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引起各地科技界热烈反响
江苏:基础研究奠定又好又快发展
科技日报南京1月8日电(记者张晔)今天上午,江苏省科技界通过各种渠道及时了解2007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盛况,而丰硕的获奖成果也让科技人员乐开了怀:除国防项目外,今年江苏省共有44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名列全国第三。
江苏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基础研究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对于一个省也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基础研究对应用研究具有很强的辐射和支撑作用,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储备。2007年,全省在基础研究领域投入创新高,新建立74个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下一阶段,江苏省将在加快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的同时,继续加强对基础研究的扶持和投入,为江苏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贯以基础研究见长的南京大学,此次又收获3项二等奖。该校科技处李成处长说,这与近十年来南大坚持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秉承“顶天立地”的理念开展科学研究是分不开的。据悉,2000年以来,南大共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获奖数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黑龙江:14个项目获奖印证持续创新能力
科技日报哈尔滨1月8日电(记者李丽云)在今天召开的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黑龙江省共有14项科研成果获奖。数字显示,最近几年来黑龙江荣获科技奖励的数量和质量一直位居全国前列,这充分印证了科技资源丰厚的黑龙江省拥有着持续的、稳定的自主创新能力。
据介绍,在14个获奖项目中,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以“中低丰度岩性地层油气藏大面积成藏地质理论、勘探技术及重大发现”、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以“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分别夺得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的“大型直接空冷汽轮机关键技术研究及设备研制”等9个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制的“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等3项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黑龙江省科技厅副厅长潘忠说,从这次获奖情况看,曾经夺得2006年度唯一的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的哈尔滨工业大学依然是黑龙江省获国家奖的科技大户,本次共有6个项目获奖;大庆油田公司、哈电集团的三大动力企业、哈兽研等往年获奖单位继续榜上有名。
广西:这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光荣
科技日报南宁1月8日电(记者江东洲)今天,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召开,壮乡广西的广大科技工作者通过电视等媒体收看了大会的新闻报道后,备受鼓舞,群情激昂。大家纷纷表示,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是在全国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之际,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科技大会,振奋人心,令人鼓舞。闵恩泽、吴征镒两位院士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更是让广大科技工作者感到无比欣慰和光荣。
广西科技厅全体同志表示,作为科技工作者,要借助国家关于自主创新的发展战略,加快前进步伐,促进社会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2008年是广西实施科技“十一五”计划的关键一年,广西科技界要以党中央重视、关怀科技事业发展为动力,大力弘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向获奖的科学家学习,扎实工作,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努力推进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
在今天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南宁市科技成果项目“高活力α—乙酰乳酸脱羧酶的研制与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南宁市科技局局长傅隆政激动地告诉记者:“南宁市科技成果项目受到大会的表彰奖励,这很令人兴奋。这是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设立以来,南宁市首次获得这一荣誉,是科技创新成果的一项重大突破。大会的召开,对于科技战线来说,可以说既是一次褒奖,也是一次鞭策。”
河南:获奖数量和质量均创历史新高
科技日报郑州1月8日电(记者乔地)在今天召开的2007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河南省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这是该省近10年来首次同年度荣获2个国家技术发明奖和2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喜讯传回河南,科技界和全省上下群情兴奋。
河南省科技厅厅长赵琛说,今年,河南省共获得2007年度国家科技奖励21项,不仅比上年度多8项,而且获奖数量和质量均创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新高。
据记者了解,河南最近4年连续摘得4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个国家发明二等奖,在历史上是空前的。
不仅如此,河南的这些获奖项目,已经在工业、农业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明显的促进作用。获得一等奖的“郑单958”,自2004年起连续4年都是我国第一大农作物品种,在全国累计推广2.5亿亩以上,增产145.5亿公斤,实现农民增收140亿元。平煤集团“一种新型双流态微泡浮选机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已在河南、山东、山西等省成功应用。郑州大学“路基路面材料特性反演与快速检测维修整套技术”,为高速公路施工质量控制和养护维修提供了先进而实用的整套技术及装备,使雨后积泥得到彻底根治。
上海:新老科研人员共庆共勉
科技日报上海1月8日电(记者王春)15.4%%,这是上海获奖总数占全国的比例,这个数字创造了历年来上海获奖比例的最高纪录。在2007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上海荣获9项国家自然科学奖、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39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科技合作奖2人,上海科研人员递上了一份优秀的答卷。
今天,科研人员成了镁光灯下的“明星”。第二军医大学肿瘤研究所所长、上海市抗体工程中心主任郭亚军教授,此次一人同时摘取了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各一项,即“恶性肿瘤细胞抗原提呈和生物调变机理研究”项目以及源自这一基础研究的抗体药物“益赛普”,这在历年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中也是罕见的。
据悉,除了“益赛普”,郭亚军所率领的抗体工程中心研发的治疗乳腺癌、银屑病、避免器官移植手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抗体类新药也即将上市。据预计,今后每年上海市都会一、二种抗体类新药上市,让越来越多的“生物导弹”为市民造福。
中科院院士陈凯先多年来为发展我国药物分子设计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参加了国家科技奖项的评审工作。他表示,在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以及国家明确了对科技的支撑力度的历史背景下,近些年我国生物医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此次大会展现了企业从原先科技奖项中的“默默无闻”到以企业为创新为主体的新气象。他说,郭亚军代表了新一代科研人员走向国外求学深造,再回到国内创业奉献的发展之路。科研没有关在实验室,而是紧密结合产业发展,走市场化运作,取得成效。
面对台上的光环,许多科研人员在衷心祝福获奖者的同时,也感觉肩上的重担。获奖者大多历经几十年潜心治学才有了今天的成功,今天的成功更属于一个共同战斗的团队,荣誉更多意味着研究工作获得国家的承认。老一辈科学家已经做出了卓越的工作,他们持之以恒、静心做事的珍贵品质,是对年轻的科研人员极大的鞭策和鼓舞。
山东:奖励催人奋进
科技日报济南1月8日电(记者孙明河魏东)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的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山东科技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山东各地科技部门积极组织收看电视直播,认真学习大会精神。
在这次科技奖励大会上,山东理工大学的“基于行波原理的电力线路在线故障测距技术”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博士、副教授陈平是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之一,他激动地告诉记者:“这个项目1991年启动,我1992年加入研究组。在第一完成人、山东理工大学教授徐丙垠的带领下,经过十多年的奋战得以成功。这次奖励对我们是鼓励,是鞭策,更增强了我们团结一致,勇攀科学高峰的信心和勇气”。
山东棉花研究中心党委书记王留明是“转BtcrylA基因系列抗虫棉品种和抗虫棉生产技术体系”项目的第一完成人,该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告诉记者:“这次到人民大会堂来领奖,心情特别振奋。我们一定会更加努力,千方百计搞好棉花育种工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多出好成果!”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的“专用花生新品种创制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在本次大会上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我们会以这次科技奖励大会的召开为新的动力,努力拼搏进取,敢于攀登科学高峰,把花生研究工作做得更加扎实。”该所所长禹山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