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中国制造”能否畅行世界?
在过去的一年里,从宠物饲料、儿童玩具,到咳嗽药水、牙膏,产品质量接二连三遭遇欧美等国的质疑,“中国制造”经历了严峻考验。
2007年,面对前所未有的品牌信任危机,有“世界工厂”之称的中国开展了一系列保卫战役,力度之大令世界瞩目。
如今,为期4个月产品质量和食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锁定的
主要工作目标和任务都圆满实现,12个100%成了中国产品质量的宣言书。
在岁末之际,有迹象显示“中国制造”正走出阴影,2008年,可望重新赢得全世界消费者的信任,畅行全球。
妖魔化中国制造
去年3月,美国CNN电视台将“生产有毒宠物食品的原料来自中国”的标题广播到全世界。一时间,“月饼滋生细菌”、“中餐馆卖老鼠肉”等夸张炒作层出不穷。一场“中国制造”的大风波由此发端。
对此,安邦集团分析师贺军指出,中国制造的信任危机迟早要来临,“它的根源在于西方国家对于中国崛起的不信任和警惕,遇到中国产品问题的导火线,经媒体的大规模渲染,立即爆发出来。”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新西兰儿童穿中国产的睡衣遇火被烧伤、美国宣布中国13个牙膏品牌含有二甘醇、美泰公司第三次召回中国产玩具等报道层出不穷。
随后,中国政府开始了一系列澄清,采取措施保卫“中国制造”。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多次重申,中国出口食品及玩具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并将努力做到100%合格。
贸易壁垒以及泛政治化
各种舆论使得中国制造面临前所未有的舆论危机,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回应:国外有些媒体对中国产品质量问题的报道,以偏概全,甚至恶意诋毁。企图通过构筑各种壁垒阻止中国产品的做法,其实质是贸易保护主义的翻版。
一些美国分析人士也认为,目前部分攻击中国产品的行为,离不开特定的政治背景和商业利益考量,以及泛政治化心态。美国公关专家魏因格罗德表示,目前中国产品质量问题不过是一些美国人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一个由头,“它助长了一些反华团体的声音。”
商务部统计表明,去年前11个月,中国遭遇反倾销、反补贴以及特保和保障措施等“两反两保”贸易摩擦62起,已连续12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
北大经济观察研究中心主任仲大军指出,“中国制造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他们本国的制造。”
“保卫中国制造”战役
去年夏天,中国开始打响“保卫中国制造”的战役。7月25日,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务院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
8月,国新办发布中国首部食品安全质量白皮书。随后,全国开始了为期4个月的产品质量和食品质量安全整顿,国务院副总理吴仪连续用12个“100%”的硬指标,要求打好这场维护群众生命健康和切身利益、维护中国产品信誉和国家形象的特殊战役。在3个多月的时间,召开了3次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现场会议。
质量问题,也成了中国外交的重头戏。为消除东盟十国对中国产品安全的疑虑,中国质检官员与他们面对面磋商,会后达成质量通报机制;在首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中,日方也表示了合作意愿,将为中国的食品安全提供技术支持;在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中,食品安全首次成为议题,两国有关协议顺畅签署。
在一系列整治的措施之余,宣传上也是下了工夫。去年11月,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率众多企业本土精英,在欧美等经济中心城市进行主题为“相信中国制造”的全球巡讲。
如今,专项整治锁定的主要工作目标和任务都圆满实现,12个100%成了中国产品质量的宣言书。
在岁末之际,商务部网站又连续登出,澳大利亚将局部恢复出售中国制造禁售玩具等消息,种种迹象显示“中国制造”正走出阴影,2008年,可望重新赢得全世界消费者的信任,畅行全球。
2007年,面对前所未有的品牌信任危机,有“世界工厂”之称的中国开展了一系列保卫战役,力度之大令世界瞩目。
如今,为期4个月产品质量和食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锁定的
主要工作目标和任务都圆满实现,12个100%成了中国产品质量的宣言书。
在岁末之际,有迹象显示“中国制造”正走出阴影,2008年,可望重新赢得全世界消费者的信任,畅行全球。
妖魔化中国制造
去年3月,美国CNN电视台将“生产有毒宠物食品的原料来自中国”的标题广播到全世界。一时间,“月饼滋生细菌”、“中餐馆卖老鼠肉”等夸张炒作层出不穷。一场“中国制造”的大风波由此发端。
对此,安邦集团分析师贺军指出,中国制造的信任危机迟早要来临,“它的根源在于西方国家对于中国崛起的不信任和警惕,遇到中国产品问题的导火线,经媒体的大规模渲染,立即爆发出来。”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新西兰儿童穿中国产的睡衣遇火被烧伤、美国宣布中国13个牙膏品牌含有二甘醇、美泰公司第三次召回中国产玩具等报道层出不穷。
随后,中国政府开始了一系列澄清,采取措施保卫“中国制造”。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多次重申,中国出口食品及玩具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并将努力做到100%合格。
贸易壁垒以及泛政治化
各种舆论使得中国制造面临前所未有的舆论危机,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回应:国外有些媒体对中国产品质量问题的报道,以偏概全,甚至恶意诋毁。企图通过构筑各种壁垒阻止中国产品的做法,其实质是贸易保护主义的翻版。
一些美国分析人士也认为,目前部分攻击中国产品的行为,离不开特定的政治背景和商业利益考量,以及泛政治化心态。美国公关专家魏因格罗德表示,目前中国产品质量问题不过是一些美国人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一个由头,“它助长了一些反华团体的声音。”
商务部统计表明,去年前11个月,中国遭遇反倾销、反补贴以及特保和保障措施等“两反两保”贸易摩擦62起,已连续12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
北大经济观察研究中心主任仲大军指出,“中国制造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他们本国的制造。”
“保卫中国制造”战役
去年夏天,中国开始打响“保卫中国制造”的战役。7月25日,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务院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
8月,国新办发布中国首部食品安全质量白皮书。随后,全国开始了为期4个月的产品质量和食品质量安全整顿,国务院副总理吴仪连续用12个“100%”的硬指标,要求打好这场维护群众生命健康和切身利益、维护中国产品信誉和国家形象的特殊战役。在3个多月的时间,召开了3次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现场会议。
质量问题,也成了中国外交的重头戏。为消除东盟十国对中国产品安全的疑虑,中国质检官员与他们面对面磋商,会后达成质量通报机制;在首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中,日方也表示了合作意愿,将为中国的食品安全提供技术支持;在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中,食品安全首次成为议题,两国有关协议顺畅签署。
在一系列整治的措施之余,宣传上也是下了工夫。去年11月,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率众多企业本土精英,在欧美等经济中心城市进行主题为“相信中国制造”的全球巡讲。
如今,专项整治锁定的主要工作目标和任务都圆满实现,12个100%成了中国产品质量的宣言书。
在岁末之际,商务部网站又连续登出,澳大利亚将局部恢复出售中国制造禁售玩具等消息,种种迹象显示“中国制造”正走出阴影,2008年,可望重新赢得全世界消费者的信任,畅行全球。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
文章关键词: 中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