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兴市:启动开往春天的“地铁”
“科教兴市”这个词,在1988年9月之后开始在绍兴传播。宛如一朵含苞待放的报春花,徐徐打开她曼妙迷人的身姿,人们由初始的陌生、无视到耳熟能详,从游移、四顾到执着追求,经济社会发展的列车因此获得了强大的动力。
徐文成拿出笔记本,翻开尘封近20年的往事,密密麻麻的文字,记载着那个时代求索者的艰辛。“从酝酿到决策持续了整整五年,即便作出决定后也仍有阻力。”这位绍兴市首任科委主任说。
2007年的一个冬日,沈赤刚从基层调研回到办公室,“企业已经真正懂得了兴衰之道,用不着我们苦口婆心,他们自然会把科技放在重要的位置,但与过去相比,政府服务企业的难度更大,要求也更高了。” 这位现任市科技局局长说。
两位不同时代的科技部门负责人的言辞背后,隐藏着一段风云岁月,人们在无数次理念的碰撞中,寻找一条通往科学发展的通途。一切,都要从那个百废待兴又生机勃勃的改革开放初期说起。
率先破题
1983年7月、8月两月,绍兴先后经历了撤地建市,越城设区和绍兴县建制恢复三件大事,长达十余年的“一城三府”时代拉开帷幕。
徐文成说,主政者面临两道难题,一是经济建设如何实现从杭甬的“两面夹攻”到“左右逢源”,二是古城保护与开发如何从“两败俱伤”到“两全其美”,特别是前者,事关绍兴生存之基,意义重大。
1983年,绍兴市工农业总产值为22.4亿元,不仅无法与两位“强邻”相比,在全国同类城市中也居后列。中心城市经济辐射能力弱,使新生的绍兴市内外交困。
“作为地级市政府,绍兴可依托的,只有8万多人口的原绍兴县城关镇,要对下辖五县形成凝聚力和辐射力,难度可想而知。”徐文成说,这迫使主政者必须找到正确的发展路径,以便统揽全局。
那几年,绍兴一批主要官员,频频赴周边地区取经。几乎同时,星火燎原般的乡镇企业,让他们在焦灼中看到了希望,特别是“市校合作”、“星火计划”等陆续实施,为绍兴人的科教意识作了启蒙。
此时要提到一个人,曾在改革开放之初,与严济慈、华罗庚、钱三强等一道出任中科院副院长的李昌,这位首倡恢复高考,并向邓小平汇报过“关于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的北京专家,受邀在原绍兴县政府礼堂,为绍兴市领导干部作了一场“绍兴市经济发展战略设想报告”。
绍兴靠什么发展?李昌告诉绍兴官员们,“要靠人才、教育、科技”。
“当时我们也借鉴了国外,特别是日本的经验。”徐文成说,日本国土狭小,资源匮乏,自1868年实行明治维新以来,就将科技、教育视为立国之本,
终于走上强国之路。这对当时的绍兴人启发很大。
沈赤认为,1988年前后,改革开放多年的绍兴已积累了较为雄厚的民间资本,企业对人才、科技的需求十分旺盛,科技意识提高,绍兴人选择“科教”,是顺应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之举。
1988年,绍兴工农业总产值突破145亿元,工业产值比1983年增长3.47倍,跨入全国20多个工业产值超百亿元的城市行列,并已成为全省首个普及初等教育市。科教齐头并进的局面,为科教战略的正式提出奠定了基础。
1988年9月7日,绍兴市委、市政府召开科技教育工作会议,正式提出“科教兴市”战略。次年召开的中共绍兴市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市委书记王咸波说:“我们必须确立‘科教兴市’战略思想,开发智力,培养人才,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经济长期稳定发展。”
如果将视野拉开,邓小平在这一年提出了著名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但直到1995年5月6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才首次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绍兴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大胆实践
1988年9月中旬,也就是提出“科教兴市”战略一个星期后,绍兴市委、市政府决定为教育办三件实事:一、每年在市区新建商品房中划出5%房源,以优惠价售给教师;二、给具有中学高级职称、教龄20年以上的教师家属农转非;三、1988年新安排60套煤气给市区已评上高级职称而没有煤气的教师。
“那几年这样的实事工程还有很多。”时任市教委主任的董枫回忆,1989年教师节前,他建议30年以上工龄教师退休后的工资补助从93折提高到100%。“市长王贤芳在市长办公会议上当场拍板,绍兴在全省首次实施此项政策。”
此后数年,绍兴又出台多项政策为教育筹措经费,师资培训、校舍改造、教工住宅建设等实事陆续实施,市区的元培中学、文澜中学、鹤池苑小学及快阁苑教工住宅等都陆续建成。
“起初,在‘科教兴市’战略落实中,政府做的事更多一些。”原市科委副主任余华康印象最深的是,“科技经费投入占财政收入比例有了明确规定,并有了提高。”
“但当时的人们对‘科教兴市’战略的认识并未统一。即使市里作出决策后,个别县仍有不同意见,提出要‘贸易立县’。”据一位当事人回忆,市里只能通过做更多的实事,扭转人们的这种观念。
1989年8月,根据“科教兴市”的战略目标,绍兴提出了“‘八五’期末主要工业产品有40%左右达到国际八十年代先进水平,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比例达到10%左右”等目标,开始系统描绘科技兴市蓝图。
1991年5月,绍兴市计委牵头,开展大范围调查,课题包括“绍兴技术进步工作现状”、“如何发挥科技人员作用”等,为“科教兴市”规划制订做准备。
同年的市委二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时任市委书记的陈礼安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搞‘科教兴厂’、‘科教兴乡’规划,并要抓好实施。”同年,新昌县连续颁发了《科技进步奖励条例》等三个科技政策。
1991年8月14日,历时2年、4易其稿的《绍兴“八五”科技发展计划纲要》评审通过,提出了“积极发展高新技术”、“抓好科研兴农”、“建设一支科技队伍”等五大举措。各县也制订了相应科技发展计划。
科教兴市,关键在于人才。1992年8月16日,市委、市政府颁发《关于进一步发挥科技人员作用的若干意见》。同年12月25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人才引进工作会议。次年又向首批13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科技专家颁发特殊津贴证书和津贴费。在政府引导下,企业开始大规模引进人才,识才、育才、聚才、用才的氛围逐步形成。
1994年1月11日, 市委、市政府成立绍兴大学筹备委员会。同年 12月16日,印发《关于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育大发展帷幕拉开。
“‘经济是今天,科技是明天,教育就是后天’的理念,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深入人心的。”董枫说。
收获硕果
技术创新是绍兴“科教兴市”战略的重要载体。
1992年,绍兴县作出“科教兴县”决定,用五年时间实施了762项科技计划、 火炬计划,132家厂办科研所共获各级科技进步奖、星火奖225项,跻身全国科技实力强县第五名。
产业升级对科技的依赖更为明显。1995年前后,大量进口面料充斥中国轻纺城,绍兴以GK615等70年代织机为主的纺织工业处处受挤。此后三年中,绍兴县淘汰了4万多台有梭织机。到1998年,全县无梭织机达19546台,无梭化率达到50%以上,装备水平跃至90年代中期世界发达国家水平。
期间,绍兴成为浙江省唯一的全国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城市,此后又被授予全国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城市。
1999年,绍兴被国家科技部评为1997~1998年度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市。这是绍兴市连续第二次获得此项殊荣。授奖评语认为,绍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大科技招商引才力度”等方面成就卓著,“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增长。”
2002年,绍兴财政对科技、教育的投入高于浙江各市平均水平。地方财政科技拨款比上年增长51.5%,增幅比全省平均高11.2%,占地方财政支出达到3.65%,在全省各市中居第一位。
这一年,绍兴市科技综合实力从2001年的全省第四名进入第三,一举超越温州市,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突破50%,省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三分之一是“绍字号”。
绍兴先后成为“全国技术创新示范试点城市”,首批四个“全国重要技术标准试点城市”,首批“全国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城市”,同时被确定为“全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城市”。
同样的故事发生在教育领域。
1996年,由绍兴师专和绍兴高专合并组建的绍兴文理学院在校生不足4000人。10年后,在绍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规模突破4.4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45%。
从基础教育看,绍兴在全省最早实现教育强县“满堂红”,110个乡镇成为省教育强乡镇,占乡镇总数的98.2%。义务教育、高教、职教、成教呈全面均衡发展态势,改革步伐向学前教育等纵深延展。
在全市层面,2006年底绍兴各类人才总量突破50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1.48%,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领奖台上,绍兴四度登顶。
沈赤认为,站在今天看“科教兴市”口号,作用不仅在于加速绍兴教育和科技发展步伐,更在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渐被接纳,绍兴发展航船才最终驶向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为动力的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