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证券报论当前经济形势:紧缩性政策或调整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正确把握世界经济走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充分认识外部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科学把握宏观调控的节奏和力度,尽可能长地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2月1日,三大证券报分别发表评论文章,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和市场未来走向。
近一段时间以来,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经济大幅放缓,而国内也正经受雪灾的考验,对此,三大证券报1日发表评论认为,国内在去年12月底确定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可能面临调整。
《中国证券报》评论称,次贷危机和暴风雪双双袭来,中国经济正经历着一个异常寒冷的冬天。密切跟踪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冷静面对国内暴风雪带来的严重灾害,科学把握宏观调控的节奏、力度,同时严密关注通胀形势,无疑是正确的选择。
从国际形势看,从去年12月初至今,国际经济形势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去年12月公布的美国三季度经济增速为4.9%,而最新公布的美国四季度经济增速仅为0.6%,落差很大。美国四季度经济大幅放缓预示着,今年美国经济个别季度有步入零增长甚至负增长的可能。
就在1月30日,美联储刚刚进行了去年9月以来的第5次降息,9天内两次降息1.25个百分点,分析人士认为,这足以表明美联储对美国经济受次贷危机影响程度的判断更趋悲观。而美国经济一旦陷入衰退,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经济体将无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出口可能是中国面对外部冲击最薄弱的环节。去年中国净出口拉动GDP增速2.7个百分点,外贸依存度超过60%。目前中国对美出口占出口总值的20%左右,如果美国经济拖累全球经济下滑,中国对任何国家地区的出口都可能受到影响。
此外,美联储持续降息一方面打压美元,推动人民币对美元加快升值,对中国出口企业是雪上加霜;另一方面,降息和美元走软加重美国通胀程度,全球油价、大宗商品价格走高,中国通胀水平也会被推高。中国面临更加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的考验。
从国内经济走势来看,1月下旬严重的雪灾袭击我国南方,煤、电、油、运告急;农业生产蒙受巨额损失;长三角等地区部分企业生产停顿;投资项目开工受阻。1季度国内经济形势因此可能受到很大影响。
申银万国高级分析师李慧勇认为,受出口、投资、工业生产减速影响,暴风雪将拉低1季度主要经济指标。而与此同时,物价涨幅却有可能继续创新高。
一面是来自国际国内的严峻形势,一面是继续居高不下的通胀形势。宏观调控措施的效用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来?
必须正确把握世界经济走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充分认识外部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科学把握宏观调控的节奏和力度。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提醒,关注外部环境“趋冷”会不会令内部经济自动“降温”?他举例说,信贷控制是否应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以避免中小企业陷入短期贷款受阻、营运资金压力加大的困境?
有分析人士认为,从紧的货币政策力度和节奏把握可以更灵活,财政政策也可发挥更大的作用。
值得提及的是,也有专家对通胀形势保持了高度警惕。北大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强调,通胀风险仍是目前经济中的突出问题,应该极力避免通胀形势更为严峻的状况出现。
《上海证券报》评论认为,经济学研究表明:实际利率并非影响现实中人们投资行为的关键变量,对现实经济的认知模式比实际利率更重要。因此,“正利率规则”的真义应该是通胀预期企稳,即名义利率与未来预期通胀率之差为正。为正确引导预期,央行当务之急应当是通过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明确廓清“正利率规则”内涵,同时在准备金政策操作声明中注入遏制通胀的含义,以便借此为本外币政策协调、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平稳发展赢得必要的政策回旋余地。
《证券时报》引用了摩根斯坦利的研究报告:中国正面临“因政策失误而造成的过度紧缩”和“因政策局限而造成的过度紧缩”,报告认为,出现前一种过度紧缩的可能性不大,但后者有可能导致经济硬着陆。
那么如果紧缩的宏观政策出现调整,会对市场有何影响?
广州万隆认为,市场估值已达合理水平紧缩性政策格局可能调整。资金的供求紧张,是近期大盘表现积弱的根本原因。紧缩性的政策格局在外围大环境出现意料之外的变化下,可能将有所调整。估值水平回落至合理范围、大非压力的释放和政策转暖,将是改变市场弱势格局的重要因素。
东方证券认为,春节长假将至,市场观望气氛浓厚,我们认为,目前24倍的2008年P/E估值水平应处在底部区间。目前灾情进入后期,紧缩政策预期松动都给于市场安抚,指标股的反弹可以期待。
申银万国首席策略分析师李慧勇则认为,市场敏感的时间是在三四月份,因为这时年报披露完毕,一季度的经济数据也已经公布,中国经济能不能在欧美衰退、世界经济放缓的大形势下扛得住,宏观政策是否会转暖,届时都会明确。一旦这些数据出炉,那无论是继续震荡还是形势好转,都能够逐渐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