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流血周 中国股市完成血与泪的国际化洗礼
全球化尤其是金融全球化,已经逆不可挡。山姆大叔在输出美元的同时,也将经济危机的种子传给了世界。和美国资本市场粘连度极高的全球各大股市,在华尔街大流血的一周内,也不得不享受“连坐”的痛苦
Janus是罗马神话中的门神,罗马人以他的名字命名每年的第一个月,希望能“守”住当年财富。在今年的第一个月,美联储正在试图扮演华尔街财富的最后守护者。
2008年1月22日上午,美联储宣布降低联邦基准利率75个基点。这是2001年“911事件”以来,美联储首次在两次例会之间降息。
而且,这次降息的幅度,甚至超过了“911”时的50基点。一个最直接的原因,是美国三大股票指数在此前的单周跌幅,均已超过“911”之后的那一周。同样超越“911”的,是市场的恐惧。
最恐惧的是恐惧心
“最恐惧的是恐惧本身”,在1933年美国经济最黑暗的时候,罗斯福的声音,通过收音机的电波,唤醒了冰冷壁炉旁的美国人的信心。
即将离开白宫的小布什,显然希望翻版75年前的奇迹。1月18日,他公布了总值高达1400亿美元的振兴方案。
但“罗斯福第二”的感觉,在交易所的报价屏幕上,只存在了十几分钟。市场在小幅高开后,随即掉头向下,“小布什新政”依旧未能让大盘翻红。
道指这一周跌逾4%,今年至今已跌了8.8%,是历来最差的一年之始;较之去年10月的最高位,更已下挫了14%。在三个月时间内,美国股市总市值损失超过2.5万亿美元,几乎等于德国、英国、法国在这个三个月里创造的GDP总和。
面对K线图的下滑趋势,数百家上市公司似乎束手无策。仅仅英特尔一家公司,1月16日当天即大跌12.4%,创2002年10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市值蒸发近200亿美元。
华尔街的尖叫越来越凄厉。半年之内,全球最大的金融服务公司花旗银行市值蒸发一半以上,全球最大的证券公司美林证券市值蒸发40%以上,另一巨头摩根士丹利也蒸发了三分之一以上。
引爆2008年开年“流血周”的,是华尔街昔日的宠儿。华尔街的金融巨头们,每年都是百亿美金的捞钱,现在每个季度则是百亿美元的亏损。1月18日,美林证券爆出巨亏98.3亿美元,这份亏损的名单,再往前数,是花旗、瑞士银行……
和市值下坠速度比赛的,是投行高管们离职的速度。2007年11月5日,花旗集团CEO查尔斯·普林斯辞职,而在2004年,董事们还给这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发放了1068万美元年薪和奖金。而此前一周,美林证券刚刚将它的CEO斯坦利·奥尼尔扫地出门,因为他在次级债方面的大胆投资。在投资者的声讨声中,董事会需要寻找“替罪羊”。因此,当前的华尔街,CEO是一个极易被裁掉的“危险职位”。
在一片哀鸿遍野中,悲观论调盛行资本市场。华尔街的分析师们不断地提起2000年的网络泡沫的旧痛,想起1929年大崩溃的人,也不在少数。
华尔街的“熊市专家”泰斯,在marketwatch.com网站的专栏上,对美国经济大泼冷水。1月17日,他预测道,今年美国经济无可避免会陷入衰退,将拖累道指下跌至6000点,即比目前的水平下跌一半。泰斯透过他管理的熊市基金Prudent Bear(BEARX),一直押注大跌即将到来。
1月21日到25日,是美国IT公司集中发布2007年第四季度财报的时间。IT股财报捷报不断,不过市场依然固执地一头向下。华尔街现在最缺乏的不是利好,而是信心。
ABC NEWS最新的市场调查显示,只有5%的美国人相信美国经济形势会好转。
信用卡:第一张骨牌
住在洛杉矶的德博拉一家,去年没有准备圣诞树,圣诞大餐也被取消。家里的成年人正在为保住两年多前购买的三居室住房而辛勤工作。53岁的女主人、已经当了祖母的玛丽亚,现在一人要干4份工作:上午做保姆,下午去一个幼儿园帮忙,晚上在一家美容院做小工,她抽空还得卖鞋,每卖一双可赚4美元。
她告诉中国记者:如果在半年之内无法偿还拖欠的贷款和有关罚款,他们的房屋将被贷款机构拍卖。
德博拉一家的遭遇是受到美国次按危机影响的上百万家庭的缩影,他们大多属于中低收入阶层。
在这个人均拥有6.7张信用卡的国度,信用卡成为了短暂的“耶稣”。2007年8月,次按危机刚刚爆发时,很多人通过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通过信用卡透支,还上了房屋按揭。
美国TowerGroup公司分析师莫洛尼敏感地看到这一点。他撰文道,当房价上扬,消费者很容易靠房屋的增值继续贷款,但随着房价崩跌,高杠杆的消费者可能很难继续偿债。
在美国,信用卡还款时间多在90天以上,所以从2007年12月开始,信用卡违约率迅速攀升,次按危机开始总爆发。美联社的一份报告称,美国消费者的信用卡违约率,正以两位数的速度攀升,其中拖欠还款90天以上的账户增幅最大。。
穆迪经济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赞迪认为,始于去年夏季的次按危机是导致信用卡拖欠问题的罪魁之一。他说:“今年整个一年,信用卡质量都将进一步恶化。”
美国《财富》杂志的最新报道称:不断攀升的违约率尤其令银行业忐忑不安,第一资本公司、美国银行,以及华盛顿互惠银行均表示,他们中长期的信用卡损失可能增加20%,甚至更高。这篇报道的标题,是“美国信用卡债达9150亿将引发下一波金融核爆?”。
和信用卡一样,汽车贷款、教育贷款、企业债等信贷市场,同样出现了恶化迹象。次级贷危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日渐显现。
全球成为骨牌场
倒下的多米诺骨牌,不仅仅在美国国内。
“为什么美国发生了次按危机,德国的两家银行先破产?为什么华尔街的投行还走在重组的路上,英国的诺森罗克银行就已经因为挤兑风潮而不得不被他人收购?”印度主流英文大报《印度时报》发问道。
部分的答案应当是,全球化尤其是金融全球化,已经逆不可挡。山姆大叔在输出美元的同时,也将经济危机的种子传给了世界。
2007年6月,美国第五大银行贝尔斯登管理的两支对冲基金破产,标志着次级抵押贷款的风险开始向以此为基础发行的证券持有人的扩散,并引发了包括法国、德国、荷兰、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的市场一系列对冲基金投资受损的事件。
“次级债一共有10000亿美元,很多已经卖给外国银行。比如现在日本的银行股价就因此一直在掉。”全球金融期货创始人利奥·梅拉梅德说。
在美国工作多年的德国商业银行总裁米勒尔,在面对《纽约时报》的采访时,毫不掩饰对美国抵押市场的批评:“德国银行应该正视自己的所作所为,没有人强迫你们去买美国次级抵押产品”。
这位德国银行家的批评,在股市上得到了体现。和美国资本市场粘连度极高的全球各大股市,在华尔街大流血的一周内,也不得不享受“连坐”的痛苦。
比“9·11”更黑暗
35岁的英国人保罗·简森,在香港从事股票型基金的投资工作。在华尔街的流血的一周里,他拥有的香港股票市值也急剧缩水。在中环的办公室里,他对前来采访的记者开玩笑道:“你知道两英镑硬币旁边写了什么吗?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Standing 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
他这是在比喻,全球经济正岌岌可危地站在美国这一巨人的肩膀上。当然,说这句话的牛顿本意不是这样。
美国股市轰然倾塌时,全球股市开始以“苹果落地”的速度硬着陆。1月21、22日,它们集体遭遇了“黑色星期一”和更黑色的星期二。
欧洲主要股市纷纷创下“9·11”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日本股市则跌至两年多来的最低点。
中国A股的“独善其身”的神话,也终于被彻底打破。21日,沪深综指均重挫逾5%,创半年来最大单日跌幅;次日,再跌逾7%,创下历史上单日下跌点数纪录。中国深沪两市当周蒸发1.7万亿人民币。
遭到内外夹击的香港股市,成为这两日亚太地区表现最差的市场。1月21日,创下“9·11”以来最大日跌幅,当日市值蒸发近万亿港币。22日,再创有史以来单日最大跌幅。尽管此前一天,香港金管局总裁任志刚发表紧急讲话,“美国次按问题引发全球信贷危机,但不希望市场出现犹如世界末日的情绪。”
显然,单凭任志刚和他的讲话,无法拯救香港,因为他无法拯救美国。
降息:同曲能否同工?
谁能拯救美国,怎样才能拯救美国?
1月21日,由于是马丁·路德·金纪念日,美国金融市场休市。但金融市场的管理者们显然没有休息。
经过紧急会议,美联储决定降低联邦基金利率75个基点至3.5%,同时把贴现率降低75基点至4%。这是1984年以来联邦基金利率的单次最大降幅。1995年以来,美联储一共只发生过四次会议间降息,其中最后一次发生在“9·11”恐怖袭击一周以后,联储为应对危机紧急降息50个基点。美国经济和美国股市在此后较短时间内基本走出了“911”袭击和网络泡沫破灭的阴影。
这一次,同曲能否同工?
“对美国实体经济,这次降息是个长期利好,因为企业贷款和消费贷款成本将降低;从中短期来看,也有利于缓解金融机构流动性短缺和股市的颓势。其实这次降息的直接原因,就是最近股市的暴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俊峰向《环球财经》分析说。但他同时指出,这次降息会加重美元贬值的压力,导致资金外流,尤其是在全球资本加速流向新兴市场国家的背景下,中美利率出现倒挂,会推动更多热钱涌入,有可能导致中国国内资产价格泡沫程度继续加大。
中国社科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的张明则表示,美联储只能降低一年期的基准利率,但目前影响美国流动性的主要是3月期的短期拆借利率,因此这次降息并不能直接缓解美国国内流动性的不足,“但由于降息幅度超过市场预期的50个点,所以此举主要将通过改变预期来提振美国经济和股市”。
血与泪的全球化洗礼
法国成衣商皮特,同样对次按危机忧心忡忡。他的服装大部分工序都在中国完成,然后运到法国钉上最后一例钮扣,这样就能以“法国制造”的名义卖到美国去。显然,一旦这些“法国制造”由于美国经济衰退而卖得少了,丢掉饭碗的法国人肯定没有中国人多。
“中国生产的东西,在国际市场上已经基本属于中档或中高档商品,事实上,相当多国际知名品牌都是在中国生产的,只不过大多数利润都被经销商拿走了”。张明指出,“利润低不代表产品的档次低。所谓的‘吉芬现象’,已经基本不适用于中国。”
“吉芬现象”,是指随着社会平均收入的提高,对某些低档商品的需求反而会下降,反之亦然。在次按危机爆发,美国经济出现减速迹象时,有不少的国内经济学家曾就此认为,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衰退,反而有可能扩大对“中国制造”的需求。
显然,无论是中国股市,还是中国经济的多头们,都不会是次按危机的好友。
张明则认为,为了恢复投资者的信心,美国金融机构必须在2008年交出较好的报表,这会促使它们更加重视中国市场。
中国的投资者们,却在越来越重视发达国家的市场。
1月22日深夜和次日凌晨,新浪网《美联储大幅度降息》专题的点击率,已经超过了此前美国任何一次降息的10倍以上,这甚至超过了对中国最近数次加息的关注。许多网友通宵关注着欧美各大股市在美联储降息后的走势,在一个不眠之夜中,等待着中国股市的开盘。
这个不眠的“1·22”之夜,这个全球股市的“流血周”,让许多中国的股民和他们的中国股市,一起完成了国际化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