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缘高科技 民企求蜕变
高科技成果“养在深闺人未识”,而民营企业有资金却囿于项目短缺,这二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一直是制约高科技成果产业化和提升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短板。可喜的是,这种情况正在不断地改善中。去年年底,“国家‘863’计划与浙江民营企业对接活动”在杭州举行。自2003年以来,科技部与浙江省政府已连续举办了五届对接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同样,在上海、温州等地,不少民企也主动出击,正把目光转向高新技术开发的前沿。
高科技并非“高不可攀”
“863计划不单单只是神舟飞船、人类基因组工程,其实还有大量的成果能为民企所用。”浙江国家863计划产业化促进中心、浙江火炬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杨更生希望能让更多的人知道,它们并不那么“高不可攀”。
以本届对接活动为例,把目标集中在纺织行业,引进国家863计划成果和研究团队,特别是在节能、降耗、减排、增效等方面,帮助浙江省纺织产业解决重大技术难题,促进纺织产业由粗放扩张型向技术集约和减耗增效型增长方式转变。在本届对接活动中,浙江省企业已成功对接12项863计划成果。自2003年以来,科技部与浙江省的对接活动,共促成对接项目62项,总投资35亿元。截至2007年6月,已有22个项目投入生产或试生产,投入资金21亿元,累计销售12亿元,创利税1.5亿元。
几年下来,吉利集团、横店集团、华峰集团公司等一批大型传统产业的民营企业实现了与863成果的对接。浙江悍马集团是一家主要从事建筑、房地产开发等传统产业的民营企业,通过对接活动,与中科院遥感所合作,组建了浙江悍马中科遥感科技有限公司,遥感所的“成像技术地面处理系统”和杭州超艺数码公司的“2200万像素成像技术”以技术入股的方式,与浙江悍马集团的民营资金对接。他们设计的“数字航空测量相机”,只要锁定图中的任何一个建筑物或道路,计算机马上就可以给出你需要的精确坐标数据。悍马的这一技术,将主要应用于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地图测绘、国土资源、城市规划等领域。这比传统的胶片相机,要省下近一半的航摄成本。
民企借高科技加速“蜕变”
善用“外脑”,本来就是民营企业的一大特色。而参与国家863计划产业化等高科技领域,更是被许多专家认为是促进民营经济二次飞跃的重要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