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促使纺织业谋求多样转型
小型外贸企业倍感压力,产业升级箭在弦上
-提示
据相关机构估算,对于以美元计价的进出口企业来说,人民币每升值1%,纺织服装企业的销售利润即下降2%-6%,而出口依存度高的服装行业则影响更大。
人民币升值
从8.2到7.2,数字上仅仅为“1”的变化,对于中国为数众多的企业却犹如大雪压境。在2007年的最后几个月中,舆论最热门的话题,除了《色?戒》和股市,便是每天在小数点后两位跳动的中美汇率变化。而进入2008年以来更是在短短半个月内七度改写纪录。新年头两个交易日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便接连突破7.30、7.29、7.28三个重要关口,累计升值271点,月底则再探7.1853的历史高价位。
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社会舆论从未对汇率问题如此热衷,即便是在2005年的汇改前夜。而在“人民币渐进式升值为中国产业升级、企业转型提供最后良机”、“人民币稳步升值有助于缓解中美贸易逆差”、“人民币升值是中国加速国际化的信号号”等宏篇巨论背后,在枯燥的日程化的数据更迭背后,生产和生活却鲜活地残忍地无法抗拒地继续着。30年前,这些遍布珠三角的出口加工型企业享改革之先,30年后,他们每天的日子依然春风拂面吗?也许我们不能将他们眼下的窘境归咎于人民币升值,但在人民币加速升值预期期越来越成为现实的2008年,这些企业的生存状况,这些行业的应变之道,这些产业的优胜劣汰,无疑是珠三角工业乃至中国外贸行业进程中,无法抹去的一笔。
一年之计在于春。2008年的这个春天,对于老潘来说可不怎么轻松,甚至并非洋溢着希望。
与众多生产型企业一样,老潘的服装厂面临着通胀带来的原料成本上升压力,及新劳动合同法带来的用工难题。同时,作为一家外贸出口型企业,老潘还不得不面对人民币持续升值导致的汇兑损失。“内忧外患、两头夹击、愁上愁啊!”老潘的困扰不是个别案例,从纺织服装到鞋帽玩具,从家具业到小家电,人民币“加速”升值的态势犹如火上浇油,已令很多企业不仅仅面对利润丰薄之分,而是生存还是消亡的严峻考验。
外贸公司转型客户代理
李先生是广州一玩具贸易有限公司的外贸专员,通过与众多中小型玩具厂家合作,帮助没有出口权的企业出口欧美、东南亚等国。这半年,他每天都查看当日人民币汇率变动,其描述了公司近两年的经营状况变化―――2006年利润率5%以上,2007年初就越来越难,后来又出现美泰召回事件但还算可满足温饱。去年下半年开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就像坐上了火箭,很多工厂停产或半停产,作为外贸代理公司更是深受其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