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迁离”:珠三角产业转型之“痛”
在深圳龙岗区经营了20多年玩具厂的台商庄世良现在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玩具生意上,而是帮助台商朋友们到中国内地寻找更好的投资地点。向内地迁移,正在成为不少珠三角台资企业反复思量的大事。
庄世良是深圳台商协会的常务副会长,拥有2000多名会员的深圳台协四年前成立了国内投资环境考察小组,建立了网站,收集国内各地投资信息,并组织会员前往考察。庄世良一直忙于此项工作。
“过去,向外迁移的还主要是电镀、皮革、印染等污染型企业,自去年以来,一些制鞋、玩具、服装、电子等劳动密集型企业也走上了迁移之路。”庄世良说。事实上,珠三角工业集中的深圳宝安、龙岗两区,东莞的许多镇,广州番禺市、佛山的南海、顺德等地区,以港澳台资为主的外资企业向外转移已形成一定规模。
根据深圳贸工局的不完全统计,自2005年以来,共有500多家企业迁出深圳,这些企业的年产值约150亿元。另一方面,时有发生的一些台港资企业老板“走佬”(偷偷溜走)的现象也困扰着珠三角诸城市。去年11月,广州市番禺区榄核镇一家陶瓷公司的台湾老板在没有办理任何清算手续的情况下,留下一堆债务和不知情的员工,一走了之。以港澳台资企业为主的外企迁离、关停现象与早年外资企业大举进入珠三角的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原因何在呢?广州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番禺创信集团董事长吴振昌认为,珠三角的投资环境正在发生新的变化,一些缺乏竞争力、经营不善的中小企业将首先面临被淘汰的局面。电风扇产量居全球第一位的艾美特电器(深圳)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蔡正富说,珠三角是靠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起家的。如今,单纯的加工制造的生存空间已经受到严重挤压。他算了一笔账:最近两三年,深圳的普通工人工资从800元上涨到1500元左右,人民币升值幅度接近10%,而许多产品的出口退税下调了五、六个百分点。“企业如果单纯做OEM(订单加工)而没有自己的品牌、研发的毛利,在珠三角已经没有生存空间。”
今年春季,广州企业给新入职的员工开出的平均薪价为1160元/月,比上年同期涨了13%。自今年四月开始执行的广东省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也比过去平均提高了12.9%。备受瞩目的《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更是增加了外资企业对劳动成本的预期……
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员丁力认为,一系列新变化意味着中国长期被低估的人力资本开始升值,并会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得不面临转型或者梯度转移,转到劳动力更为便宜的地方去。
与此同时,珠三角各城市政府致力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新的城市规划中,许多传统型企业因环保等问题无法在原来的地方继续发展。如深圳市划定“生态控制线”,控制线以内的工业企业必须全部退出。东莞市政府在大岭山镇规划发展以高新科技为主的松山湖工业园,原来在工业区范围内的几十家不达“高新科技”条件的台资企业被迫迁走。尽管一些中小型外资企业在逐步迁离,但近两年珠三角诸城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金额仍持续增长,而投资项目数量却有所减少,显示外商投资质量大大提高。
以深圳为例,2007年包括德国西门子中压开关公司、香港超捷造织、台资聚才集成电路设计等重大项目,以及意法集成电路芯片封装、世纪晶源化合物半导体、中华映管等一批产业链中关键性项目顺利落户深圳。深圳新批投资总额超千万美元的大项目243个。深圳的变化代表了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在今年一月份举行的广东省“两会”上,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大篇幅提出“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扩大内需”等。分析人士认为,这意味着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广东省,产业格局将发生重大调整。
艾美特是一个成功转型的例子。蔡正富说,公司过去以替国际品牌代加工为主,靠低廉的劳动力赚钱,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高,艾美特曾一度亏损。但自2006年公司大力拓展中国内地市场,拥有自我研发的技术,并使用自有品牌,使企业扭转了败局。目前艾美特每年内销的产品已占到总产量的四成以上,“中国广阔的消费市场大有可为。”然而转型并非易事,庄世良形象地将之比喻为“穿着衣服改衣服”。他认为,在转型的“阵痛”中,企业亟需得到政府的扶持。“向哪里转、怎么转,政府的指导和服务应更具体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