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型通胀明显 2007年12月CPI将回落
1月9日,国家发改委公布2007年12月份36个大中城市的主要商品价格监测情况。其总体描述是:总体有所上升,部分商品价格有所回落。
数据显示,和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肉类、油脂类价格依然走高,物价上涨压力不小。就在同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保持物价稳定工作。会议指出,当前国际市场原油和粮食等初级产品价格仍在上涨,国内价格上涨的压力较大。
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近期,成品油、天然气、电力价格不得调整,供气、供水、供暖、城市公交等公用事业(3969.084,53.07,1.36%,股票吧)价格以及学校的学费、住宿费收费标准不得提高,保持医疗服务价格稳定。另外,会议还指出,要加强对重要生活必需品的价格监管。
按照惯例,再过几天,国家统计局将发布2007年12月份CPI(消费价格指数)等宏观数据。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由于基数效应的影响,2007年12月CPI料将有所回落,但包括煤、油、钢材等非食品价格的上涨压力持续紧绷,实际通胀压力依然不小。
“输入型通胀”效应明显
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主要商品价格监测显示,2007年12月份,集市猪肉(精瘦肉)平均零售价格为13.69元,比上月上涨6.37%;去骨牛肉、羊肉平均零售价格比上月分别上涨3.99%和2.84%。肉类价格仍然处于上涨趋势中,早籼米、晚籼米、粳米三种大米,以及鸡蛋、15种蔬菜价格则基本与上月持平。
“目前还看不到农产品价格水平下行的趋势。”花旗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告诉记者。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此前也曾判断说,“2008年和此后一段时间,粮价将维持稳中略升的趋势。因为“无论从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益的角度,还是从资源稀缺和价格之间存在联动的关系来看,政策上也不应当使粮价明显下降”。
除了肉禽类价格,食品类别中的油脂类价格又成为物价飙升的另一“领跑者”。
监测数据显示,散装豆油、菜籽油和5升桶装花生油价格也在上涨,分别比2007年11月上涨6.95%、6.68%和7.93%。据了解,虽然中国粮食进口依存度很低,但部分品种如大豆、植物油却有近50%需要进口。根据农业部最新数据显示,2007年1-11月,豆油进口255.9万吨,同比增长99.9%;菜籽油进口33.9万吨,同比增长7.6倍。
银河期货有限公司分析师认为,美国大豆价格高涨是决定中国食用油价格走向的基本因素。来自全球第二大大豆期货市场——中国大连商品交易所的分析显示,大连大豆期货价格在去年5个月内,涨幅达30%以上,走势与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趋同。1月8日CBOT大豆、豆粕和豆油期货均收于合约新高。
国家信息中心专家祝宝良和花旗银行沈明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均认同“输入型通胀”一直存在,并特别提醒注意外部经济形势对中国的联动影响,包括美国经济走势、美元贬值和宽松的货币政策。
沈明高指出,人民币升值可以抑制输入型通胀压力,而且一旦美国经济放缓,中国的通胀情况也将有所缓解。而祝宝良则指出了另一种相反力量的存在:发达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美元持续贬值局面下,中国的通胀压力反而增大了。
国务院部署保持物价稳定
此次监测情况显示,非食品价格部分也在不断上涨。其中能源价格稳中略升,主产省煤炭平均出矿价比2007年11月上涨1.74%;成品油供应紧张局面有所缓解,市场价格保持基本平稳;然而,钢材价格涨幅较大,线材、热轧中厚板、冷轧薄板全国平均价格分别上涨9.24%、5.64%和4.39%。
在日前国际油价徘徊在100美元左右的高位时,中国的成品油供应有所缓解的局面是否只是暂时的现象?沈明高对此表示,国际油价对中国的影响始终保持在可控的范围内,其不断走高的趋势对于中国的油价调整也是一个好的机会。
非食品类价格,包括钢材、煤、油的上涨趋势,对物价构成了不小的压力。因此,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即使由于基数效应,2007年12月CPI料将略为回落在6.2-6.4%的区间,但实际通胀压力依然很大。这也是今年政府调控的主要任务。
1月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了部署保持物价稳定的常务会议。会议指出,目前,生猪生产正在恢复增长,粮食和油料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增加,国家粮食库存充裕,主要工业消费品供大于求,完全能够保证市场供应。
但是,当前国际市场原油和粮食等初级产品价格仍在上涨,国内价格上涨的压力较大。
针对一些地方出现少数企业串通涨价、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的现象,会议还作出修改《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的决定。加大了对价格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增加了对行业协会组织经营者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等违法行为的处罚规定;并对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显著上涨或有可能显著上涨时,经营者报告价格变动理由的程序作出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