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临城下 重庆服装业何去何从
现在,许多本地企业已经意识到品牌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但对研发新品,却仍像一个害羞的新娘,不肯轻易撩开她的面纱———其新品发布会大都只限于对经销商,而不对媒体公开。原因就在于,怕一旦发布出去,被别人仿冒翻版。
随着中国东部沿海服装企业向西部转移,企业之间的并购行为将不可避免。伴随着资本并购而来的,必然还有强势品牌的大肆扩张———四川美术学院服装设计系主任苏永刚将这种扩张称之为“品牌蔓延”。
“撵货之都”怕“翻版”
事实上,在蓝本服饰牵手江苏虎豹集团之时,本地一些一线服装企业刚刚步入以自我创新提升品牌的阶段;不过,更多的二线企业仍以翻版和贴牌加工为主。
说到“翻版”,曾担任过市服装协会会长的徐英选,忍不住旧话重提:在上世纪70至80年代,重庆服装一度在国内和国际上都非常有名。徐英选告诉记者,那时国家鼓励服装企业出口创汇,重庆服装生产也大多采用订单形式。所谓订单就是对方出款式,我们来仿造。仿造被朝天门一带的个体服装企业称其为“做撵货”。
“其实翻版也是一门技术。国外出订单,如果你仿造得不好,人家也不会要。能又快又好地在第一时间完成任何款式的生产,重庆服装企业的这项技术也算是国内领先。但发展到今天,服装企业要想上规模上档次,仅靠翻版是不够的了。所以,现在的一线企业,大多数都成立了自己的设计中心。”
成立了技术中心,也研发出了新品,却不敢大张旗鼓地宣传。
任红,服装时报重庆记者站站长,作为参加过许多企业新品发布会中不多的媒体人士之一,她对此有着深切的感受:“你才研发出来的新品,一旦通过媒体宣传出去,立刻就会有人翻版。于是,企业只好搞地下新品发布会,并只请经销商参加。而这样的发布会,显然很难达到快速推广品牌的效果。”
千万产值的换算模式
“然而,我们都知道,没有一个名牌是靠翻版成功的。”
为了证实自己的这一观点,现任麒龙服装工业发展公司副总经理的徐英选,列举出目前重庆知名的几大服装企业:“天派、树王、梦之诗、欧碧倩、纤牌等,无一不是由其新品作为品牌塑造的龙头。服装产品的附加值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按照行业规律,每1000平方米的生产面积,应产生1000万元的产值。但照目前麒龙工业园中多数企业的水平,其千平方米单位产值仅在300万元左右。”
要摆脱企业小作坊式的加工模式,除了硬件的更新和市场的培育外,更重要的是品牌塑造,并靠自我创新来提高产品附加值。徐英选告诉记者,麒龙工业园目前已申报重庆的“创意产业园”,争取为园区企业在优惠政策和人才引进方面做一些工作。眼下,正在帮助企业淘汰以往的纸板设计方式,推广电脑CAD设计模式。
“至少,要先把架子搭起来,然后再一步步向前迈进。”他说。
设计师不愿留在本地
创新意识也好,品牌效应也罢,都离不开人才。而设计人才的短缺,则是重庆服装业面临的另一大难题。
徐英选介绍,目前重庆具备服装设计专业设置的高校有3家:“其中包括重师服装学院和四川美术学院,但这些院校毕业的大学生,都不愿意到服装公司来。”
1月16日,川美服装设计系主任苏永刚,向记者介绍了该校的招生情况和毕业生去向。
“2008年,我们系再一次扩大了招生数量。从2005年的30人增加到90人。按照以往的惯例,我们每年从报考美院的6万人中筛选出60人,这60名学生毕业后,除部分留校攻读硕士或自主创业之外,其他人都毫不费力地输送到沿海、北京等地。其中发展得好的学生,一旦成为品牌设计师,平均年薪可达30万元。”
据其介绍,从2005年开始,学院扩招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服装业自主研发热潮的到来。在这一点上,外地企业似乎更早地意识到了。“一些企业除广招专业设计人员外,还直接找到院校,与服装设计系展开院企合作,谋求其品牌附加值的提高。
但令人遗憾的是,在这股浪潮涌动时,却无法听到来自本土服装企业的声音———美院服装设计系毕业生留在本地企业的就业率极低,而重庆3000余家服装企业,目前还没有一家与院校开展技术研发合作。
品牌输出成发展趋势
作为学术界的专业人士,苏永刚看到的和想到的,与业内人士有很大区别。他直接将服装企业划分成两大阵营———品牌企业与加工企业。
在他的眼里,这两类企业有着天壤之别:“几年前,我曾带实习生到福建、浙江和广东的服装企业考察。当时,有一家重庆企业在广州做服装加工,开始的时候,那家企业发展得很好,规模也逐渐上去了。但他们一直满足于做加工,没有品牌意识,没有自主创新概念。几年后,当我再去广州时,发现那家企业已经消失了。”
“为什么一条顶级品牌的牛仔裤能够卖到上万元?”苏永刚像是在问又像是在答,尽管服装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是从目前的趋势来看,品牌及设计理念才是一个企业生存壮大的关键。”
他认为,就目前来看,重庆服装企业经营者与沿海经营者的意识,存在着明显的差别。据中国纺织行业协会统计,全国服装行业科研投入约占其投资总比例的0.3%,而这一数字在重庆更低。“在3000多家重庆服装企业中,除‘纤’牌、‘欧碧倩’、‘树王’等几个屈指可数的品牌外,能够在全国叫得响的牌子有多少?”
一位行业人士曾提出:“按照国际品牌的经营趋势,品牌输出及设计理念已成为服装企业扩张的一大途径。不少知名国际品牌甚至根本不需要建立工厂,只投入品牌研发,然后直接委托加工,其产品附加值都是一般生产企业的数倍。”
这也许就是苏永刚所提问题的答案:“重庆很多企业,赚的大都只是加工费。”
级差引发的并购预期
从美院服装设计系每年毕业生的流向上,已经凸显出重庆服装企业与沿海经营理念的差距了。
苏永刚敏锐地感觉到了这种差距和即将到来的服装业大洗牌。“经营理念的差异,会逐渐拉开两者之间的实力对比。”
“随着东部沿海服装企业向中西部的转移,并购等行为将不可避免。而大企业扩张,往往是品牌先行。”苏永刚认为,未来服装行业的梯次转移,将会以品牌蔓延的方式,逐步占领市场。
他进一步阐释了自己的观点,“这些进行转移的企业,会将其设计研发及营销中心保留在沿海,通过品牌的分化或覆盖网点方式进入新的区域。“杉杉集团旗下有30多个品牌,除了其宁波总部之外,还衍生出细分的众多子品牌,而这些品牌则落地在上海等其他地区。”
在他看来,以设计师主导打天下的成功案例很多。“‘亦菲’品牌的设计师大多是应届毕业生,这个由年轻人塑造的品牌目前已在全国打响;另一著名女装品牌‘例外’,也是由其设计师马可一手打造而成的。从某种程度上讲,现在的服装产业,已不再是简单的来料加工,而是集合了创意产业的一项时尚产业,其发展所依靠的,也将是设计的理念和创新的产品。”
而与这些国内品牌推广成功案例形成极大反差的是,重庆本土企业,要想实现自己的创新品牌之路:“还需要走很长一段路。”
服博会上鲜见重庆面孔
在苏永刚看来,历年来,重庆本地举办的服装博览会,一直以来都没有找准定位。“从青岛国际服装节的成功举办来看,服装博览会是服装企业走向品牌之路的有效途径之一。而服装博览会的两个诉求———交流与推广,在以往举办的重庆服装博览会上都难以找到。
尽管重庆的服装博览会上也举办各种赛事,但邀请对象仅限本地院校学生,以及一些企业的设计师,连邻近的四川省院校都不邀请,根本无法实现交流;而且每年的服装博览会选址朝天门,在一个当年全国知名的生产“撵货”的大本营举办服装博览会,给人的感觉是定位偏低,所以很少有企业在这里举办新品发布会。
“知名品牌的发布会,往往是通过其最新设计理念的发布,使经销和代理商及业内人士对其品牌产生信心,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订单。”
苏永刚为服装企业算了一笔账,“参加一般的服装博览会,一个展位费在20万元左右。以此投入,即使只新增一家分店,其年销售利润就能够收回。”但在历年各地知名服装博览会上,都很少看见重庆服装企业。
“在某年的北京国际服装博览会上,仅仅只有一家重庆服装企业参加。”
以院企合作提升品牌
不久前,一位广州服装企业老总来到重庆,与苏永刚谈到投资问题。这位老总笑称,“在一个3000万人口的直辖市,我还怕东西卖不出去么?”
“这一市场确实太大,以至于一些服装企业不用作任何发展思考,也能在现有的环境中生存下去。”苏永刚感慨地说,“但未来就很难说了。从目前沿海服装企业对专业设计人员需求量的激增,可见这些企业的品牌意识已得以普及,不仅如此,这些企业还先行一步,想到了院企合作。”
据苏永刚透露,院企合作,每年的投入经费不到100万元。“以一个设计师30万元的年薪来算,院企合作显然更划算。”而算精了这笔账的沿海企业主们,与院校合作的目的只有一个:通过科研后盾,提高其品牌档次。
让苏永刚着急的是,面对兵临城下的沿海企业,重庆一些企业目前似乎尚无紧迫感。而这一次,院校走在了企业的前面。
“重庆市服装协会和我们以及另一家文化公司,正在酝酿建立一个品牌营造中心。”苏永刚说,所谓“品牌营造中心”,就是为服装企业搜集行业最新信息、分析流行趋势并定期发布,对其产品更新和品牌塑造提供有力支持。该“中心”目前正在向市政府申报,具体成立时间还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