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业到资本市场 浙商资本化被迫集体转身
“希望十年后,我的名片上面印着‘某某银行董事长王坚强’。”42岁的浙江商人王坚强直接投资2.1亿元,参股浙江省商业银行,实现其从实业向资本的转身。
这位以做外贸生意起家,以做物流成为巨富的企业家,并不满足于参股银行,他更大的愿望是控股一家银行。
彼时的王坚强,还是一个孤独的开拓者,被视为“冒险的赌徒”。两年后的今天,像王坚强一样的浙商越来越多,或参股银行,或搞风投,或产业基金。浙商继“回归主业”和炒煤、炒油、炒房、炒股之后,又群体性地“转身”挤进资本市场。
做工艺品的搞天使投资,做钢铁的搞风投,做物流的参股银行,卖服装的变成了资本大鳄,做仪表的成为股市中的“洗壳高手”……
浙商资本化
2007年12月18日,由12家浙商发起的“浙商创投”揭牌,并投出首笔风险投资1500万元。12月9日,54个浙商股东发起浙商置业股份有限公司,用于搭建项目投资的平台。11月,4家浙商企业联合出资1亿元人民币入股烟台市商业银行。
除了风投,浙商也挺进金融保险行业。2007年年末,由浙商控股的中国内地成立的第一家寿险公司——正德人寿保险,登陆杭州。
和风投一样,这一次,浙商也是通过资本联合迈入金融保险业。正德人寿保险由浙江凌达实业有限公司、浙江美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五环氨纶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福州开发区泰孚实业有限公司、新冠投资集团有限公司5家实力民营企业投资,其中3家浙商占有60%股权。
“从实业经营到资本运作,这是一个必然。”2008年1月9日晚上7点,河北廊坊经济开发区,杉杉投资控股公司执行总裁胡海平说,“通过实业完成原始资本积累之后,通过资本运作,进行产业整合,或者投资到更高利润回报的行业,都是资本的追求。”
在胡海平看来,中国改革开放30年,有太多的商机。如果对房地产业和资本市场上的机会视而不见,那他肯定就不是一个成功的商人。胡海平挥扬着手,“以杉杉为例,现在我们是包括服装产业、高科技投资、金融、矿产资源的综合产业集团,其中有两家上市公司”。
从做实业投资自己到资本运作投资别人,杉杉只是一个个案。在浙江,像杉杉一样,越来越多的浙商,成为新浙商的中坚力量。
浙江的第一代企业家以贸易发家,第二代的浙商靠制造业崛起,很多民营企业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原来的投资方式已不能单纯满足企业发展要求,因此一大批民营资本希望转到高科技技术领域。第三代的浙江企业家更多地将目光投向了新经济领域和资本市场。
2008年,这种趋势将会越来越多。
“国家货币政策趋紧,银行信贷规模减少,今年的资本市场依然会是热点。”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史晋川在接受采访时说,很多企业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和经验,2007年资本市场的火热形势也刺激了一批企业,2008年资本市场将被继续关注。
被迫转型
虽然杉杉的转型,被胡海平说得轻描淡写,似乎没有一点儿技术含量。事实上,杉杉的转型也是被逼出来的。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国内服装界也结束了以前短缺经济带来的繁荣局面,出现过剩。这使杉杉集团的总裁郑永刚寝食难安。在各路专家的建言中,郑永刚理出头绪:品牌营运能力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才是真正的竞争力。
于是,除了在杉杉自己的优势领域服装业可以塑造品牌营运能力外,郑永刚开始到高科技领域寻找新机遇。1999年,“杉杉”总部从宁波迁到上海,借上海的政策优势和人才资源,构建集团两大板块之一“杉杉”高科技板块。
就像杉杉一样,浙江做实业的企业,已经相继触及“天花板”。
身为中国低压电器的旗帜之一的德力西,其掌门人胡成中也深感行业竞争压力巨大,执着地要卖掉德力西,转而从事房地产。
温州大学城市学院经济学教授马津龙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说:“过去浙江的实业还可以通过量做到世界,但现在是全球化的竞争,提升价值依靠的就是品牌。连浙江的老板都穿外国品牌的衣服,可以想象中国品牌竞争的压力;国内市场又有那么多兄弟企业在竞价竞争。所以,房地产和资本市场较高的回报,就成为浙商转型的选择。”
资本市场牛市的大势,让很多浙商看到了资本的力量:“钱赚钱”最“赚钱”。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雅戈尔、杉杉这样的服装大王。这两个以服装起家的同城对手,短短一年就在资本市场上赚取了超过200亿的利润。
雅戈尔是中信证券的第二大股东;雅戈尔是宁波市商业银行的第三大股东;雅戈尔是新股广博股份的第二大股东;杭州湾大桥概念,雅戈尔的投资也有4.5%……
杉杉的郑永刚则在杉杉股份之外还控股了中科英华,参股了宁波银行。中科英华下属的久游网在日本上市的消息让中科英华的股价翻了两倍,同时,它在宁波银行上市中,也获利超过50亿。
浙江华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宗佩民曾撰文:随着行业集中度的迅速提高,主要行业都已经从充分市场竞争走向相对垄断竞争,依靠外延式产能扩张的老路已经越走越窄,投资理念应当作出革命性调整,并购应该成为浙商最重要的投资工具。
如今,浙商所走的路,远远比宗佩民当年的建议丰富得多。
2007年12月18日,“一不投房产,二不做股票,只投新实业”的浙江首个产业风投“浙商创投”开张,第一笔1200万,投给了北京科华微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位当地企业负责人称,随着浙商自己投资自己,浙江企业受国家金融政策调控的影响会降减;同时,浙商资本联合又可以投资别人,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在浙江,资本的联合,已经成为浙江商人继产品、产业等抱团打天下之后的又一次联合。现在,一切都只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