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设备创新要立足基础研究
“‘加快自主创新,振兴民族工业’这个栏目很好,大家一起来探讨如何加快纺机行业自主创新的话题很有意义。”我国著名纺织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一年中2/3的时间都在基层,深知自主创新对纺织产业升级的重要意义。
棉纺织行业的产业升级对纺织行业影响重大,因为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升难度大,要制造出符合中国纺织企业国情,有竞争力的棉纺织设备,对纺机企业的要求更高。在这方面,已经有一批企业取得了明显成绩,比如东飞马佐里纺机有限公司等一批纺机制造企业。但是,真正要实现我国纺织工业的稳步前行,我们的自主创新还有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
对国产棉纺织设备的创新,姚穆在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也表现出了深深的担忧。他一再强调,棉纺织设备不能只是生产出来就行了,关键要考虑能对棉纺织企业起多大作用,他认为自主创新要注意4个方面。
一要注重纺机材料的使用。“100多年来,欧洲、德国作为世界纺机设备制造业先进国家,靠的就是精细材料。日本纺机设备的加工精度已经赶超德国,但价格总高不过德国,关键就是选择的材料硬度不及德国,导致机器使用寿命相对较短。当前,纺机材料发展的趋势是逐步使用碳纤维、聚乙烯等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代替以钢铁为主的金属材料。预计到2050年,世界生产黑色金属总量将降到1980年的50%,这就要求我国纺机企业在材料的选取上下大功夫。在这方面,东飞马佐里纺机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已经做了不少工作,但还需更努力。”
二要注重基础理论的研究。姚穆认为,纺机厂应该努力研究纺纱原理,注重产学研的密切结合,使设备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有突破性发现。在纺纱原理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纤维长度与纤维强力的关系。姚穆着重说道,很多企业认为,纤维的长度是由纤维的强度决定的,因此就拼命使用长纤维。其实,纤维长度对强力的贡献并不大,在影响纤维强力的因素中,毛羽才是一个重要因素。减少毛羽,不仅减少了纤维间的摩擦,使缠结少,还能提高纤维自身的强度。另一个是牵伸倍数的控制和设计,十几年来,在这个重要方面的研究十分不足,也误导了一些纺机企业。“基础理论研究不够,创新很难长久。”姚穆用这句话概括了理论研究的重要性。
三要保持设备稳定、长期的运行。姚穆称,目前国际一流的纺机设计企业,如瑞士、日本等都有专门的纺纱车间,他们在设备的连续运行中找出问题并不断改进,使设备得以稳定运行。美国杜邦拥有4个纺织研究院,有600多人从事自纤维原料到产品整个过程的研究,涵盖了纺、织、染、后整理的全部工艺流程。反观国内,一些纺机企业的设计并没从纺纱工序的实际情况考虑,导致设计出的设备没有实用价值,更谈不上长期性和稳定性。姚穆强调,国内的纺机设计和纺机设备生产企业,一定要有很强的服务意识,使企业从老总到员工多层次地树立起前道工序为后道工序服务,后道工序为前道工序补台的观念。
四是纺机企业要不断创新。姚穆说,国外很多企业家讲究用哲学思维训练自己。在纺机的自主创新上,我们也可以用两句话鞭策自己。一句是,世上没有只有缺点没有优点的事或物。另一句是,世界上没有只有优点没有缺点的事或物。即使是国际热门的或者申请了专利的一些创新技术,也需要在生产的过程中不断改进。
“一般金属零件做成后,必须放置一段时间,以消除内应力,使之稳定。但国内现在很多专件厂忽视了这个问题,通常都是专件生产出来马上送到使用企业,这些都是设备稳定性差的重要原因。像这样的问题,我们多想想,多讨论一些,非常有意义,东飞马佐里纺机有限公司开了一个好头。”姚穆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