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阜城标准化种植让棉花“呼吸”新鲜空气
棉花间作单产效益涨3倍
河北阜城标准化种植让棉花“呼吸”新鲜空气
本报讯 (祁建平)河北省阜城县推广棉花种植标准化,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棉花平均产量提高18.5%,农民收入也获得了提高。
阜城县棉花标准化示范区是第五批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始建于2004年,2007年10月通过国家验收。示范区建设3年多来,全县棉花标准化生产示范区面积占总面积的95%,涉及近两万个农户,累计增收4亿元,为农民增收3亿多元。
棉花是阜城县的主要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历年都在6600多公顷以上,最高年份曾达到1.8万多公顷,占到全县耕地面积的近45%,是有名的产棉大县,也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县。早在1994年,他们就开始探索棉花标准化管理模式,在部分乡村进行优质高产棉栽培技术的推广。被确定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后,他们又制定了《棉花高产栽培技术规程》等系列标准,创新性地制定了《棉花西瓜间作生产技术规程》及20多项配套标准,形成了产前、产中、产后的标准体系框架。
为让棉农真正掌握标准化种植技术,他们在抓好培训的基础上,突出抓好5个关键环节的监控:一是抓好一播全苗标准化,确保苗全、苗壮;二是抓好化学调控标准化,提高化控水平和质量;三是抓好病虫防治标准化,实施病虫防治无害化;四是抓好肥料施用标准化,提高配方施肥水平;五是抓好棉花收获标准化,提高棉花采收质量。
与此同时,他们还重点规范了生产投入品、操作过程和产后加工记录,产前统一购进杀虫剂和优质复合肥,并集中分配到各户;产中以村为单位进行过程记录,对生产投入品种类进行详细记载,并专人负责;产后建立质量检验、检测系统,加强了对棉花质量的监督检验,真正提高了棉花种植效益。
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阜城的生态效益也开始显现。由于平衡施肥技术的应用,减少了因盲目使用化肥、农药而造成的污染,年农药用量较3年前平均下降了30%,田间气候得到极大改善,一种新的种植模式应运而生。目前,全县棉、瓜间作标准化示范区4000公顷,比单纯种植棉花增加效益近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