断小幅向上推进,同时,汽油、柴油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资源趋紧的变化。尤其是11月份,随着上调价格政策的实施,成品油价格涨幅超过10%,11月份平均价格月环比及同比价格分别上涨10.8%和11.6%。与此同时,以柴油为主的供需紧张局势愈演愈烈。12月份后随着各有关部门的调控政策措施的实施,以及两大石油公司积极组织生产及进口,使资源供应明显增加,到12月中下旬成品油市场供需紧张局势缓解,价格也有所回落。
预计2007年,柴油的资源供给总量将超过1.24亿吨,市场总需求量超过1.22亿吨;汽油的资源供给总量及市场需求总量均都在6000万吨左右。
2008年,成品油市场需求将继续保持8%-10%的增长,其中汽油需求总量约在6600万吨、柴油约在1.32亿吨;成品油资源供应量也将以8%左右的速度增长,其中汽油供应量将超过6600万吨、柴油供应总量在1.34万吨。供需继续维持紧平衡格局。因此,不排除可能再度出现供需紧张的情况,形势仍不容乐观。
从2008年成品油价格走势看,受供需形势仍不宽松、国际原油价格仍可能在高位振荡等因素影响,国内汽、柴油等成品油价格一般不会出现明显下降的行情,高位波动或有所上升将是其价格走势的主旋律。受对比期基数较低的影响,估计全年成品油平均价格比2007年将有一成左右的上涨。
(二)煤炭
2007年,中国煤炭市场供需同步增长,基本保持平衡格局。受能源消费结构、供销结构以及石油价格高位上涨等因素影响,中国煤炭进出口形势发生逆转,改变了长期以来的净出口的格局,呈现净进口态势。市场价格总体保持高位盘整,但受需求增加及控制产能释放、存量技改以及淘汰小煤矿等因素影响,进入秋冬季以来煤炭供应趋紧,价格不断攀升。
据有关资料介绍,2006年中国煤炭产能在23.8亿吨,预计2007年到2009年新增产能分别在2.38亿吨、2.87亿吨和3.08亿吨,增长率分别为10.3%、11.3%和10.8%。而2007年到2009年实际煤炭需求增长将保持在10-12%左右,市场供求总体平衡,略有需求缺口。若考虑到煤化工增加的实际煤炭需求,2008年仍将可能出现煤炭供应紧张的情况,煤炭价格也将继续处于高位运行阶段上扬的行情。
(三)钢材
2007年,全国钢材市场主要呈现出四个特点,一是国内生产增势强劲,月度产量不断刷新纪录;二是需求持续旺盛,出口增势迅猛;三是进口平稳略降,出口由迅猛增长转向高位回落;四是总体供需形势良好,市场价格大幅攀升。
从当前情况看,初步预计,2007年钢材产量将达到5.62亿吨(含重复材),比去年增长约23%;钢材总出口约6200万吨,比去年增长约43%,出口总量约占总产量的11%;钢材总进口约1700万吨,比去年下降约8%;全年净出口钢材约4500万吨,净出口占总产量约8%。
预计,2008年国内钢材市场总体形势以“稳”为基调:一是钢材运行波动性不会太大;二是钢材产量将由连续多年的高增长转向适度快速增长;三是钢材市场需求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四是市场价格总体形势将保持高位平稳,可能伴有小幅上涨,但出现较大回落的可能性不大。
1、国内钢材生产增长将明显减缓。一是国内消费需求已由前几年的爆发式增长逐渐转向平稳较快增长;二是对外出口将保持在国家控制范围之内;三是钢铁生产扩张的矿产资源、能源、运输等外部支撑条件的制约作用不断上升;四是钢铁生产无序扩张的状态已经明显改观。我们认为,2008年国内钢材生产增速将逐渐回落到15%以内。预计2008年全年产量将突破6亿吨。
2、国内市场钢材需求仍将保持适度增长。2008年我国钢材消费仍将继续保持适度快速增长,全年消费总规模可能达到5.5亿吨(含重复材)左右,增速将继续保持在12%以上。
3、出口增势减弱,总体规模可能有所缩小。2008年中国钢材出口仍有可能达到5000万吨左右,出口规模将保持在国内总产量的10%以内。
4、价格走势稳中有升。2008年国内钢材市场价格在需求的支持和成本的推动下,预计涨幅约在5%左右。
(四)有色金属
2007年以来,国际、国内铜、铝、铅、锌、锡、镍等主要有色金属价格继续大幅波动,4月份出现明显上扬的行情,5、6月份由高位调整到大幅下挫,下半年后基本处于高位盘整涨跌并存。由于铜、铝等主要品种生产或进口增速提高,市场出现一定的供大于求。总的来看,2007年主要有色金属涨势明显,尤其是铅、锡、镍1-11月份累计平均价格分别比去年同期上涨63.0%、59.3%和54.5%。从目前走势上看,这些品种多处在调整震荡中,未来变化的不确定性较大,促涨和回调下跌的因素并存。但全年有色金属平均价格仍比上年约上涨8%左右。
从2008年市场走势上看,铜及铜材、铝及铝材等重点品种市场需求仍将保持旺盛,生产的增长及进出口的调剂基本能够保持市场的供需平衡。估计2008年主要有色金属将基本维持供需大体平衡,价格高位振荡的走势。
(五)化工原料
2007年,化工产品市场继续处在景气发展阶段,多数产品市场供需增加,购销活跃,价格稳中有升。其中,纯苯、苯酚等多数有机产品以及塑料原料产品,市场供需增长、价格明显攀升;另外纯碱、烧碱、硫酸等无机化工产品也出现需求旺盛和价格上扬的景象。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统计,2007年前11个月,主要化工产品平均价格同比上涨4.5%,对保持生产资料价格坚挺和稳步上升起到重要支撑作用。估计未来化工产品市场走势将与宏观经济和生产资料市场总体形势较为一致,保持供需稳步较快增长,多数产品价格呈现高位波动有所上升的态势。
市场发展中需要关注的四大问题与建议
持续快速发展的宏观经济环境为生产资料市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7年中国生产资料市场呈现出稳步较快发展的运行态势。全社会生产资料销售总额稳步快速增长,市场需求旺盛,价格稳步上升。生产资料市场发展的均衡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国内外市场联系十分紧密,“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对调剂国内余缺、平衡供需关系发挥的作用更为突出,内外市场价格联动效应越发明显,一体化趋势进一步加快。因此,我们认为,2007年的生产资料市场发展是与宏观经济增长相适应的,市场发展既没有超前,造成明显过剩,也没有滞后,导致煤电油运全面紧张的局面。可以说,2007年以来生产资料市场发展是平稳的、快速的、也是适度的。
2007年中国生产资料市场发展主要呈现出五个特点:一是市场稳步快速增长,四季度后有加快增长的趋势;二是内需增势强劲,外需对市场需求增长的贡献率继续提高;三是市场供需平衡稳定,市场环境继续得到改善;四是价格由高位波动适度上扬,转向涨势明显加快;五是经济效益普遍得到提高。
在中国生产资料市场又好又快的发展形势下,仍面临着怎样保持市场发展的良好态势与可持续发展,与目前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相适应,与转变流通方式相适应,以及如何处理好积极贯彻国家有关调控政策与有效控制价格水平过度上涨、保障市场供需平衡协调发展的关系等问题。未来市场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要抓住机遇,做好迎接各种挑战的准备。对市场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需要重视和处理好。
一是从全球经济发展与经济周期上看,当前生产资料市场发展仍处在扩张期,要处理好生产资料市场发展与我国目前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相适应的问题。
二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生产资料销售规模不断扩大,2003年至2007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8.4%。要处理好保持市场稳步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三是近两年企业的生产成本不断上升,日益成为生产资料价格高位振荡稳步攀升的刚性因素。当前节能减排政策也开始进入实施阶段,这将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生产成本,加大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尤其是四季度以来,生产资料价格升势明显加快,远超过预期。要处理好贯彻节能减排政策与有效控制价格水平过度上涨的关系。
四是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以及市场形势的变化,中国生产资料流通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诸如,商品代理制、佣金制、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各种新型流通方式的出现,正在不断推进流通方式的变革、促进流通业态的提升。要加强生产资料流通工作,正确处理好市场发展与生产资料流通方式转变的关系,促进现代物流的发展,努力改善生产资料市场的发展环境。
针对上述情况和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在钢铁、石油等产品出口出现减少或下降的同时,要注意保持国内市场需求的稳定协调发展,维持市场供需基本平衡的局面。
二是要注意出台的政策措施适度配套,实现供需双向调节。特别是在调整出口政策的同时,要适时加大淘汰落后的政策力度,以保持市场供需平衡,这是保证市场平稳快速发展的关键。
三是要加强流通企业联合与重组,充分应用现代流通方式延伸服务链、价值链,提高流通企业竞争力,做强做大流通企业。要发展代理制、佣金制、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各种新型流通方式,这既是做强做大国内流通企业的重要基础,也是现代流通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是要充分重视生产资料流通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作用。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解决好社会经济发展中环境制约和资源制约的问题,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流通业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生产资料现代流通业是促进现代服务业尽快成长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十、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开始发生新变化
近年来,中国劳动力市场供求态势发生了重要转变。一方面,由于持续的经济增长产生了旺盛的劳动力需求;另一方面,人口转变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开始显现。因此,中国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时代趋于结束。从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情况看,市场机制日益完善,劳动力市场环境有所改善,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程度也在逐步提高。但由于劳动力市场转折是长期趋势的开始,因此,需要从劳动参与、人力资本积累和劳动力市场发育等方面积极地应对劳动力市场出现的新变化。
一直以来,中国都被认为是一个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国家。也就是说,在二元经济社会中,来自农业和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将源源不断地补充到非农业部门。由于劳动力无限供给,因此,虽然就业总量不断增加,但是工资水平却保持不变。然而,这种局面在近年来开始打破。从现象上看,劳动力短缺和工资上涨的情况已经比较明显;从供求关系的分析,则可以看出旺盛的劳动力需求和有限的劳动力供给使劳动力市场供求态势发生了明显转变。
一、人口结构的转变:长期趋势的开始
从加总的水平上考察,在给定人口数量的情况下,决定劳动力供给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总人口中劳动年龄人口所占的比重,而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又和以前的生育率水平变化有着直接的联系。观察21世纪上半叶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和劳动力供给趋势变动可以得出这样的基本结论:劳动力供给总量的边际递减现象已经发生,劳动力供给绝对数量的减少也将很快出现。迄今为止,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的总量以及占总人口的比重一直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成为劳动力市场供给不断增加的基本源泉。这不仅形成了中国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也成为近20年来“人口红利”的主要来源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然而,根据最新的预测,中国人口高峰将在比预期早得多的时候,即大约2030年前后在14.4亿左右的水平上达到,劳动年龄人口从2013年左右开始上升趋势就十分平缓,2016年达到最高峰后开始绝对减少,而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率目前已经是逐年降低,并且下降速度趋于加快。如图1所示,从近期看,总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都处于增加的态势,而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率(实际上反映的是劳动力的边际增长)则已经开始下降。因此,劳动力供给的边际递减在本世纪初已开始,而根据图1所示劳动力数量的绝对减少,则大概在10年以后开始出现。而在未来几年中,新增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将持续下降,到2010年会下降到800万左右。
需要指出的是,人口结构变动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具有长期性。由于生育率的下降是导致这种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而生育率水平是一个具有相当大惯性的变量,因此,人口变迁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具有不可逆转的性质,是一个长期趋势的开始。
二、非农就业弹性的变化
而从劳动力需求面看,近年来的经济增长不断创造着旺盛的劳动力需求。由于农业部门基本不产生新的劳动力需求,所以假定非农部门的GDP是就业岗位的来源。据此,可以根据现有统计体系中GDP和非农就业统计来计算1990年代以来的就业弹性变化。
非农GDP的计算相对简单,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7》公布的资料,可以计算出第二和第三产业按1978年不变价格的生产总值,然后,我们可以得到每年非农部门的GDP增长率。非农部门的GDP通过非农就业活动创造。非农就业包括城镇就业和农村的非农经济活动所创造的就业岗位,而农村的非农就业又包括乡镇企业就业、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部门产生的就业岗位,这样,可以得到非农部门的总就业增长情况。1990年代以来,非农部门的就业弹性虽有波动,但并没有表现出递减的趋势。除了个别年份非农部门的就业弹性不足0.1以外,其他时期基本保持在0.2以上。近年来,则一直在1991-2006年的平均值0.28左右小幅波动。
非农部门劳动力需求的这种变化特征表明中国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运行的以下两个特点:一方面,就业弹性没有表现出明确的趋势性变化,反映了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结构特征尚未出现根本的改变,劳动力密集产业仍然是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的部门。同时也意味着,按照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就可以实现就业岗位的增长;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增长没有表现出系统性的结构变化,因此,根据以前非农部门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来推演和预测未来的就业需求是合理的和可行的。
1991-2006年,非农部门按1978年价格计算的GDP年平均增长率为11.8%,标准差为2.9%;同期的非农部门就业弹性平均值为0.283,标准差为0.14。假定保持1991-2006年平均增长率和平均就业弹性为预测的中位值,分别高出半个标准差为高位值,分别低半个标准差为低位值,我们可以相应地得到九种非农部门经济增长和就业弹性的组合,并可以据此计算出不同的非农就业增长水平。因此,如果经济增长和就业弹性没有出现巨大波动的话,就业增长以低增长、低弹性的组合为下限,以高增长、高弹性的组合为上限。
需要指出的是,对就业需求的预测需要以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特点为基础,即从经济发展和就业需求的产业部门看,中国尚处于经济结构的转型过程中,农业部门难以创造新增的就业需求;从经济活动的城乡分布看,农村地区也创造着非农就业机会,忽视农村地区的就业创造能力,会低估中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
三、劳动力短缺已经开始显现
劳动力市场上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因素的变化,导致了劳动力市场供求态势开始转变。首先,从数量关系看,劳动力短缺开始出现。2003年春季开始,沿海部分地区开始出现招工难的情况,随后,这种现象在更大范围内蔓延,由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蔓延到部分内陆省份,有些还是传统的劳动力输出大省。所涉及的对象也从技术工人逐渐波及普通工人。
为了应对劳动力市场上供求关系的转变,企业开始从工资水平、社会保障水平、工作条件等多个方面作出调整,以吸引劳动力。从价格关系看,劳动力的成本一改以前持续数年保持稳定的局面,开始上升。从劳动力市场的实际情况考察,近年来,工资水平上涨的现象的确存在。根据来自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的住户调查资料显示,2003~2006年到本村以外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民工,人均月工资由781元增加到953元,增长22.0%。与上年相比,2004年农民工人均月工资增长2.8%,2005年增长6.5%,2006年增长11.5%,增速逐年加快。另一项来自于劳动部的调查资料也显示,2006年被调查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平均工资为1226元/月,比2005年增加181元,增长17.3%。
近年来劳动力市场总体态势向好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发展,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总体态势向好的方向发展,不仅顺利地消化了城市经济重组带来的就业和再就业压力,而且实现了就业总量的持续增加,使失业率维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同时,部门之间、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的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在逐渐提高,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综观近年来的劳动力市场态势,有四个特点。
首先,由于经济增长产生的旺盛的劳动力需求,就业总量不断扩大。
我们知道,对于一个发展中的二元经济而言,非农部门的扩张是产生就业需求的主要来源,相形之下,农业部门一般是劳动力富余的部门,并不断释放出劳动力。因此,如表1所示,就近年来的就业形势而言,一方面,就业总量呈现不断增加的局面,2006年和1996年相比,就业总量增加了7450万人,增加的幅度为10.8%。另一方面,就业结构也具有更明显的现代经济特征,城市地区成为就业创造的主要区域。数据表明,城镇就业总量一直处于不断增加的态势。改革开放之初,城镇就业总量仅为9514万人,到上个世纪末达到23151万人,2006年为28310万人。改革开放以来的28年中,城镇就业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4%。与10年前相比,城镇就业总量增加了8388万,增长幅度为42.1%。而乡村就业中非农就业的比例也在不断扩大,并成为非农就业总量扩大的重要因素。
其次,农村转移劳动力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中国劳动力市场上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城镇劳动力市场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从中国正式加入WTO以后,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也更加剧了非农部门对农业转移劳动力的需求。如表2所示,城市劳动力市场上就业的农民工已经构成了劳动力的重要来源,2006年,农民工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例已经达到46.7%。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上,农民工不仅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福利和社会保护状况也值得关注。就福利体制的改革而言把将近一半的劳动者排除在外的体系很难说是成功的。同时,农村劳动力流动不仅是跨城乡的,也是跨地域的,他们的流动对于促进城乡和地区之间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
反映劳动力市场发育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然而,关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是提高还是下降,一时间却存在着争议。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包含着几层含义:首先,对于一个处于经济体制转轨的国家而言,不同所有制的经济部门之间劳动力流动的增加,有利于打破劳动力市场上的所有制分割。不同所有制部门间的一体化,既能够体现经济转轨的特征,也是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中最具约束性的环节;其次,城乡间劳动力市场的统筹发展是打破二元分割的社会经济体制的最有效手段;第三,区域间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则体现了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成熟。
通过不断的深化改革,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在不断提高,城乡关系的不断改变是其中最为显著的特征。劳动力的流动是实现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最有效的方式,而农民工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突出作用是城乡劳动力市场正在统筹发展的最好证明。同时,劳动力跨地区的流动也有效地促进了区域间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根据对单位就业的制造业工资水平的变动和区域间农民工工资水平的变动趋势分析,工资在区域间都呈现出收敛的趋势。这表明区域间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程度在不断提高。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的提高不仅促进了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发育,也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从而增强经济增长的持续性。
第四,劳动力市场环境日益改善,劳动力市场规制更加规范。
劳动力市场发育还体现于对劳动力市场的规制日益成熟和规范,大大改善了劳动力市场环境,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劳动力市场规制的措施和手段日益丰富。近年来,有关劳动力市场规制的法律、法规、条例和政策相继出台,使劳动力市场的管理有法可依。对部分法规的修改不仅适应了形势的变化,也更加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劳动法》、《最低工资条例》、《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在管理劳动力市场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其次,政府综合运用各种调控手段的能力也有所加强。例如,在劳动力市场形势严峻、失业比较严重的时期,综合运用积极的就业政策,起到突出的效果;城市劳动力市场上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比较严重的时期,对企业行为的规范管理有效地制止了这种不良现象的发生。这些调控手段的运用表明中国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正在走向成熟。
积极应对劳动力市场变化
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应继续努力保持劳动力供给方面的优势。这就要求我们充分挖掘劳动力供给的潜力,既包括挖掘劳动力供给数量的潜力,也包括进一步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加人力资本积累。积极应对劳动力市场出现的变化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遏制劳动参与率下降的趋势。根据以前的研究,近年来我国内地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劳动参与率呈现下降的趋势。尽管这种下降,一方面和计划经济时期城市全面就业体制下的高就业率有关,另一方面也和城市经济重组及经济周期性波动等短期因素相联系,但劳动参与率的持续下降趋势和要素积累型增长模式的背离,使我们必须思考导致劳动参与率下降是否存在一些制度性因素,以及遏制劳动参与率下降对于挖掘劳动力供给潜力的贡献。
2、提高人力资本积累的水平。使人力资本积累达到更高的水平也是挖掘劳动供给潜力的重要内容。人力资本积累是提高劳动力素质的必要手段,也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必要准备。在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成长过程中,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一个显著的推动力。我国内地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人力资本积累速度也相当迅速。2004年,从业人员受教育结构和韩国1990年时的分布大致相当。尽管如此,通过增加人力资本积累来进一步发掘劳动力供给的潜力仍然是可行的。此外,除了正规教育以外,增加人力资本积累的各种途径中,培训有着更加特殊和重要的意义。
3、通过更灵活的劳动力市场减少结构性失业。降低失业率,尤其是降低结构性失业是当前挖掘劳动力供给潜力的一个重要方向。目前来看,结构性失业主要是由两个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一方面,劳动力市场上供求信息的传递还不充分,一些新兴的行业和职业对人才,尤其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难以很快地在劳动力供给体制(如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中得到反映。因此,通过政府搭建劳动力供求双方的信息平台,将有助于降低这种类型的结构型失业。另外一个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要改变目前高等教育供给主导型的劳动力供给体制,建立需求主导的发展模式。
4、进一步发育劳动力市场解决就业问题。尽管劳动力市场的转折已经开始,但是从存量关系看,中国仍然是一个劳动力相对丰富、资本相对稀缺的国家,在今后扩大就业仍然是劳动力市场乃至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尤其是城镇劳动力市场上失业率仍然处于一定的水平,城镇劳动参与率继续下降的局面需要通过进一步发育劳动力市场来解决。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发育有自己的独特性,很难在国际经验中照搬现有的模式,必须结合中国的国情,有条不紊地推动劳动力市场的改革和发展。具体来说,劳动力市场发育既有转型的问题,也有发展的问题;既要考虑大国的资源禀赋结构的独特性,也要考虑改革推进的时机。
此外,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发育在区域间还有很大的差异。东部沿海地区由于率先实行了改革开放战略,其劳动力市场的发育也领先于其他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则相对滞后。这种差异性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也制约着未来的经济发展,必须审慎地予以应对。
表1 1996-2006年就业总量和结构变化情况(万人)
年份 就业总量 城镇就业 乡村就业 非农就业总量
1996 68950 19922 49028 37289
1997 69820 20781 49039 37953
1998 70637 21616 49021 38745
1999 71394 22412 48982 39912
2000 72085 23151 48934 40044
2001 73025 23940 49085 40842
2002 73740 24780 48960 41953
2003 74432 25639 48793 43226
2004 75200 26476 48724 44431
2005 75825 27331 48494 46092
2006 76400 28310 48090 47769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历年),中国统计出版社。
表2 农民工流动的数量及其在城市劳动力市场的比重
年份 农民工1(万人) 城镇从业人员2(万人) 比例(1/2,%)
2000 7849 21274 36.9
2001 8399 23940 35.1
2002 10470 24780 42.3
2003 11390 25639 44.4
2004 11823 26476 44.7
2005 12578 27331 46.0
2006 13212 28310 46.7
资料来源:“农民工数量”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农村司),《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历年),中国统计出版社。“城镇从业人员”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规划财务司,《中国劳动统计年鉴》(历年),中国统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