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中国服装国内市场纪事(五)
视点五:暖冬危机
暖冬“危机”
2007年春节的温暖天气,让利用黄金周到各地旅游的游客心情不错。2月5日北京最高气温达到16度,创167年来的同期最高;2月6日,杭州最高气温超过24度。本应是最冷的一段时间,却让人们感觉恍如春天。
不过这样的暖冬可能是羽绒服生产和销售商的寒冬。持续的暖冬,让羽绒服销售在春节前后遭遇了“滑铁卢”。
在北京百荣世贸商城某知名羽绒服品牌代理商表示,如此暖和的冬天,让他损失巨大。另一位在北京新世界商场从事品牌羽绒服销售的工作人员表示,春节前是羽绒服的销售高潮,但2007年却由于气温偏高,春装提高上市,导致羽绒服的销售很不理想。“暖冬对羽绒服的销售影响很大,现在打到了5折,买的人也不多。”
一位品牌羽绒服企业的分公司代表说,从销售数字上看,2007年年初和以往的差别并不大,但由于暖冬的原因,正季的产品不得不进行折价销售,公司的利润率自然被摊薄。
而另一个生产厂家表示,由于对天气的判断失误,2007年公司生产的产品很多都成为了库存,库存量是上一年的3—5倍。
不过麻烦可能还没有结束,2007年年末的冬季竟然也比往年的气温略高。北京西单商场羽绒服专卖区一位经理表示,受暖冬影响,很多羽绒服品牌都难以为继,品牌数量比上一年锐减。
而业内人士预测,持续的暖冬使许多企业销售惨淡,产品积压严重,全国羽绒服产销率仅50%,约有1/3的小品牌会在暖冬倒闭。
去年初,在瑞士达沃斯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2007年年会上的一份研究报告发出预警,气候变暖将使世界国民生产总值减少20%。而2007年一头一尾两个不太寒冷的冬季,也许将为这份报告发出的警示,在羽绒服企业的心中烙下印记。
市场透视:暖冬契机?
其实暧冬只是一根导火索,它点燃了羽绒服市场多年积弊的火药桶。
有业内人士将2006—2007年的暖冬视为羽绒服产业的分水岭,一些规模大、品牌好的企业会顺利过关,而对一哄而上的杂牌军来说,只有出局。
在羽绒服产业集群常熟,近年来进入羽绒服市场的企业不断增多,几年前常熟的羽绒服企业还很少,而现在“大家都开始做羽绒服”。据一家刚刚进入羽绒服市场不久的企业的工作人员回忆,2005年冬天的气温骤降,极大地刺激了羽绒服的销售,当时她的公司经常加班赶货,附近许多小厂也拼命加工羽绒服。而到了2006年,羽绒服生产企业的数量一下子巨增。
盲目跟风下的羽绒服市场开始变得混乱,小厂的以次充好现象层出不穷。在中国服装协会羽绒服装及制品专业委员会刚刚召开的有关羽绒服产品质量的媒体沟通会上,国家服装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副主任、高级工程师乐季准就表示,一些小厂为了降低成本,以低含绒量羽绒或粉碎毛作为填充物,产品质量低下。
低成本可以使这些小厂以低价格进入市场,面对低价冲击,品牌羽绒服企业也无暇再过多考虑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只能以低价对低价,仓促上阵。羽绒服市场的价格大战在所难免。“血拼”之后的羽绒服企业损失惨重,以至一段时间,商场内没有折扣的羽绒服几乎无人问津。
不过这场被暖冬放大了的危机,现在却很有可能变成一次羽绒服市场“破冰”的契机。
“无论是否再遇暖冬,我们都会坚持做羽绒服。”在经历暖冬之后,波司登集团明示,公司认为,羽绒服装不能只满足于保暖的基本功能。在近几年羽绒服产品抗菌等题材炒作之后,更应该了解市场动向,向消费者的时尚需求靠拢。
2007年底,波司登在北京王府井投放的一个巨幅平面广告上,模特身上时尚、轻便的羽绒服吸引了大批消费者的目光。
据了解,2007年,公司从面料开始寻求产品的时尚感,采用金属丝、天然纤维等新型面料,并运用国际流行色和立体剪裁等手段,无论手感还是视觉效果,都有较强的时尚气息。同时公司强调产品的细节设计,从个性的纽扣、拉链到别致的皮毛点缀,都力求可以满足消费者个性、时尚的需求。
而通过市场调查发现,时尚化已经成为2007年羽绒服市场的最大特征。雪伦、红豆、梦娜世家、洲艳等品牌都将时尚作为产品开发的重点。
羽绒服作为季节性十足的服装品类,在市场中有着“靠天吃饭”的不确定性。业内人士认为,其实所谓暖冬是指冬季中较冷的天气相对减少,而并不意味着冬天不再冷。羽绒服厂家要想在这个市场中分得一杯羹,最主要的是以质取胜,不断进行产品创新。而时尚化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羽绒时装取代羽绒服已是大势所趋”。(文/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