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中期群众为何多穿蓝灰黑
黄志明 本报记者 任清海
很多人都会记得,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不论男女老少,工人学生,都清一色穿蓝制服、灰制服、黑制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有人说是政府规定的,也有人说是因为当时老百姓穷,买不起有色彩的布料。日前,市档案馆公布了一份印制于上世纪50年代的“内部资料”,向人们披露了这一历史现象的真正原因,这份由国家有关部门印制的《关于中国人民改进服装的问题》的资料仅有4页。
“政府规定说”是毫无根据的。这份资料显示,“政府从来没有过法令规定人民要穿制服,也从来没有这样提倡过。因为服装完全是人民自己的事,谁也不能干涉。”资料列举了一个数字:据1950年至1954年的统计,社会购买力平均每年提高约20%。就布价来说,一般的花布比蓝色的咔叽布便宜。因此,“百姓购买力低”的说法也不确切。
多数人穿制服是因当时中国社会环境而自然形成的现象。抗日战争爆发后,许多爱国青年和知识妇女投奔根据地和解放区。在长期战争环境中,经济十分困难,为了节约,服装都由政府或各机关团体统一制作、统一供给,女同志的服装仅以偏直襟或腰带打一个大花结加以区别。在那时,人们穿着这样的服装觉得自豪,英武利落,又很方便。
解放后,革命同志身穿朴素制服进入大城市,他们的优良品质和作风受到人民群众的尊敬,也愿意学习他们的生活习惯和服装样式,不少工人、职员、学生穿上了制服,并以此为光荣,渐渐形成一种风气。穿制服的人越来越多,就造成了越来越单调的现象。当时,有关部门曾在北京联合展出了500多种新设计的服装样式。不过,还有不少人继续穿制服,一则,制服不失为合乎经济、实用原则的一种服装样式;二则,既然做了制服,不穿也是浪费。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青年妇女穿上了色彩鲜艳的衣服,但要改变“穿制服”这种社会风气也不容易,以致有些人虽穿上了花衣服,总觉得不大好意思,就在外面罩上一件蓝上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