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轻纺城能否为北方缝机市场架起支点?
2008年的春天,对于北京的服装生产企业来说,应该说是别有一番春意。位于北京大兴区,占地168亩、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的“北京国际服装设备•轻纺城”已正式开工建设。到年底,这个具有服装批发市场与加工基地双重辐射功能,集面料区、辅料区、缝制与服装设备区、仓储区及综合配套区于一身的北京国际服装设备•轻纺城,将通过对北京轻纺、服装面辅料和缝制机械企业所产生的聚集作用,为当地乃至整个北方地区的服装产业发展助力。
日前,记者来到北京国际服装设备•轻纺城的施工现场,探访大兴区的这个重点“折子工程”,看看它究竟有没有在未来拉动整个北方缝机市场的实力。
地理优势 立足北京辐射三北
北京国际服装设备•轻纺城位于北京市区南部、大兴区北部西红门镇的北京轻纺服装基地内,北临五环,东接亦庄经济开发区,距南中轴路900米,距天安门近18公里。京开高速、104国道、京津塘高速、北京中轴路纵贯南北,南五环、六环横穿东西。驱车到首都机场40分钟,到天津新港仅有90分钟。规划中位于亦庄的北京最大物流中心也近在咫尺,同时区内有京沪、京九铁路交会。优越的地理位置、便捷的交通和物流优势必然造就这个区域的兴旺发达。建成后,这里将立足北京,面向华北、东北、西北,辐射中亚、俄罗斯、东欧等地,满足多重市场需求,从面辅料、印烫配饰、裘皮皮革到包装、品牌设计制作,均有能力提供,可以为周边服装生产企业、经营者提供全方位服务。
政策优势 时尚之都的重要基地
2003年,北京就曾提出: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服装设计中心、贸易中心和服装时尚创新中心的口号。2005年有了更加明确的定位——打造中国的“时尚之都”。
“时尚之都”不能是“空中楼阁”,如果说“时尚”是服装产业的金字塔尖,那服装加工制造业以及依托的上游产业则是重要的基底。根据北京市的区域规划,按照服装加工业应靠近市场,交通便捷的特点,服装产业园区的布局拟沿五、六环路,在北京的南部地区形成相对集中的服装设计、研发、加工产业带。按照新北京城市规划修编,北京国际服装设备•轻纺城是北京规划南中轴商业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在的北京轻纺服装园区于丰台的木樨园、大红门构成了北京“时尚之都”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北京“时尚之都”工程的重要产业基地。
产业优势 服装企业高度集中
在北京国际服装设备•轻纺城一路之隔的南边聚集着占北京服装产能总量20%的大型服装生产企业;半径3公里范围内就有服装生产企业近千家,占北京服装产能总量的70%以上。近千家服装生产企业中既有腾氏、白领、威克多、雪莲等著名品牌,也有来自浙江等地的新型企业,规模从小到大,产品从低档到高档,分布自成体系,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服装设备•轻纺城无疑为全方位推动服装产业发展创造了天时地利人和之势。
“十一五”期间大兴区重点发展的产业集聚区是建立北京大兴轻纺服装产业基地。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新建社区管理委员会主任吴立宽介绍说,2007年初,大兴区的主要领导在对南小街、瀛海、德茂庄、旧宫、西红门镇等重点服装生产区域做了大量调研后确定了区内服装业的重要地位,并明确表示要大力支持区内重点项目——北京大兴轻纺服装产业基地的开发和建设。其中,位于西红门镇的385亩的服装生产园区大部分企业已经开始投产,北京国际服装设备•轻纺城被列为重中之重的“折子工程”。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