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面料的困惑与出路
谈起创新型企业,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国内贸易公司总经理陈敬星告诉记者,几年来,达利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主要在于企业的领导人始终坚持求新求变,始终认为不进则退,在管理、科技、文化、产品等方面不断进行着改革和完善。公司总裁林平曾在丝绸行业会议上提出,没有很好的创新和突破,丝绸恐怕只能进博物馆了。
创新需要传统文化
在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250亩的生产基地中,中国传统文化不再是符号,它被巧妙地融进了每一个细节。公司行政楼前种植着许多桑树和桂树,这是林平的得意之作。据说这些原本在山上生长的桑树如果没有被达利购买并移植过来,恐怕就要成为当地人的棺材木了。行政楼则将现代办公设备与古典建筑模式巧妙地融于一体,长廊里随处可见的古训,房间里镂刻的桌椅、雕花的面料展示台,甚至连卫生间的性别标识都采用了古装人像。陈敬星自豪地告诉记者,这个生产基地包容性很大,容纳着诸子百家的思想。
所有达利人都清楚,丝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要将文化的传承性融入功能性和时尚性中。在介绍研发经验时,梭织公司朱经理说,达利的领导很注重把文化融入产品开发和企业经营中去,力争赋予丝绸传统文化的魅力,让丝绸成为文化的载体。正是因为丝绸产品在文化方面的独特优势,达利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丝绸类产品特许经营商之一,达利制作的丝绸领带、丝巾等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纪念品,达利丝绸版中国地图作为特定的纪念性物品携手“神六”飞天。奥运产品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它将为达利丝绸增添新意义。对达利来说,这份意义沉甸甸。
创新需要放眼国际
早在上海面料展期间,陈敬星就告诉记者,达利的丝绸销量是世界最大的,但是在染色、后整理、面料设计和服装设计方面与国外还是有很大差距。比如,意大利、法国有很多设计人才,而我们很缺乏。在织造方面,国内有很多优秀企业,但是在后整理和设计方面还有差距。目前,达利正努力在开发模式上与国际同步,在纽约、伦敦、巴黎设立了制作公司,让研发与生产有了系统性的衔接,现在达利每年开发新品4000多种。
陈敬星说,达利研发部门的功能具有复合性,扩大了内涵,涉及生产、销售、研发,这些成为整个流程的核心。从纱线、组织工艺到后整理,研发渗透到各个环节。而在研发中,与国际接轨给达利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一方面他们引进了意大利、德国的先进设备,为研发和生产提供了硬件支持;另一方面,他们与意大利面料设计师展开全方位合作,学到了不少国际先进理念和工艺。在生产研发中,中外设计师经常就面料设计的原料、配色、印染工艺、流行趋势等方面进行广泛交流。由此,中方的研发人员拓宽了视野。
国际化合作给达利带来了高效率的研发,但是有些困难并不是合作就能彻底解决的。在去年10月的“丝路经纬大讲坛”上,林平提到了丝绸行业的烦恼,目前国内没有丝绸专用的染料和助剂,丝绸的色牢度勉强能达到4级。而韩国、意大利买去我国的坯布再经过先进的后整理,就可以卖出高于我们几倍、甚至几十倍的高价。要做好丝绸产品,要缩小国际差距,达利需要更合适的染料和助剂,只有整个纺织行业共同努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创新需要大胆用人
在采访中,记者接触到的达利几位中层领导平均年龄在30岁上下,总裁林平把更多展现才华的机会留给了他们,在他看来,这些年轻人都很有能力,都很值得信赖。
去年,达利集团在西安招聘了上百名大学毕业生。据陈敬星介绍,达利一直积极吸纳和培养高素质人才,每年都会招聘很多大学毕业生。也许经过培养后有的留下来,有的离开了,但是这不会影响达利对人才的渴望。他很肯定地告诉记者,达利的福利和报酬在业内很有竞争力。集团每个月进行的“优质管理人才培训”,可谓达利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王牌,公司特地聘请香港理工大学教授赴企业授课,并将培训内容融入具体生产中进行追踪。公司的管理制度以与时俱进为宗旨,公司每年都会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修订《管理基本法》。
陈敬星为记者描绘了达利未来几年的愿景——“新丝绸”。第一,与新原料、新工艺结合,在印染工艺上实现技术突破。第二,做好高档丝绸家纺面料和交织的丝针织面料。第三,做好内销品牌,包括服饰、服装、家纺。在记者的追问下,公司财务李副总监将这个愿景具体为数字,在未来3到5年,达利集团将大力开拓内销市场,年销售额在60亿元到100亿元之间。此外,达利将会大力开拓丝绸礼品、工业旅游领域,建设国内连锁店。在所有愿景中,最为与时俱进的就是,达利将在香港上市的基础上,选择合适时机筹备A股上市,全面进军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