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韩企无端撤走引起商务部关注
调查显示,目前倒闭、转移的韩资企业,大多是皮革、成衣和缝纫玩具等加工型小企业。
针对部分在华韩国企业非法撤离的现象,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邓湛告诉记者,行业协会正在对此展开调查,并根据不同企业的情况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他说,由于韩国企业撤离所涉及的省份较多,调查的范围也比较大。
韩联社日前发布消息称,韩国政府于14日表示,就最近在华韩国企业的非法撤离问题,计划与中方磋商韩国企业圆满撤离的方案。报道称,韩国外交通商部通商交涉调整官赵兑烈在记者会上表示:“为磋商简化撤离步骤等帮助韩国企业圆满撤离的方案,双方启动了所有的磋商渠道,还为支援与当地企业的撤离相关法律和交涉活动,向韩国企业比较集中地区的公馆划拨了7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3.2万元)。”
韩国《中央日报》此前曾报道称,近来在华投资的韩国企业因为付不起职工工资或者负债而“无端撤走”的现象很多。由于中国转变税收政策,加强了对环保方面的限制,加之不断上涨的工人工资和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劳动合同法》,使在华的韩国中小企业劳动成本负担可能会增加50%以上。这对为“赚取劳动成本”而进入中国的韩资企业产生直接冲击。中国商务部网站此前曾援引有关消息证实了上述现象的存在。
邓湛表示,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擅自撤资的韩国企业数目并没有外电报道的那么多,同时由于撤离的企业大多为中小企业,对中国外商投资整体状况影响不会很大。他说,撤离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此前出台的部分政策对其经营造成影响,一方面也因为韩国在华企业数目众多,企业家素质并不完全一致。
实际上,受到税收、劳务等政策改变压力的不仅仅是韩资企业,还有日资和台资企业。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提供的数据显示“日韩企业在中国的结构很相似:其中50%的企业在中国销售产品,30%的企业返销母公司或者本土,20%出口海外。这其中,只有那30%和20%中的低端边缘企业可能撤离。”调查显示,目前倒闭、转移的韩资企业,大多是皮革、成衣和缝纫玩具等加工型小企业。它们更为依赖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优惠政策,一旦这些因素发生变化就难以生存。
来自韩国方面的消息称,韩国政府正在讨论必要时扩大 法律及交涉援助规模的方案,并计划通过相关部门之间的磋商,发布解决韩企从中国非法撤离现象的对策。记者从商务部获悉,商务部已经多次就此问题与韩国企业进行磋商座谈,力求寻找解决办法。特别是在撤离情况发生较多的青岛,商务部多次组织听取韩国企业意见。不过,截至记者发稿时,商务部未曾就此事公开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