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红富士家纺兼并幸福印染厂转向实体竞争
“我们希望成为国内外战略资源的整合者,在产业链高端扮演整合资源的角色。”上海红富士家纺公司董事长董服龙说,“随着中国家纺品牌竞争的日趋激烈,未来的竞争趋势可能更多表现在综合实力的较量。”
1月21日,素有“超市大王”美誉的上海红富士家纺,吹响了整合上下游的集结号:由其兼并的上海幸福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年产6000万米的特宽幅布印染项目正式投产。
业界敏感人士认为,红富士将把中国家纺带向综合实体的较量。
从品牌竞争到实体较量
“我们希望成为国内外战略资源的整合者,在产业链高端扮演整合资源的角色。”上海红富士家纺公司董事长董服龙说,“随着中国家纺品牌竞争的日趋激烈,未来趋势可能更多表现在综合实力的较量。”
从行业来看,红富士不是补充实体的先行者。宁波博洋控股新江厦股份公司、维科集团收购淮北印染厂都是典型的案例。但红富士敏锐的眼光已经觉察出行业的竞争趋向,并在行业上游率先占据了制高点。“作为传统行业的家纺业实现创新型发展并非易事,未来家纺业的核心竞争力应该集中在设计与印染,而不是传统的缝制。”董服龙说。
他告诉记者,在批量生产中,原创设计需要布料的上色率、色牢度、缩水率、pH值等作为保证,这些都体现在印染技术上。“企业规模越大,质量越难以控制。家纺企业做大做强应该有自己的印染能力作为保证。过去,红富士家纺一年要用2000万米~2500万米布,需要20多家小印染厂才能完成。因此,我们需要并购印染企业。”
“家纺企业进军印染在未来几年可能会成为一种趋势。”一位资深人士分析说,国内家纺业的竞争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进军关联行业,实现多元化经营,如博洋集团拓展百货连锁业,控股新江厦;二是延伸产业链,向上游印染行业扩张。目前,产业链扩张的重要性已经引起众多家纺企业的关注。“据测算,人均消费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每年新增的家纺类消费品需求就多达300亿元。当前国内家纺行业集中度非常低,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著名品牌,销售规模在2亿元以上的就算大企业,而最大企业的市场份额仅占0.6%左右。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家纺行业的洗牌会愈来愈激烈。”董服龙分析认为。
硕果仅存的印染项目
红富士家纺兼并整合的印染项目——上海幸福纺织印染有限公司,曾经因为企业废水处理不达标而被列入“黑名单”,是限期整改单位。“污染问题解决不了,企业未来的发展就会有许多不确定因素。”董服龙说。据了解,并购完成后,红富士家纺就斥资1000多万元,对幸福印染的废水处理、锅炉和主要印染设备等进行了技术改造和节能减排的有关工作,中水回用设备也将投入使用。
目前幸福印染的日污水处理能力已达到3500吨。记者在现场看到从该厂排放口排出的废水已无色无味,清如自来水。据介绍,幸福印染2004年底因排放严重超标被列为上海市限期整改重点单位。“原先这个厂排出来的水是有色有味非常浑浊(COD等指标严重超标)。最近这种情况没有了,我们现在住着也安心了一些。”该厂所在的金山干巷镇一位周姓市民对记者说。
“节能减排不仅给周边居民一个绿色的环境,也给我们企业本身带来了长期的利好。幸福印染上了废水处理技术改造暨节能减排项目后,预计每年可节水58.4万吨、节煤980吨、节电213.5万度,合计节约人民币360万元/年,项目投资回报率24.5%,公司已被市经委和市节能服务中心列为2007年度上海市节能减排重点政策扶持单位。”董服龙说。经过技术改造后的幸福公司生产能力由原年产1500万米特宽幅布迅速提升至6000万米,可采用活性、分散、涂料、拔染工艺;平网、圆网印花;长车卷装,常温、高温高压染色;防皱、防水、防缩、防静电、防尘、防油、阻燃和磨毛等功能性整理工艺。上海家纺行业一位资深人士称,从改造后的情况看,该公司可以称为上海地区规模最大、设备最精良、实力最雄厚的全能特宽型印染和家纺生产企业。
上海家纺协会领导说,国内大型家纺企业拥有印染能力的并不多见,红富士家纺的收购整合令其拥有了上海地区设备精良、规模较大、硕果仅存的印染生产加工工厂。他还透露,红富士扩张步伐正在加快,有可能成为上海地区首个含印染生产的家纺类上市公司。有关专家分析认为,催生国内家纺业兼并整合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全球纺织品配额的取消,中国家纺企业需要尽快通过并购等手段,培育与国外跨国集团同场竞技的实力;二是人民币升值和出口退税下调等行业政策的调整,迫使国内家纺行业寻求创新能力增长点,增强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