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的市场意识书写了大堡制鞋匠传奇神话
编者按: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因首先在我国实行“大包干”而闻名全国。1978年末,小岗村18户农民冒着坐牢的危险在大包干协议上按下了手印。从而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与城市改革的序幕。
“大包干”是一个伟大的创举,“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大包干在保证国家税收和集体收入不减少的同时,使农民富裕了起来。小岗村的改革,推动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农村的推广,促使全国农民不断走上富裕的道路。如今,30年过去了,中国农民还仅仅停留在温饱状态吗?中国农村发生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农业离现代农业还有多远?
如果说温州人是“中国的犹太人”,那么,呼兰区腰堡街道办事处所属的大堡村人就堪称“呼兰的犹太人”。他们超前的市场意识、开阔的视野和赚钱的能力造就了制鞋业的技术骨干群、建筑房地产行业的老板和一批做国际贸易的大堡人。
贫困逼出来的制鞋专业村
大堡村坐落在松花江边,现在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但在改革开放前,由于人多地少,贫穷的烙印深深地留在每个大堡人的心里。或许是穷怕了,或许是大堡人骨子里就有经商赚钱的细胞。改革开放之后,大堡人的思维也逐渐骚动起来。他们没有把眼光停留在刚刚出现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上,他们还想做更大的致富梦。
曾经在龙江鞋厂做过技术工人的李林回村后,率先办起了来料加工的制鞋小作坊。他组织部分村民把活拿回家加工,由此也带出了村里第一批制鞋技术工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后,大堡村的制鞋加工业开始分化,家家户户都成了小作坊小加工点。提起这件事,村党支部书记吴达说,现在,我家在村里算规模最小的,一年收入才30多万元。现在大堡村制鞋技术工人已达到1000多人,他们做出的鞋品牌多达近百个。由大堡人创办的百人以上制鞋企业有6家,百人以下的制鞋厂就有30余家。他们分布在哈市道外区太古制鞋一条街和沈阳、广州等地,产品畅销国内外。制鞋业衍生了许多专门从事鞋料专卖的商店和网络,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70%都是大堡人。
从力工到项目经理和大老板
改革开放前,大堡村的壮劳力每天的工分才合几毛钱,年收入还不足300元。为了摆脱贫困,实现他们的梦想,大堡人以哈市为根据地,在建筑行业做起了收入最低、劳动强度最大的力工。
同行业的农民工很快就感觉出大堡人有种不甘于人下的志气。很快,他们大多成了建筑业的技术工人或承包建筑五项的小头目、项目经理、建筑行业的老板。
村委会主任王文普介绍说,现在,大堡村在外从事建筑行业的农民工约有800人,其中大部分是技术工人和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大堡村的木工、瓦工和钢筋工都在东北三省劳动力市场享有盛名。耸立的高楼大厦见证了大堡人的成功,大堡人不但解决了温饱,甚至还有一些人成为建筑行业中的佼佼者。宏信集团、金泰集团、明达集团、盛宏基等房地产开发集团或企业,都是在大堡村这块土地上崛起的,当年的农民成了省内的知名企业家。同样也带动了村里的人走向了富裕。
闯进俄罗斯贸易市场的大堡人
大堡的制鞋业产品远销俄罗斯,远销俄罗斯的鞋把大堡人的眼光扩大到国际市场。
曾经在绥芬河卖过包子的大堡人张立新,拿着有限的积累在海关为出入境的中俄两国小贩“倒包”,学会了地道的俄语,建立了广泛的社会关系。凭着滚雪球式的发展,渐渐成为做国际贸易的行家里手。一些了解他的村民说,张立新的俄语水平挺高,许多俄罗斯人都信任他。在他的带动下,更多的大堡人成了远东国际贸易人,经营的商品也扩大到了服装和木材等项目上。如今,在远东地区国际贸易市场,30多名大堡人成了俄罗斯国际贸易市场的生力军。
从大堡村出来的人先后富了起来,他们大多数人至今还没有把自己的户口迁走,毕竟这里是他们人生起步的地方。他们用自己的财富回报着家乡,装点着自己的家乡。2005年,宏信集团投资240万元,为大堡村的孩子建立了现代化的宏信小学,他们的行动也受到家乡人的高度赞扬。2006年的新农村建设,明达集团和盛宏基集团共同投资,为大堡村修了3条主要村路。一些贫困户至今还念念不忘这些企业为他们建的砖瓦新居。每逢年节,富裕起来的村民和企业家都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
现在,大堡人每每提到他们的辉煌业绩,那种自豪的神情感染着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