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出口企业积极应对汇改 鞋都破解没落危局
“鞋都正在没落”,这是记者日前在广东采访时的深切感受。到广东的第二天,记者一行就走访了举世闻名的“鞋都”东莞。记者在东莞参观一家鞋厂时,该厂负责人介绍说,这个厂一年生产800多万双鞋子,营业额为3000多万美元,产品多为中低档鞋,全部外销到美国,由于是接单生产,所以价格提不上去。
其实,在广东还有不少企业也面临类似问题。
比如,在惠州市的鞋业重镇、国家女鞋生产基地吉隆镇,注册为企业的鞋厂就有130家,然而这仅占鞋厂总数的不足30%,其余大部分为雇工40人以下的小厂或作坊。而目前,这些鞋厂的生存状况多多少少都出现了问题,让鞋厂老板们感到忧虑。在2007年,该镇鞋厂可以接到的有一定利润的订单较2006年下降约40%。粗略统计显示,大概有300家鞋厂因无法适应市场的要求在当年转让或关闭。此外,那些主要为国际著名品牌如耐克、阿迪达斯等生产鞋子的厂家,也因为自身定价权利小而使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前景堪忧……人们不禁感慨,昔日的“鞋都”今安在?
对此,记者不禁又生疑问,昔日“鞋都”何以在今天面临此番困境?有业内人士仔细剖析其原因后指出,目前广东鞋厂面临困难,一方面是“内功不够”,造成鞋厂销售主要依附经销商,属于贴牌或者接单生产。鞋厂自身缺乏独立品牌,定价权力小,大部分利润被经销商占有;另一方面是资金实力薄弱,无自主开发产品能力、无自主经销网络,企业盈利完全依靠廉价劳动力成本。
近年来,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力成本增加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的叠加,使很多企业原本就不大的利润空间进一步被挤压。所以,以前依靠低廉劳动力获得利润的生产方式今天已经难以维持。此外,更加激烈的行业竞争也令很多企业“雪上加霜”,由于互相压价致使企业经营情况进一步恶化。据了解,广东的纺织业、玩具业、水产业等与制鞋业一样,都面临着来自内外的不小压力和严峻挑战。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很多企业负责人都提及“人力成本增加”这一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因素,其中一部分企业负责人认为,《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和人民币升值是导致用工成本上升的原因。对此,记者走访了几位法律界人士,他们指出,这种说法并不全面。首先,《劳动法》多年前就已经颁布实施,新颁布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只是在原基础上作出相应的调整和修改,本质上并没有太多改变。此外,人民币升值对价格方面的影响虽然客观存在,但这种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缓解或者积极应对的,不应该被片面夸大。
业内人士表示,很多企业对《劳动合同法》有看法,从表面上看是由于人力成本上升,而从更深层面看则是多种因素综合在一起导致的。实际上,目前广东省出口制造业已经到了产业迫切需要升级换代的时点,旧的生产模式和盈利模式已难以维系企业今天的生存。在这种情况下,“鞋都走向没落”也就有它的必然性。
“破解鞋都的危局没有他途,只有迎难而上”,企业界人士如是说。目前东莞、顺德等地的鞋厂都采取了提升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等措施来应对当下出现的情况,包括精简员工、优化人员配置、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改进设备等,其次就是想办法增加收入,争取薄利多销。
一位企业财务主管告诉记者:“两年前有人说纺织业、制鞋业的利润率仅在1%到2%,而两年过去了,这期间人力、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为何很多企业还在坚持生产呢?这是因为扩大销量、扩大生产带来的规模效应创造了一定利润空间,在厂房、设备、人员等各种条件不改变的情况下扩大销量,实际上等于降低成本,‘薄利多销’就是这个原理。”但他同时指出,这个利润空间是有限的,未来当这个空间渐渐缩小时,企业还要面临新的抉择,寻求转型将难以避免。转型过程中,重新给产品定位、开创自主品牌是最关键的,但转型又是一项涉及研发、销售、技术等多个环节的“大工程”。
当记者问到目前为何不加快转型时,很多企业负责人给出了“想开发自主品牌,但面临资金、研发技术和研发人员等问题”、“开创自己的销售渠道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的回答,也有人提出,“现在的厂子还有订单可以维持,以后再考虑转型”、“重新去开拓市场需要很大的人力物力,企业一时下不了决心”……业内专家对此指出,顺应产业升级的潮流,尽管困难重重,但却是在今天经济形势下的唯一选择。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面对还未远去的“寒冬”,“鞋都”需要破冰的勇气。
采访后记:
自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到2007年年底,人民币对美元已累计升值13.3%。对外向型经济占主导的广东而言,人民币升值必然会对企业的出口产生一定影响。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部分企业通过更具主动性、更多样化的方式积极加以应对,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可以这样说,人民币升值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广东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并加快了广东一些低附加值产业向外转移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