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适度升值关键看贸易利益走向
陈克新:高级经济师,部级专家,中国经济蓝皮书主要撰稿人。曾先后就职于政府经济研究部门、原物资部、内贸部,以及中商流动生产力促进中心,从事生产资料市场分析预测工作。
人民币可控性适度升值有利于重要原材料等进口
主持人:这两天,有两组数据看了让人困惑:一是汇率、一是外汇储备。据报道,截至去年1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已超过1.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43.32%。而在上周末,人民币兑美元已迫近7.26关口,升值步伐再次加快。这是否意味着我们以美元计价的外汇资产也在加速缩水?
现在,人们对人民币升值似乎有点麻木了,谈不出什么来了。其实,这两个问题都和外贸有关,能不能从出口的角度,尤其从你熟悉的初级产品进出口角度,谈谈你的看法?因为,货币只是一种符号,在本、外币两种符号比值关系发生变化的时候,我们得到的实际利益,特别是各类资源,是多了还是少了?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吧?
陈克新:是的。我先谈一个总看法。一段时期以来,人们对人民币升值普遍持保留态度,认为人民币升值不利于我国加工制造业和外贸的发展。其实,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和实力的壮大,今后人民币的适度可控性升值,有利于提升中国经济的整体利益,对于不少行业来说,应该是利大于弊。
这里,先要强调一点,我说的是人民币的适度可控性升值,这将有利于提升中国经济的整体利益。因为,这是由我国初级产品及加工的进出口贸易特点所决定的。
自1990年代开始,中国矿石、原油、橡胶(23885,195,0.82%,股票吧)等初级产品的进口贸易获得极大发展,呈现出三大特点:
一是进口量多。中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迅速扩展,对初级产品特别是重要原材料等产生了旺盛的需求,相继成为全球最大进口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1-11月份累计,全国6种重要初级产品的进口总量为51202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5.8%。其中原油进口增长12.5%,铁矿和铜矿石进口增长17.4%。
二是进口金额大。2007年1-11月累计,中国初级产品的进口额达到119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5%;占中国进口总额的13.9%。其中金属类初级产品进口额增幅较大,多数在50%左右。
三是进口依存度高。中国是一个人均资源量较少的国家,很多初级产品依赖进口。据测算,2007年1-11月份累计,全国4种重要初级产品总量的进口依存度为38.3%。其中原油的进口依存度为46.8%,天然橡胶为66.7%。铁矿石为35.5%。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铁矿石名义上进口依存度只有35.5%,但考虑到进口铁矿石的平均品位远远高出国产矿石含铁量,因此按照实际产铁量测算,中国铁矿石的实际进口依存度不低于60%。据此综合判断,上述4种重要初级产品的进口依存度将在50%左右。
从我国需要的重要初级产品进口情况看,人民币的适度可控性升值,对我们的进口是有利的。
美元持续贬值导致中国历年积累的加工红利流失
主持人:我注意到,你上面所说的主要是重要原材料的进口,本币升值对此似乎是有利的。那么,对中国产品的出口呢?利弊如何?
陈克新:近年来,美元持续贬值,从2002年到2007年12月份,美元累计贬值幅度超过30%。美元的持续贬值,一方面有美国经济本身的问题,如双赤字不断攀升;另一方面也与美国政府的纵容有关。因为美国作为全球一大债务国,美元贬值不仅可以提高美国产品的竞争力,更在于此举可以冲销其他经济体以往积累的经济利益,进而通过金融手段获取美国的博弈收益。
由此预计,今后较长时期内,如果弱势美元的大环境没有发生大的改变,美元还将贬值下去。美元持续贬值的格局,将对中国的相关贸易产生两方面的影响:
一是进口同样数量的初级产品,中国必须支付更多的钱。因为,假设美元贬值导致2008年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再上涨10%,中国将因此多支出130亿美元的购买费用,换算成人民币接近1000亿元。
二是作为世界工厂,中国的加工制品又要承受美元贬值造成的损失。美元贬值幅度越大,以美元计价的中国相关产品的实际出口价格也越低。这样一增一减,中国加工企业的当期红利,其中很大一部分,便装入了相关国家,尤其是美国人的口袋。
不仅如此,中国加工企业往年积累起来的庞大美元储备,即前期红利,也会因此遭受巨大损失。有分析人士测算,2005年末中国近82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到2007年末,因为美元贬值的影响,造成至少7000亿人民币的损失。
人民币可控性适度升值有利于增加中国外贸的整体利益
主持人:升升降降,这笔账好难算啊。那么,从我国外贸的总体情况看,未来的利益格局又将怎样呢?
陈克新:如何应对弱势美元的大环境,在美元持续贬值的情况下保护中国加工企业的利益,防止中国加工红利的流失?除了加强技术进步,加快产业调整和产品升级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人民币的可控性适度升值。目前来看,措施得当至少可以获得两方面收益:
首先,有利于降低中国初级产品进口成本。按照一般规律,本币升值后,相同的单位货币,可以购买到更多数量的商品。或者说,中国进口相同数量的初级产品,可以少支付一些费用。
比如,预计2007年中国进口铁矿石、原油、天然橡胶等重要初级产品金额约为1300亿美元。按照7.3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计算,需要支付人民币9490亿元。如果人民币升值到6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就只需支付人民币7800亿元,从而节省人民币1690亿元。
其中铁矿石费用可以节省419亿元人民币,原油可以节省1014亿元人民币。如果考虑到国际船运费用的减少,中国加工业从中获取的好处还会更大。
然而,受多种因素影响,预计2008年中国成本推动型物价上涨压力较大,为此中央提出防止出现全面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后,作为基础原材料的初级产品进口成本的相应降低,可以大大缓解现阶段的通货膨胀压力。
试想,如果今年中国原油进口成本因为人民币较大幅度升值(提高到1美元兑换6元人民币),按去年的进口量计算,便可降低进口成本上千亿元人民币。这对冲减国内吃、穿、住、行等最终消费品的成本压力,将会带来巨大的连锁反应。
其次,加工制成品出口可以卖更多钱。将大量进口的初级产品加工成为投资品出口,是当前中国生产资料进出口贸易的重要特征。人民币升值,等同于提高了中国钢材、铜材、铝材、成品油、轮胎、机械设备等投资品的出口价格。在这种情况下,同样数量的投资产品,就可以在国际市场上卖得贵一些。
粗略测算,2007年中国出口钢材、铜材、铝材、成品油、轮胎5项投资品金额约为670亿美元,按照1美元兑换7.3元人民币计算,折合人民币4891亿元。假设人民币升值到1美元兑换6元人民币计算,那么4891亿元人民币的投资品出口,就可以在国际市场上获得815亿美元,从而多获得145亿美元的销售收入,换算为人民币(按照1:6汇率)大约870亿元。这样,中国初级产品的涨价压力就可以通畅地向国际市场转移。
这样一减一增,便可以提高或者保持中国加工业的利润水平。
根据上述两个方面的测算,如果人民币升值到1:6的水平,即1美元兑换6元人民币,2007年中国钢材、铜材、铝材、成品油、轮胎5项投资品加工企业可以因此增加效益2560亿元人民币。其中钢铁工业可以因此增加效益995亿人民币,炼油行业可以增加效益1114亿人民币。
受汇率因素影响,中国钢材、轮胎、化工制品实际出口价格的提高,不仅可以在国际市场上多卖钱,还能减少许多不必要的国际贸易摩擦。因为目前有不少进口国家或地区,责怪中国商品太廉价,已经或准备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出口产品价格因为人民币的可控性适度升值而提价,于己于人都有利,又何乐而不为呢?
采取切实手段把握人民币升值的适度可控性
主持人:那么,就你的观察,对人民币升值有何建议?
陈克新:受多种因素影响,进入2008年后,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1月初连续4个交易日突破7.30、7.29、7.28和7.27四个关口,屡创新高。尽管目前人民币汇率处于盘整,但多数机构预计全年人民币升值幅度在10%左右,即达到1美元大约兑换6.5元人民币的水平。
如何应对人民币持续升值的趋势,国家调控部门和工商企业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坚持人民币的可控性小幅升值原则。自汇改以来,我国一直坚持人民币的可控、小幅、渐进升值原则。实践证明,这个原则是正确的。
今后还应坚持这个原则,要避免一次性大幅升值,导致中国加工型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剧烈震荡。今年内人民币的升值幅度要控制在10%以内,不要突破1美元兑换6.5元人民币的关口。
第二,要充分发挥人民币升值的积极作用,扩大原油、矿石、粮食、棉花(14775,-160,-1.07%,股票吧)等初级产品的进口,择机建立市场储备,借此对冲美元贬值引发的初级产品国际市场价格上涨压力,抑制输入性通货膨胀;同时降温部分过热的加工行业,淘汰高成本企业,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
第三,人民币升值进程中,有关部门要加强金融监管和市场监管,抑制境外“热钱”的涌入,并控制投机资金流动,坚决打击投机炒作;要谨慎对待资本项目自由兑换开放。除此之外,还要采取综合配套措施,防范国内股市和楼市价格过快扬升,避免太多泡沫的形成。
第四,工商企业要加快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换代,提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与出口比重,努力在人民币升值的过程中,巩固中国制造的竞争优势。
第五,实现和加快中国资本和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方针。如在境外上市、收购资产、开矿、种植橡胶和其他作物等。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将使得中国工商企业境外投资更加有利可图。必须抓住和利用这一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