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一个中国超模有多难(诞生期)(图)
当红模特张子君
“名赛”价值 知情者甚少
2000年至2005年是国外选美赛事进入中国最密集的阶段,主要原因是“门槛低”,因为中国国家级别的赛事必须有国家有关部门的批文,而国外模特赛事进入中国不需要中国机构批准,多数赛事在国外本身已具有多年历史。一时间“国际模特大赛”等挂着模特大赛头衔的变相选美活动如雨后春笋。
直接后果就是:老百姓对于中国政府给出的“模特是一种职业,选美是社会活动”的释义听得一头雾水。“比基尼小姐大赛”的冠军能不能当模特?很多人连这个问题也弄不清楚。人们甚至发现参加选美比赛的选手几乎全部是职业模特,模特似乎在通过选美来为自己找到另一个发展的渠道,使模特在瞬间变成“小姐”,“小姐”变成“模特”,两者的区别和界限在中国被彻底混淆了。
模特业资深专家给出了一个最简单的衡量办法:衡量模特大赛是否专业,要看选手赛后的活动内容。如果选手在赛后需要为大赛组委会服务一年,做许多慈善和公益等社会活动,它就是“选美”;如果选手和正规模特公司签约,被服装设计师和其他行业所选用,它就是“模特”。
除此之外,模特大赛还在许多“关键问题”上与选美有本质上的差别。
比如评委。模特大赛在评委选择上需要“专业化”,由设计师、摄影师、化妆师、专业模特和服装院校专家等和模特产业相关联的学者组成,这样选拔出来的模特才会拥有市场。所以,越是专业化、职业化的赛事,评委就越需要专业化。比如内衣模特大赛,评委中必须要有内衣设计师,因为内衣模特直接面对的客户就是设计师;要有画家或雕塑家,因为他们了解人体结构;要有时装杂志的编辑,因为内衣模特的职业范围包括平面模特……
比如赛事运作的管理体系。拿中国模特之星大赛举例,它面向社会,就必须符合16岁~20岁的报名年龄段,在全国各地设立分赛区进行层层选拔,最后进行总决赛,它属于网络式的选拔。中国职业时装模特大赛通过院校报名,走的又是另外的渠道。两者的管理体系完全不同。
比如参赛模特的后期推广。专业赛事在举办之前,奖励和赞助都是有目的地针对后期推广来设定的,“星赛”的冠军已连续3年被世界最大的纺织集团日本“旭化成”奖励成为品牌形象代言人,奖励和赞助在此成为获奖选手在未来一年里做出好成绩的有力保障,同时也是向公众传递“职业”化概念的有效信息。 模特大赛不是一场演给公众看的娱乐活动,严格的、有计划的“运作和管理”,发现名模的好苗子是大赛存在的真正意义。然而,没有几个人能走到一个大赛的后台去了解它的内核,主办方找不到合适的方式向公众传播如此冗长、专业的幕后轶事,勉强能够传递给公众的关于大赛的有效信息就是:大赛名字、奖金以及冠军的容貌。大赛结束,公众对大赛的关注和评论也随即结束。这种现象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优秀模特“生源”的连续性。多数茫然单纯的年轻选手初涉赛事最先感受到的依然是这个行业的复杂与陷阱,这无疑会给大赛贴上了“危险”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