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为达利丝绸插上腾飞的翅膀
设计以市场为导向,使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新产品开发命中率从原先的15%左右提高到25%以上,主动接单比例显著上升,客户资源开发较为理想,缩短供货周期,从而赢得了市场。
作为国家丝绸产品开发基地,达利丝绸(中国)有限公司多年来在丝绸产品开发领域一直处于行业的领先地位,尤其在丝绸面料开发方面,无论是在品种、风格、数量、功能性、技术含量等方面都得到业界同仁的称赞。达利坚信创新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面对竞争曰益激烈国内外丝绸市场,达利依靠自身的产业链和所处的产业集群优势,通过整合公司内部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创新为核心,构建高效创新体系,不断巩固公司核心竞争力,并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正是凭借着一系列的变革,达利丝绸(中国)有限公司荣获了2007年度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产品开发贡献奖。
转变设计部职能
人才是企业创新的根本,达利丝绸(中国)有限公司深知人才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公司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如生产培训、流程培训、业务知识培训、财务知识培训等将设计人员转变为既懂设计,又懂业务拓展的复合型人才,推动设计人员从单一产品开发设计转向多元化产品开发设计。一大批年轻优秀的设计人员在这种模式下得到了很好的磨练,成为公司打造优势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中坚力量,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了企业的新品开发能力,并为企业的品牌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通过公司内部资源整合,达利建立了全新的新品开发运作系统,确立以市场为中心,适应流行趋势和客户需求变化的高效开发模式。首先,越来越多的客户对产品提出多样化、系列化设计需求,为了适应这种新形势下多品种“一站式”的采购方式,公司打破原有的操作模式,将新品开发和市场营销部门整合成开发&营销中心,中心将设计与接单融为一体,客户只要将订单要求下达给开发&营销中心,由中心进行产品设计开发和订单跟进即可,大大提高整个产品开发速度。同时,公司还在全国各地设置中心分支机构,成为企业探查瞬息万变的市场行情的有力触角,使产品设计更好地面对市场。其次,逐步对原来的设计室进行整合。根据产品的不同,在产品研发中心统辖下分别设立了白坯面料设计室、针织面科设计室、家纺提花面料设计室、窗帘面料设计室、家纺成品设计室和领带设计室共六个设计室。包括辅助设计人员在内共四十人的设计团队主要肩负三项职能:新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客户服务与接单、样品跟进和大货生产方案的制定。
通过这些变革,公司将设计与销售工作紧密联系起来,设计人员定期与业务员一起去拜访公司的客户,了解客户的具体情况和特点,询问客户的需求并依此对产品进行设计和修改。设计以市场为导向,这使得整个新品开发与市场营销运作系统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新产品开发命中率从原先的15%左右已提高到25%以上,主动接单比例显著上升,客户资源开发较为理想,缩短供货周期,从而赢得了市场。
力邀国外设计师加盟
2006年与一家意大利公司合作成立了研发中心,由此达利跟意大利等国外业界有了多方面的合作,专门从意大利聘请专家加盟到企业中,在一些重要部门担任管理。来自意大利的设计师将先进的设计理念和开发模式带到了达利,以前达利开发面料,往往是将现成的原材料放到经轴上去进行设计,而国外是先设计同样的经轴,再在同一个经轴上做一系列的开发,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效率。达利将这种模式借鉴过来,广泛地应用到产品开发中。在实际工作中,意大利设计师主要负责产品的原材料、配饰、风格、流行趋势等方面的确定和把握,达利的设计师相配合,负责针对市场的产品设计。在两国设计师的相互配合下,达利的产品既能与国外先进的设计思路接轨,又能结合本地实际需求,达到最佳的配置。一直以来国内企业在丝绸面料后整理方面与国外的差距,影响了国内丝绸面料的品质,严重阻碍了丝绸制品附加值的提高。意大利设计师的加盟,大大提高了达利公司的后整理技术水平,提升了达利丝绸产品的档次,也增强了达利的丝绸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来自意大利的设计师为达利开发了许多丝麻混纺系列产品。丝麻混纺产品,是将蚕丝的细腻与麻纤维的粗犷很好地融合到了一起,产品的应用面很广,可以用在服装、家纺、布艺上,装饰效果与市场反应都很好,而且还能在目前蚕丝原料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将产品的成本降低,帮助企业获得更为广阔的利益空间。
仅2007一年,达利就投入了近3000万元进行新产品研发。除了超宽幅面料,丝交织类、双经轴产品等都是公司最近研发的产品。
下一步达利的研发方向会更加强化家纺、领带、针织等领域的研发。由于与意大利、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国内的丝绸后处理技术还不能达到完全有机和环保,因此产品后处理过程中的的环保问题是达利最为重视和急于解决的。此外,达利还在研发染料方面投入资金,组织技术人员想办法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