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机械出口企业市场准入遭遇安全槛
由日本进口织机事件引发的纺机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随着中国纺织机械标准化工作代表团出席国际标准化工作会议而再度引起业界关注。纺机质量安全已经逐渐演变成事关市场准入的门槛之一,任何从事机械进出口业务的纺机企业都无法回避这一课题。这一事实是如何出现的?它的表现是什么?又该如何应对呢?
一度引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对进、出口织机安全防护检查方面重视的“日本织机事件”,看似风头已过。然而,已于2006年6月29日起正式生效的最新版机械指令2006/42/EC,将于2009年12月29日起在欧盟内强制实施;IS011111《纺织机械安全要求》IS09902《纺织机械噪声测试规范》也将于2009年1月底进行表决;纺织机械的CE认证将以修改后的IS011111、IS09902系列标准为依据,成为机械制造商进入欧洲自由贸易市场的通行证。这些悄然而至的纺机质量安全的指令和标准,无不暗示我们:随着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纺机制造中心,质量安全将成为市场准人的一道隐形门槛。
潜规则
2006年12月12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一则“关于进口日本织机存在安全隐患的警示通报”在业界掀起轩然大波。事情的起因是福建省检验检疫局对从日本进口的喷气织机、喷水织机实施检验时,连续发现存在安全隐患。此后,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对此次事件进行了跟踪调查,并在这一过程中发现,安全隐患问题广泛存在于我国进口的各类织机及国产织机产品中。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向记者揭露了事件背后的潜规则:为了降低设备价格,用户在进口设备时往往拒绝购买保障设备安全的装置;纺机企业出口产品时,为了获得价格优势,将安全装置作为选择性的附加装置供客户选购。“这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事情。"久而久之,规避安全问题成为行业内约定俗成的潜规则。日本织机事件引起了国家质检总局对纺机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视,国家质检总局检验
监管司随即提出,今后将加强对进口和出口织机及其他机电产品在安全隐患方面的检验。“国家机械安全认证中心”随后宣告成立,针对我国机械行业有关产品的安全质量进行规范和评定。
现状
纺机产品的质量安全,通常是依据质量安全方面的行业标准和立法来约束的。记者采访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标准委员会秘书长黄鸿康时了解到,纺织行业中由于机械产品所造成的事故占事故总量的70%~80%。即便如此,产品的安全性目前还并没有引起纺机企业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在为保证产品安全性而需要改变传统工艺和方法并投入额外资金时,企业往往视之为负担,或忽略或规避。而绝大多数用户在购买设备时看重的是产品的用途、价格和质量,安全问题常常被忽略,或者认为安全问题靠管理就能避免。
黄鸿康介绍说,早在1999年,全国纺织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就制定完成了纺织机械安全标准GB/T17780—1999《纺织机械安全要求》,并由原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实施。但由于我国纺织机械行业与国际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近年来纺机行业的市场波动较大,以及政府主管部门管理机制的变化等多种原因,我国对纺织机械安全方面的研究进展较慢,甚至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机械安全标准体系和基本的安全防护装置方面我国还缺少相应的法规和测试标准来保证这些安全防护装置自身的安全性。这直接导致机械制造厂以牺牲机器的安全性为代价,尽可能选择低成本的安全防护装置,甚至没有基本的安全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