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五种思维 浙江企业挣脱高烧油价


http://www.texnet.com.cn  2008-01-08 12:24:25  来源:浙江市场导报 收藏

  高油价的受害者往往不是从事与石油直接相关的冶炼、化工行业,而是以石油为原料的下游产业。而这些行业往往就是密集型产业,其中就包括服装纺织行业、塑料行业。

  油价“高烧”

  传至下游石化产品

  2008年的第一个交易日,国际油价就给所有人来了个“下马威”。美国东部时间1月2日中午12时06分,纽约商交所的一张原油期货合约以每桶100美元的价格成交,这是国际油价首次突破100美元的重要关口。同时,黄金和大宗商品期货价格也出现了暴涨,2日,纽约市场黄金期货盘中达每盎司864.50美元,创28年来新高,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玉米期货价格创11年新高,大豆期货刷新34年最高纪录。

  石油,位于庞大产业链的顶端,居高临下地辐射着它的影响力。油价上涨牵一发而动全身,油价的持续上涨也会从产业链顶端逐渐传导到作为下游产品的塑料制品、化纤制品等,影响着企业的成本和利润。

  “油价高涨对纺织行业的影响主要是上游化纤成本提高和运价上涨。”浙江缤丽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新生告诉市场导报记者,以前出口1米布的利润尚能维持在0.4元-0.5元,受原油价格上涨影响,今年服装原材料如涤纶长丝、粘胶纤维、锦纶长丝的价格都大幅度上涨,再加上出口退税下调,原来的利润空间被蚕食殆尽。

  而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1-10月份,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3.9%,其中燃料动力类、化工原料类购进价格分别上涨4.2%、2.8%。

  对塑料制品生产企业来说,油价“高烧”的日子同样不好过,因为原油是塑料的基础原料,油价上涨会通过产业链传导到作为下游产品的塑料制品,增加企业生产成本,关乎企业盈亏。

  市场导报记者从中国余姚塑料城了解到,自纽约原油期货价格突破每桶90美元以来,该市场交易的五大通用塑料原料价格均小幅上扬。截至2007年11月2日,国产聚丙烯平均上涨100元/吨,价格在12200元至13100元/吨,国产聚氯乙烯平均上涨150元/吨,市场最低价约为8200元/吨;国产ABS树脂平均上涨100元/吨,价格达到15900元至16400元/吨。

  五种思维

  浙江企业挣脱百美元油价

  在越来越重的成本压力下,浙江众多外向型纺织服装企业不得不开始寻找出路,以挣脱百元油价的束缚。

  “公司9月份以后出口的捷达化纤面料,将每米的单价从70美分提到了73美分。”绍兴县精翔物资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张金祥说,由于和客商保持了近10年的合作关系,他们也很理解,因此也不太在乎这3美分。据导报记者了解,目前在绍兴和柯桥,这种来自企业自身提高价格的冲动,正在逐渐变成业界“公开”的秘密。

  “原材料价格上涨对企业的销售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很多企业不敢接长时间的订单,如果签了合同,一旦油价继续上涨,制造商不可能将增加的成长转嫁给客户。”王新生告诉导报记者,公司现在接国外订单的时候,只能减少单个订单的订货量,并且采取一个月报一次价的策略,以减小风险。

  而提高出口档次,成为另一种突围的思路。浙江德龙莎美特针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龚式敏告诉记者,现在他们公司出口的布料不再是低档次的廉价货,而是免烫、抗紫外线、防水、防污、防尘的中高档布料。公司未来将逐渐降低和淘汰依赖低端市场的大路货纺织服装产品,在加大投资力度的基础上,向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纺织企业转型。“如果企业能够不断推出新产品,自然就有了产品定价的话语权。缺乏创新的产品,不仅无法拥有定价权,很可能连基本的市场都会很快失去。”

  事实上,绍兴越来越多的纺织企业认识到,企业要持续发展,惟一的出路便是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创造属于自己的优势品牌。

  和服装纺织一样,石油及其下游产品价格持续高位震荡也令不少塑料生产企业为之头痛。但金华的塑料生产企业主王先生却因为在朋友的建议下做了燃油期货,从而将燃料成本控制在自己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企业应该树立利用期货市场规避原材料价格风险的意识。”浙江永安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周奇建议陶瓷等用油行业可以进行燃油期货交易,塑料等行业则可以进行聚乙烯、PTA等期货合约的交易。他举例说,一家陶瓷企业3个月后需要采购大量柴油,预计届时价格将远远高于现在,就可以现在在期货市场上买入等量的3个月后到期的然后期货合约。3个月后企业在现货市场上买入柴油的同时,再在期货市场上卖出等量的期货合约。由于柴油现货与燃油期货市场的价格变动趋势一致,此时无论石油价格是如期上涨还是出乎意外下跌,企业在期货、现货两个市场总是一个亏空、一个盈利,两相抵消,企业将原材料成本锁定在一定范围内,最终保证了利润水平。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纺织网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石油  纺织  涤纶  粘胶  锦纶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华兴纱管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