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英:2008年纺织行业转变发展方式是首要任务
行业在负重中前行
刚刚过去的2007年对棉纺行业来说是不平凡的,是行业的调整之年,产能继续增长,规模达到一亿锭,棉纱产量提前达到行业规划的2010年的数字,然而各种矛盾表现突出,行业在各种压力下负重前行。
首先是棉花供需矛盾突出,棉价升高,效益下降。因供需缺口较大,国内棉价大大高于国际市场。由于中国还是一个农业人口为主的国家,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民利益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过多过快的进口棉花,使有关部门担心影响棉农的利益,对棉花进口实施了滑准税率,使进口的棉花价格与国内棉价平衡,甚至有时高于国内市场。这就出现了国内实际使用的棉价大大高于国际市场的局面,使得我国棉纺织行业竞争力大大下降。
产能迅速增长的同时,市场并不景气。中低档产品供大于求,利润率下降。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剧烈。一些地区为了局部利益和突出政绩的要求,督促企业竟相发展棉纺纱锭,粗放的数量型增长特点十分明显,不仅消耗大量棉花资源,生产的产品档次低,出现中低档产品供大于求的现象。纯棉40支纱线产品基本是无利可图。去年1-8月,国有棉纺织企业亏损面达到43%,产销率下降1.54个百分点,全行业64%的企业利润率在3%以下。能源电力、劳动力、环保压力增大。近年来,由于增速过快,能源电力供不应求,劳动力短缺,沿海地区停产限电、招工困难等频繁发生,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人民币升值、退税率下调、利率上升、能源、原料价格上升严重影响棉纺织企业的持续发展,使行业效益大幅减少,出口下降。企业反映去年利润大幅减少,经营十分困难。
转变发展方式是首要任务
首先,要加快产品创新,提高两个贡献率。现在棉纺织业产能虽然很大,但真正创新的产品并不多,同质化、大路货竞争的后果是企业利润微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为改变这种局面,协会鼓励那些有技术、有市场的企业生产高支纱线产品、高支高密服装面料及家纺产品、高档色织提花产品,让开“大路”,占领“高端”,提升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提高科技与品牌两个贡献率。
第二,开发使用新型纺织原料,缓解用棉压力。面对棉花缺口加大,价格上涨的不利形势,协会认为棉纺企业应加大差别化纤维、功能性纤维及非棉天然纤维的使用,其中包括天丝、莫代尔、竹纤维以及毛、麻、丝、绒等,通过工艺技术的创新,开发新型功能纺织产品和多种纤维混纺产品,这既是提高科技与品牌两个贡献率的客观要求,也可以有效缓解企业用棉压力。
第三,加快设备升级,提高“三无一精”比重。目前棉纺织行业落后技术装备仍占相当大的比例,加快淘汰落后设备是产业提升的必由之路。协会倡导各棉纺织企业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采用先进技术装备上来,继续坚持实施以提高“三无一精”比重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改造,到2010年全行业清梳联比重达到50%,无结纱比重达到70%,无梭布比重达到70%,精梳纱比重达到30%。
第四,推进使用新型高效棉纺织工艺设备,减少企业用工。要持续不断推进企业技术进步,提高棉纺织机械机电一体化水平,加快信息化建设,实现工艺参数的在线监测,以自动化、连续化和智能化替代棉纺织技术传统技术装备,逐步减少用工,提高效率。目前,带自动落纱的细纱长车、紧密纺纱技术和粗、细络联合机等技术设备已趋向成熟,用户反映良好,有条件的企业应积极采用。
积极争取政策支持
棉纺织行业的发展需要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当前对棉纺企业影响最大的问题:一是进口棉花滑准税的问题,协会将继续向有关部门反映;二是关于棉纺企业进口整机设备的关税政策,为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协会将继续向有关部门反映企业的意见和要求,积极争取恢复免税政策。
为企业提供咨询和信息方面的服务是协会的重要工作。今年3月,行业将召开理事会,在总结2007年情况的基础上,制定今年行业的整体发展规划。上半年行业经济运行会议大约在7月召开,行业景气分析报告将在会上发布。9月,协会将举办第六届全国棉纺织行业职工技能大赛,提高职工素质。同时,棉纺织行业市场发展论坛也将召开,胶辊胶圈、牛仔布、浆纱浆料年会和新产品开发年会也将如期举行。此外,今年还将举办筒子染纱技术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