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逐渐成为纺织行业发展的软实力
在社会责任试点企业中关于社会责任的民意调查显示,有91%的员工表示自己依然愿意留在试点企业工作,有74%的员工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有必要实施,并确实看到了显著作用。2007年12月18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纺织服装行业社会责任年会。会议就公众关心的社会责任(CSR)在制度、绩效、考评和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了综合性陈述,充分显示出中国纺织行业扎实推动社会责任建设的行动正在深入展开。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欧新黔,各行业协会负责人及第一批CSR试点企业的领军人物出席了此次会议。
CSR在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成为持续了一年的高频词,也让人领略了它的实效:国际合作公司对工厂的“免检”待遇、工人的工作效率提高、创新能力增强等等。
企业社会责任正逐渐成为中国大型纺织服装企业的“软实力”,同时成为国际合作公司考量中国企业“品质与诚信”最有效的办法,它将为中国服装企业实现由“大”到“强”艰难转变提供强大推力。
从全球供应链角度看企业社会责任
先了解一下全球供应链上的三组数据。
第一组是关于纺织品和服装增长的数据:2007年全球纺织品贸易的增长是7%,服装增长是12%。而2006年全球贸易的平均增长率是8%,服装增长率高于全球贸易平均增长率4个百分点。另外还有一个更显著的现象,那就是亚洲服装出口增长了20%———这表明全球的生产进一步向亚洲转移。
第二组关于纺织品和服装出口的数据:全世界第一大纺织品出口地区是欧盟,欧盟在全球纺织品出口的比重达到了32.6%。这些都是来自于WTO世界贸易组织的真实数据,纺织品这一具有技术含量的出口品类由欧盟占据榜首具有特别的意义。中国的纺织品出口不尽人意,但服装出口却占了全球的30.6%,位居世界第一;而占26.8%份额的欧盟位列第二。
第三组关于纺织品和服装进口的数据:全球纺织品进口前三位是欧盟、美国和中国;服装进口的排序是欧盟、美国和日本,这跟人们平常所听到的概念非常吻合。
这三组数据带给我们一些什么启示呢? 从纺织品生产方面来说,具有了更高的技术含量,但它总是集中在欧盟地区,这也反映出我国纺织品生产在技术力量上的薄弱。
从进口市场看,位列第一位的欧盟,其贸易基本属于盟内贸易;相对而言,美国的供货来源更加分散一些。而他们都是中国的竞争者。
从服装增长态势来看,这是最令中国人感到自信的一个环节,因为世界的消费市场把希望寄托在中国身上,世界各地的零售商都在表达同一个愿望:中国是全球首选的采购地;中国在他们的采购计划中所占的比例还没有达到设定值,需要继续增长。
在描述了全球供应链的总体情况之后,再谈社会责任的问题就相对容易理解了:作为一个重要的生产国和制造国,国际采购对中国的企业,确定资质的方式是验厂,由于各大公司验厂的标准不同,企业往往被“重复验厂”,从而造成很大的资源、人员浪费。
今后国际供应链的走势、国际社会的关注点,正聚焦于中国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企业的社会责任、公平贸易以及环境问题。这不仅仅涉及中国或者是其他亚洲国家本身,它给全世界都带来重大影响。从消费内需角度看企业社会责任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孙瑞哲表示:“2007年消费市场一直在持续增长,外销纺织品的消费比例达到了13%,服装品类消费品的增长率是32%,高于一般类消费品14.5个百分点。内销增长的势头不断增高,和外销市场的距离也不断加大,这给了中国的纺织产业带来了很大的信心”。
但同时不容忽略的是,中国正在失去一些比较优势:原料成本、劳动力成本、能源成本、土地成本等。这些比较优势虽然“存在”着,但它们正在“弱化”着,这些优势正在向一些新兴的发展国家和地区转移。
此外,出口退税率下调、人民币升值,对环保投入的加大,都不同程度地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更大的压力来自于银行的加息以及对于纺织产业银根的紧缩……
在这些压力面前,纺织产业已经无法像过去那样,以单纯的规模扩张来实现发展。新的增长模式———即生产力的提升,就变成了一个重要课题。
生产力的提升包括科技贡献率和品牌贡献率两个方面的提升。所谓的提升科技贡献率就是把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向着技术、资本密集型的产业转变;提升品牌贡献率则是技术创新和科学创新。
所有涉及“创新”等提高生产率的内容都将重点指向一处:行业自律。行业自律除了质量,还有企业社会责任和公平贸易。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推出的CSC9000T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就是“行业自律”过程中最具体的自我约束条例。在公平贸易、质量控制等等问题还未正式上轨之前,企业社会责任就成为提升生产力最重要的助推器。
从试点企业的案例看企业社会责任
从2006年开始,中国有9家企业成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试点执行企业。在它们提交的CSC9000T用户使用报告中,集中反映了社会责任体系落实之后的种种好处。
首先,解决春节后大量员工流失的问题是最有成效的方面。几乎所有的试点企业都表示,员工的返厂率大大提高,超过了95%以上;其次,由于管理制度的健全,给企业带来了实际上效率的提高;另外,所有员工的加班问题得到了根本的改善(对此,纺织工业协会还将在2008年出版员工体系报告,内容会显示员工的加班情况)。
由此可见,职工对于独立的企业社会责任持欢迎态度。在关于社会责任的民意调查中显示,有91%的员工表示自己依然愿意留在社会责任试点企业工作,有74%的员工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有必要实施并确实看到了显著作用;社会责任的改善与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实施和完善方面,有84%的员工认为它们之间有必然或者是一定的联系。
除了“企业内部”的效果显著,“企业外部”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福建盖奇是中国第一批的CSC9000T的企业,与其合作的韩国企业了解此事后表示取消验厂;山东如意建厂也是试点企业之一,其合作企业表示:“如意做得比我们要求得好多了,我干吗还需要验厂?”如意很高兴地把实施社会责任后的成果当成企业案例与其他企业分享;铜牛公司也在接受瑞典公司9个高层管理人员验厂时出示了CSC9000T管理体系,这令对方叹为观止,说他们所要求的远远不及你们所做的;美国的哈佛大学准备把北京爱慕内衣公司贯彻的CSC9000T管理体系作为哈佛商学院的教案来宣讲……
试点企业的成功使得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在江苏、广东、山西等地开展试点项目工作更加顺利,之后在全国范围内有940多家企业、3600多名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先后接受了CSC9000T管理体系普及培训。到目前为止,已经有92家企业完成了初始评估。其中75家接受了体系建设的培训,已经进行到了体系建设和试运行的阶段。
而2008年确定的工作方向也是最大限度地发展社会责任体系的执行企业:在全国争取再发展200家执行企业,同时,CSC9000T的体系在用工行为和管理体系方面还要不断地完善,把有利影响扩展到环境因素、公平贸易和供应链管理这三方面,获取国际采购商的充分信任。为了使这一浩大的工程得以实施,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已经在2007年培训了30多位社会责任体系方面的专家、评估师和培训师,到2008年,这支专业的队伍人数还将继续扩大。
从国际合作层面看企业社会责任
联合国经济发展部表示:中国正在成为一个积极的标准制定者。
美国的社会银行业把中国的CSC9000T列为一个国别的标准体系的范例。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对工厂验厂的看法是:CSC9000T是对于法律的遵守和能力扩展的项目,它一方面可以改善社会境效益,另一方面也可以将员工纳入到企业运营、决策范畴中来。
美国的伊利诺伊大学公开表示CSC9000T是中国企业职业道德自律的“最佳证明”。
欧洲外贸协会的主任Heniz-DieterKoeppe与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签订了协议,表示在共建负责任的国际供应链方面,达成了一个全面的协议。
欧洲委员会、欧洲外贸协会、瑞典纺织品进口协会,以及国际上许多的零售商、品牌商都与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展开了合作,就双方如何进行下一步的合作达成了共识……
中国纺织服装业在2007年的国际战略合作方面,可以说是卓有成效的一年。
为了让更多的企业受益,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不仅仅把社会责任的试点经验在行业里面落实,它们还协助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在行业外进行社会责任的全面推广,这项工作与中国的财贸、轻纺、烟草协会一起进行,对一些非政府组织提供相应的专题培训。
社会责任一系列工作进展到目前的阶段,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和企业几乎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让企业社会责任处于一种持久的积极性?虽然现在的企业都在主动地推广落实,但这并不能保证它会有“懈怠”的一天。
欧洲外贸协会就曾对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孙瑞哲提出过这样一个尖锐的问题:中国的中小企业不可能像大企业一样建立非常完整地管理体系。中小企业规模小,它们靠人脉、靠感情,靠直觉意识,但未必能靠具体的制度、规范来做事,因此,要使这样的群体建立一套管理体系并太现实。中国该怎样做呢?孙瑞哲的回答是:“我们会普及培训,让他们在意识上有所提升,然后再针对相关要素建立管理制度,最后才是建立管理体系。分三步走,既符合我们产业的特色,同时也能解决中小企业在全世界范围内面临的问题”。
在一系列官方对社会责任推进工作的“誓言”下,欧洲外贸协会、美国的CSR相关机构已有明确意向,要与中国联合开展培训与评估工作,为国与国之间的体系互认打下基础,使中国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上一个层次。
国际间体系的互认,减少验厂,中国以“制造”为主要业务的企业才能最终受到“免检”的待遇。
从未来服务增值机制看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的增值机制问题也是国际社会最为关注的话题。中外政府都相信,中国企业可以通过绩效库在国际供应链中推广,从而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因此,围绕绩效库的主体,中国政府和相关协会将从各方面入手,让行业绩效、企业绩效的考评有所依据。
比如对原来的CSC9000T体系进行升级、细化和标准化,也就是说,未来的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将把环境影响、公平贸易、供应链管理等要素全部纳入其中,并在每年的年初推出企业社会责任的报告制度。
比如协会将完成行业相关的标准文件的编制,针对服装、家纺行业编制不同的实施指导文件。因为用工行为、职业健康与安全等方面,每个行业都有各自的特色和特定的要求。
目前在社会责任执行方面处在第一线的大企业、上市公司还存在一个问题:英国的立法规定,要求所有的上市公司呈交两份报告,一个是绩效报告,一个是责任报告。中国的纺织服装行业已经在社会责任方面大大落后于对方,那么,中国的大企业和上市公司是否在落实绩效问题的同时,也“顺便”草拟社会责任报告?
中国官方的态度是“两者”都要呈交。孙瑞哲说:“绩效库是构建国际贡献的基础性的工作,这说明企业做得好。由于它不是硬性的认证,所以更能说明它是实际存在的进步与完善,能够完整地体现在国际供应链层面的软实力,通过这种绩效库,国际供应链的利益相关方完全可以看到中国企业各方面的品质。而政府能够通过绩效库快速把负责任的企业相关资料调出来”。
而与之相配套的“软制度”———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人员的培训,就不仅仅靠协会,靠外部的专家,更多地是要靠企业自身内部的专家。所以,企业内审人员的培训将成为社会责任的重要推动方向。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称将在2008年培训约300个内审专家,他们也将参与社会责任的考评工作。
服务增值机制在绩效共享平台、社会责任互认体系两方面基本完善后,中国将与国际上相关的非政府组织、行业组织、零售商、品牌商开展更多的交流,中国更多的优秀企业,才能自动地纳入到他们的绩效认可的范围里面去。
从多角度看企业社会责任,似乎“免检”是企业目前最直接可见的利益。但“免检”绝不是唯一的利益,也不是企业社会责任最重要的功能。未来,中国的品牌附加值将在优秀品质的基础上,获得国际社会的尊重,为中国纺织品赢得更多的盛誉和经济利益———那时候,才是中国纺织行业提高生产力的方式转变,也就是中国品牌们真正赚钱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