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消保委公布羽绒服试验结果 达标率60%
30日上海市消保委公布了20件羽绒服比较试验结果,达标率仅为60%,其中甲醛含量、纤维含量等均符合标准,8件羽绒服不合格项目主要涉及标识、含绒量、充绒量、蓬松度,它们分别在正大广场、来福士广场、第一八佰伴、上海时装商店等4家知名商场销售。
含绒量是指绒子和绒丝在羽毛羽绒中的含量百分比。本次检测发现,有5件含绒量达不到明示规定。如CINEMA.CLUB牌羽绒服,含绒量实测结果仅为33.4%,明显不符合“成品含绒量不低于50%”的标准规定。
充绒量是指羽绒服装内所充入的羽绒的总重量。本次检测结果有4件充绒量达不到明示标准。如“彪马”牌羽绒背心,充绒量明示为190克,实测为160克,少充绒30克,偏差为-15.8%(标准允许偏差-5%)。
在一般情况下,羽绒的含绒量高低直接影响蓬松度,含绒量越高其蓬松度越好,羽绒服的保暖性就越好。如堡狮龙牌男童装羽绒衫含绒量,明示为70%,实测仅为49%,明显短斤缺两。
选购羽绒服“三提醒”
●羽绒服标识上应有厂名、厂址、面料、里料的纤维含量、羽绒的种类、含绒量、充绒量、洗涤标记、质量等级、执行标准代号等内容,缺一不可。
●个别羽绒服故意标注“含毛量70%—90%”或“鸭毛含量70%—90%”,实际含绒量仅为10%—30%。根据标准规定,含绒量低于50%的羽绒不能制作羽绒服。
●个别羽绒服的面料或里料表面有较明显的毛丝钻出,选购时可用双手捏紧羽绒服的后背,使羽绒服的空气往外挤出。不易挤出表明透气性较差,能慢慢挤出说明具有一定的透气性。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