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家纺花色版权的调研报告(一)
一、源远流长,近代轻纺发源地
江苏省南通市是我国近代轻纺工业的发源之地,素有江海明珠,近代第一城的美誉。光绪年间,出自海门县的清末状元张謇,辞官归里,在故乡兴办实业,开垦沿海滩涂,种植棉花,开办女工传习所,传授现代纺织技术,引进西方先进设备,先后开办大生棉纺一厂、二厂、三厂,奠定现代纺织业的基础。与此同时,纺纱织布进入家庭。几乎“夜夜灯影照织女,户户可闻柕机声,家家绣姑飞针线,棉田若雪接云层”。棉田的开发垦殖,与轻纺、家纺业的勃兴,构成了一派“男耕女织”的田园风光。即便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历经内战、抗战和解放战争的硝烟,刚刚勃兴的现代轻纺工业萌芽遭到无情的摧残,民族工业奄奄一息,然而,潜藏于民间的家纺传统却始终未中断过。
解放后,历经战火洗礼的通州、海门——这片浸透英烈鲜血的苏中老革命根据地(如志浩市场所在的志浩村,即以革命烈士赵志浩的名字命名,海门市的秀山、瑞祥等乡镇均为烈士的英名命名)迎来了社会主义建设新高潮,现代纺织业得到了空前大发展,然而家庭纺织业却因涉嫌个体经济,惨遭“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噩运。二、改革开放,春风催生大市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遍江海大地,家纺工业开始复苏。农民自发的家纺产品交易开始在通州的川港镇和海门的三星镇交界处悄然形成。回顾通海家纺大市场草创建立逐步形成发展繁荣的格局,历经了自发形成,政府规范,版权保护,繁荣发展四个阶段。从规模上讲,从地摊经济到集资建棚,政府投入,融资拓展,渐成规模,实际跨越了农耕经济的简单无序化集贸交易阶段,过渡到法制规范下的现代市场经济的商贸交易阶段,极大的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
改革开放初期的八十年代,通州和海门的农民在两县交界处自发形成的地下坯布和家纺产品交易,遭遇到两地工商部门的查处。选择在这一偏处两县东南之隅作市场,目的自然在便于游击式地逃避打击。因为这里以河相隔,以一叠石小桥相通着分属通州市的志浩村和海门市的叠石桥村两个行政区域。当地管理部门越是取缔,地下交易越是红火,呈“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态势。因此,又被称为“南通小香港”。
草创时期的市场,露天设摊,缺乏管理,无序运作,纷争不断,矛盾突出,为争市场、争原料、争花型,侵权盗版层出不穷,打架斗殴时有发生,甚至有人杀人放火铤而走险。现代知识产权中的版权理念,在这儿根本上是盲点。九十年代初,党的富民政策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当地村民自发集资搭建起简易交易大棚,交易条件得以改善。但因志浩和叠石桥分属通州和海门两个行政区域管辖,常常因为货源,品种的交叉造成恶性竞争。为了规范秩序,南通市委、市政府因势利导提出了“划行归市”的两地分工协作方案。由志浩市场主要经营寝室面料,叠石桥市场主要经营寝室用品成品,专业分工雏形初步形成。通州、海门两市及分属的川港、三星两镇开始有计划、成规模地投资开发组建家纺市场。工商、税务、公安进驻市场,市场管理办公室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