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我国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突破20%
2007年,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突破20%,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比上年的18.79%又提高了约1.89个百分点。
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指出,近几年财政收入增幅连续保持在20%以上,约为GDP增幅的2倍,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也一路走高,2007年这一比例更是有望突破20%。“综合考虑2008年减税和宏观经济形势,2008年财政收入增速仍有望保持20%以上”,他如是表示。
财政收入节节高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初步核算,2007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466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而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曾透露,2007年预期全国财政收入将超过5.1万亿元,增长31%左右。据此计算,我国2007年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将达到20.68%左右。
业内专家提出,虽然20%左右的指标表面上看来不是很高,但如果加上偿还国债支出、社会保障费收入、预算外支出和制度外支出后,财政收支将占到GDP的30%以上,这一比例与改革开放初期相当,即1978年30.8%的水平。近几年来,全国财政收入一年一个新台阶,继2003年突破2万亿元,2005年突破3万亿元,2006年接近4万亿元,2003年至2007年五年间,全国财政收入累计约17万亿元,比上一个五年增加10万亿元,年均增长22%。
谢旭人说,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经济结构优化、经济效益提高和收入征管加强。
贾康认为,最概括地说,应当指出主要是改革开放开始后的约二十年我们减税让利等解放生产力的努力进入了“收获期”。财政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既属于财政收入/GDP比重落到过低状态后的一种恢复性增长,也是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体现。
公共财政将减弱挤出效应
财政收入占比的提高,引起一些担忧:财政收入增加必然会使财政支出也相应增加,这可能会对私人部门投资产生挤出效应。对此,业内专家认为,下一步财政将凸现公共性,因此,财政增收部分主要应该投向基本的公共服务、医疗和社会保障,特别是着力于拉近不同群体,不同区域享受公共服务的距离,这样不仅会缓解挤出效应,而且能够使经济更加平稳和健康的发展。
贾康指出,财政支出要“有保有压”。其中,“保”是指政府资金使用的重点将集中于国家发展规划确立的战略发展目标和农林水、生态保护与国土整治、西部开发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点项目,以及与公共卫生体系、教育、科技进步、社会保障关系密切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条件建设;而“压”是指政府首要考虑的应是市场不能有效提供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政府资金将退出一般竞争性、营利性的投资项目,同时力争为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提供政策平台和制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