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会同县"东桑西移"工程项目实施情况
会同县是一个自然条件好,气候温和,是生产优质原料茧的理想基地。近几年来,随着桑蚕产业效益提高,农民种桑养蚕的积极性也充分调动起来。对此县委、政府对桑蚕产业发展十分重视,把该产业作为农民增收和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产业来抓,并列入了全县“十一五”重点产业发展规划,促进了我县蚕茧产业的发展。现就我县“东桑西移”项目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一、项目工程的完成情况
(一)、面积完成情况
计划新建标准化蚕桑基地1万亩,到目前为止已完成4720亩,低产老桑园改造3850亩,占计划的85.7%。建优质苗木基地100亩,有80亩长势较好,预计可出桑苗350万株左右。主要品种有特优2号、桂桑优12等。
新建良种桑树釆穗园一个,面积150亩,主要栽培品种有:农桑14、7920、丰田2号、湘桑6号、育711等。
(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1、拟建小蚕共育室2500㎡(50个,每个50㎡),已建成小蚕共育室41个,小蚕共育室面积约2050㎡。已完成项目工程的82%,小蚕共育率达100%。
2、拟建养蚕大棚或专用蚕室10500㎡(大棚150个,每个70㎡),已建成养蚕大棚48个,建造专用蚕室39间,改造原有设施3013㎡,共计建造和改造大蚕室面积9103㎡,完成项目工程的86.6%。具体按5—15亩桑园的农户建专用养蚕大棚,20亩以上的建专用蚕室。
3、拟推广方格蔟150万片,现已更换和推广方格蔟115万片(老桑园用了部分)。完成项目工程的76.6%。
4、完成全自动循环热风烘茧机的搬迁和扩建,有较为宽阔的储茧库。
5、完成一个高标准、无毒、全空调的催青室1个。
6、完成宝田、幸福两个小蚕公司,另外宝照的小蚕公司正在建设中。
二、主要发展措施
(一)、加强领导,成立专门领导班子和产业办公室。十月中旬已将“东桑西移”会议精神向县委、政府作了汇报,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并于10月30日就“东桑西移”项目工程召开政府常务专题会议,因人事变动大,重新调整会同“东桑西移”领导小组成员。
(二)、制订措施,加大扶持力度。
1、凡在2006年10月—2007年底新发展桑园,管理较好,经蚕桑办验收合格,每亩补助苗木费75元,方格簇每片补助0.27元。县财政另每亩补100元。新建小蚕共育室每座3000元(每座不低于50㎡),新建专用蚕室每座2000元(每座不低于70㎡),维修改建的每座补助400元。
2、对“东桑西移”项目使用土地和木材实行“简化减免”政策。即:简化土地使用和自用材指标审批手续,国土部门减免土地占用费,林业部门减免育林基金等费用,按民用材处理。
(三)、认真规划,规模发展
按照市场规律和自然规律相结合,群众自愿的原则,制订“适度规模、连片集中”的发展规划。重点发展1000亩以上的村和3亩以上的蚕农,使蚕桑产业逐步向“专业村、专业户”的方向发展。
(四)、选用良种,科学管理
桑苗品种选叶片大、叶质厚、产量高的优良嫁接桑,如农桑14、育71—1、湘桑6号、7920、丰田2号等品种,适度种植杂交桑特优2号、粤桑11号等品种。养蚕品种选用抗性好、丝质优的家蚕品种如洞庭×碧波、星·辰×明·月;栽桑必须开沟撩壕,深施基肥,施足追肥。为提高桑园利用率,降低养蚕风险。采取宽窄行种植桑树,宽行套种杭白菊或榨菜,每亩可增收800—1500元。
(五)、合理定价,让利于农
公司与蚕农签订市场最低保护价14.00元/公斤。市场行情高于保护价时按市场价收购。并进行二次反利。提高蚕农种桑养蚕的积极性。
三、存在的问题
1、产业发展速度缓慢。发展蚕桑产业一次性投入大,按目前的价格计算,发展标准化养蚕,每亩投入1500元以上。会同是财政困难县,扶持能力有限,加之农民困难,没有足够资金投入,制约蚕桑产业的快速发展。
2、种桑养蚕技术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蚕桑产业技术要求高,劳动强度大,机械化程度低。如果在养殖技术上不作改进,提高效益,对今后发展蚕桑有一定影响。
四、下步工作计划
(一)、加强组织领导。
县政府与各项目乡(镇)、各项目乡(镇)与各项目村签订责任状,并作为考核重要依据,对于项目任务完成好的,给予一定奖励;对项目任务完成不好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加强宣传,抓好落实
在12月中旬,全县开一个“东桑西移”项目实施现场会,认真总结全年项目工程工作,安排好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实行定人、定任务、定责任,责任到人的管理办法。特别是要绘好基地建设小斑图,迎接上级验收。
(三)、加强种桑养蚕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1、加强技术队伍建设。除公司建设一支养蚕技术过硬的队伍外,50亩桑园以上的村,要培训一个兼职的村级养蚕技术辅导员,在带头养好自己蚕茧的同时,要负责本村的技术指导。
2、在1000亩桑园以上的乡(镇),要安排并培训一个专职的农技人员,负责面上养蚕技术指导。
3、全县的小蚕统一由小蚕公司配送。各小蚕共育点,必须严格按小蚕饲育标准操作,确保供给蚕农的小蚕:时间准、数量足、质量优、价格合理。
4、进一步支持和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县发展改革局、农业综合开发办、扶贫办等部门要在项目申报和项目实施上,向蚕桑产业倾斜,在信贷方面予以扶持,尽力支持蚕桑产业的发展,把我县建成湘西地区最大蚕桑生产和加工基地。
5、认真引进与探索养蚕新技术,提高养蚕效益。
技术上坚持“五个统一”,即统一小蚕共育;统一消毒防病;统一生产布局;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物资供应。
五龄大蚕采用斜面条桑育和熟蚕自动上簇新技术,减轻劳动强度,便于一个劳动力一次能养3张蚕,每月收入达到1500—2000元,这样有利于推广该产业,提高与其它产业的比较效益。
6、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12月中旬与广东省翁源信达茧丝有限公司在会同注册成立“会同县信达茧丝有限公司”,真正实现“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促进我县蚕桑产业的发展。
会 同 县 商 务 局
二OO七年十二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