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棉花弹出的“慈善家”
杭州富阳鹿山街道坞口村是一个群山环绕的小村庄,山路逶迤,曲折悠长,但找到林大文和他的家,记者却没有花费太多的力气。一路寻去,随处停车问路,男女老幼都会向记者指出林家的方向。
林大文,一个普普通通的富阳老人,他一不种地,二不搞经营,但是他却将自己弹了58年棉花,积攒了一辈子的10万元,捐给当地的鹿山
中学,这一举动,轰动了他所在的小山村,他也成了这个小山村的“名人”,但几十年来,捐资助学,乐善好施,他所做的,并不止于此。
“吃过苦才知道帮助别人有多重要”
林大文的家其实很好辨认,在富阳郊区众多气派的小洋楼中,林家这样朴素的平房确实已经不多见了。虽然当天的气温已经在零下几摄氏度,可老人依然一身黑色西装,腰板挺得笔直,头发也梳得整整齐齐,看上去精神得很,若不是经人介绍,记者绝对想象不到眼前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已经83岁了。
林大文并不是土生土长的富阳坞口村人,因为战乱和贫穷,他的爷爷年轻时从温州到坞口村讨生活,以给地主看山、种茶为生,后来娶了老婆,有了林大文的父亲,才在富阳定居了下来。但是,年年辛苦的劳作,并没有给这一家的生活带来太大的起色,到林大文出生时,家依然只是山坞当中的一间茅草屋,屋子甚至没有门,只用竹篱简单地挡在门口。为了生活,林大文上山打过柴,也拣过农田主人收获后遗留下来的番薯和六谷(玉米),直到24岁,全家人才在土改中分到了土地盖上了房子,也就是在这一年,他拜一位姓陈的温州师傅为师,学起了弹棉花的手艺,这一弹,就是58年。
八十多岁的年纪,在村里算得上是长者了,走在街上,几乎见到他的人都会跟他打招呼。但是在村里,林大文几乎没什么亲戚,虽然没什么血缘关系,但老人依然为村里做了不少实在事。2003年,他捐了3万元盖起了村里唯一的老年活动室,早几年,鹿山小学也收到过他的捐款。每年到了年底,他还会带着自己新弹的棉被和一些钱去探望村里生活困难的老人,平时村民有困难向他求助时,他也乐意帮助。“因为我吃过苦,才知道帮助有困难的人多么重要。”老人说。
弹棉花技术好心底更好
聊得兴起,老人一定要拉着我们去看看他用过的工具。工具放在小儿子的仓库,虽然小儿子德银继承了父业,但先进的弹花机械让老人的传统弹花工具没有什么用武之地,只能放在仓库的一角落满了灰尘。他摸着老伙伴的骨架,感慨地说:“已经好几年没有用过这些东西了。”但当老人抡起厚重的磨盘碾压弹好的棉花时,手法依然十分熟练。德银说,因为从小看爸爸弹棉花,耳濡目染,兄弟6个几乎个个都会。
老人也记得清楚,最早的时候,他穿着草鞋,走乡串镇,到人家里弹棉花,从早上8时到晚上5时,背着十几斤重的工具,直挺挺地站在弹床前,一天只能弹出一床棉胎,遇上花不好,耽误的时间就更久。干一天,挣4元钱,遇到困难人家实在拿不出钱,老人也不会强要。“两块五要上交大队记工分,除去成本,一天挣不到一块钱。”老人掰着指头给记者算账。就是这样,老人养活了六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直到上世纪90年代,杭州市富春江棉纺厂成立,这一举动让老人看到了一线商机——废品棉纱需要去外面加工,用“轧花机”将废品棉纱打碎,“杭春棉”再把这些打碎的棉花加工成合格品。老人买了一台“轧花机”,一天能轧出七八条棉胎。有一次,老人发现工厂提供给他的废品棉纱中,竟然混着一捆正品,一包正品棉纱的价值,抵得上好几天的加工费,老人可以把棉纱卖了,也可以用来弹棉花胎,可他想也没想,就把棉纱交了上去。“也有人说我傻,不过从此之后棉纺厂的人都相信我,都愿意与我打交道。”老人呵呵笑了。
省下造房子钱回馈社会
老人说,按照他们那里的习俗,村里人有了钱就喜欢盖房子,为了孩子,他总共盖过四回房。第一次盖房在1954年,泥巴和水撑起了三间小平房,勉强挤进了他们一家九口;上世纪60年代,他又用泥巴做的土墙盖房,这次盖成了2层、3开间;70年代,还是土砖和土墙,可房子面积一下大了许多;直到大约老人70多岁时,才在原来土房的基础上,用上了实实在在的砖块,盖起了眼前的这栋房子。但是,临到要盖房时,老人却决定把原定的二层小楼改为平房:“我们年龄大了,孩子们也都有了自己的房子,这样的房子已经够住了。”他说。
房子改成了平房,也让老人手头上有了10万元的余钱。这些钱干什么?老人已经有了打算,因为,他从报上、广播里学到了一个新名词——回馈社会。10万元毕竟不是一笔小数目,因此,老人特地和小儿子去了几里路外的鹿山中学暗访,他们发现学校环境幽雅,学生学习风气浓厚,最终决定把钱捐给这所学校。6月24日,在学校捐赠仪式上,老人说:“子女都成家立业了,好政策下,他们日子过得比过去好多了。我这么大年纪了,希望能为社会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也希望鹿山中学能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
“我自己没文化,一定要让他们去读书。”老人说。孩子们都清楚爸爸的脾气。所以,当林大文提出要捐出10万元给当地的鹿山中学时,7个儿女一个都没有反对:“爸爸走到这一步非常不容易,他的境界比我们高。他老了,做子女的应该让他开心。”五儿子德荣说。德荣是林家唯一的大学生,也是村里出的第一个大学生。“当时乡亲们敲锣打鼓地给我们送来录取通知书。”林大文说起当时的情景,语气里依然透出无比的自豪。
虽然只上过一年私塾,但老人对知识还是有一种强烈的渴求。看报纸,看电视,这些能够接受到新鲜事物的途径,老人都很喜欢。“我有时候跟他聊起来,他还会跟我讲讲国家大事什么的,他现在最关心姚明在美国打篮球的情况。”德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