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技艺:东北的鱼皮部落 (图)
用鱼皮制成的衣服非常柔软,而且异常结实
赫哲族的衣服多用胖头鱼、鲟鱼、大马哈鱼等鱼皮制成。不仅衣饰原料用鱼皮,赫哲人缝衣服的线也用鱼皮作成。赫哲人鞣制鱼皮的技术高超,鱼皮线是把胖头鱼的鳞刮掉,涂上具有油性的狗鱼肝以保持柔软湿润,然后叠好压平,再用刀切成细丝,缝衣线就制成了。
用大马哈鱼鱼皮制作的鱼皮画
目前,随着渔业资源的减少,赫哲族渔民把目光投向旅游业,他们向游人展示其鱼皮制作工艺。赫哲族艺人王丽梅等还开发了鱼皮画,并上网推销,受到世界各地爱好者的热捧。2006年6月,赫哲族的鱼皮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古老的工艺
历史上,赫哲人以穿鱼皮服而著称,曾被外界称为“鱼皮部落”,是中国北方古老民族的一支。主要聚居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江合围处。
扒鱼皮通常会使用一种木头刀,这种刀既厚实又锋利,最大的好处在于不伤皮子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前,赫哲人大都喜欢穿用鱼皮为面料做成的服装,主要有套裤、手套、绑腿和妇女穿的长衣。后来由于制作工艺复杂、成本高昂等原因而逐渐被其他材质所取代。
长衣是数张鱼皮拼在一起经剪裁后用鱼皮线缝制而成的,襟口、托经、前胸和后背都饰以鹿皮剪成的云纹和野兽图案,并用野花汗染成红、蓝、黑等颜色。
把鱼皮上残留的肉清理干净后,将鱼皮贴在门上风干
有的衣服下边还饰以贝壳等物,以示美观。套裤一般较肥大,套在裤子外面,主要是捕鱼和劳动时穿的,冬季可抗寒保暖,春秋可防水护膝,大都绣有花纹或镶有花边。半筒皮靴既可冬季穿也可夏季穿,具有不受潮湿、不挂霜、不打滑等优点,深受赫哲人喜爱,延续时间最长,使用也最广。冬季穿时,为了保暖,里边需套上狍皮袜头或絮上乌拉草。
做鱼皮眼的材料是经过认真选择的,并不是什么鱼皮都可做衣服。在长期的实践中,赫哲人针对当地各种鱼皮的特点,逐步摸索并掌握了适合做不同衣物的材料:胖头鱼、狗鱼、捣子鱼的皮,是做鱼皮线和裤子的材料;大玛哈鱼、细鳞、哲罗、鲤鱼等可做手套;槐头鱼皮较大,适合做套裤、口袋以及绑腿、鞋帮等。除鳇鱼皮制品结实耐用能防浸水膨胀腐烂、适合夏天穿着外,其他鱼皮制品均为为冬季不下水时穿用。
加工鱼皮时先将剥掉的鱼皮略为放干燥,然后卷起,用木槌在槌床上反复捶打,直捶至鱼皮柔软为止。做鱼皮线时,将鱼皮剥下撑开晾干,四角不整齐的地方切去,在上面抹一层鱼肝油,使鱼皮潮湿后卷起来,用小木板紧紧捺住,用快刀切成细线,线的一头要细一些,以便穿针。
赫哲族的鱼皮服在五十年前开始逐步消失,现在几乎已经见不着了,只有个别民间老人会做这种衣服。
轧好的皮子还得用手把鱼鳞搓掉才行,因为只有经过揉搓,鱼皮才会变软
尴尬的赫哲语
赫哲族聚居的街津口并不是一个闭塞的地方,这里的旅游业方兴未艾,当地政府十分注重对旅游产业的开发,建立了赫哲族文化村。随着街津口旅游业的兴起,各种鱼皮制品一下子成了街津口特有的旅游纪念品,这也影响到了鱼皮衣。在街津口,曾经有外地来的收藏者以六千元的价格收购了一件鱼皮衣,这让还掌握这种技艺的赫哲人挖到了第一桶金。
在街津口,上了年纪的人还会说赫哲语,但年轻一点的就不太会说了。由于没有文字,年轻人要学唱赫哲族语言的民歌,只能让人把汉语翻唱成赫哲语,年轻人用手机录下歌谣,通过录音学习。现代科技和古老文化的结合既是聪慧的,又是无奈的。
文化村中有个歌舞队,全部是由街津口能歌善舞的赫哲人组成,这些歌舞排练完毕后,演员们会穿着鱼皮衣在文化村中表演给游客观看,告诉来到街津口的每一个人,这里曾是一个鱼皮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