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人制衣业走向没落
“男餐女织”,制衣业与中餐业曾同为美国华人两大支柱产业。如今中餐业做大,制衣业走向式微。
美国华人制衣业20世纪70年代起开始发展,依靠廉价的劳动力而拥有竞争优势,到90年代盛极一时。据《华侨华人概述》公布的数据,1996年,全美华人制衣厂从业人员20多万人。年产值数十亿美元。媒体报道,纽约就有600多家华人车衣厂,从业人数3万多人。在纽约制衣业总商会等组织中,90%以上的会员是华人。90年代末随着东南亚经济危机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车衣厂大量转移到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便宜的东南亚、韩国和墨西哥,纽约华人车衣厂出现了倒闭风。1998年末,几乎每星期都有五六家衣厂关门。纽约市2000年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华人制衣企业骤减到246个。2001年的“9.11”事件,又给纽约华人制衣业以沉重的一击,加速其走向末路,至少100多家车衣厂先后倒闭,许多工人转往其它行业谋生。据纽约制衣业总商会顾问王培披露,纽约华人车衣厂到现在已不足50家。
2006年2、3月份,在“9.11”事件后跌入谷底的纽约华人制衣业,出现反弹势头,衣厂订单应接不暇,车衣工的薪资水涨船高。纽约制衣商会会长郑时甘说,中美两国签订协议,从2006年起对中国棉质成衣进行进口配额限制,纽约服装公司转而将部分订单给了本地的制衣厂,这就刺激了本地制衣厂的复苏。商会估计,上升将持续到2008年。
业界人士指出,当前接不完的订单,是因为制衣厂和工人数量不足而呈现的暂时性饱和。华人制衣业若不转型,很难恢复到昔日的巅峰状态。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