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麻纺织业经济运行分析
进口 加工贸易进口金额2.00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50.85%,比去年同期下降了8.47%;一般贸易进口金额1.60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40.84%,一般贸易进口金额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4)收发货地
2007年1~11月份我国麻原料分收货地进口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黑龙江、北京、山东、安徽等省,1~11月份仅江苏、浙江和黑龙江三省麻原料进口金额就占麻原料进口总额的69.18%。由于亚麻原料进口价格持续攀升,其中江苏和浙江进口亚麻数量同比增长0.06%、18.89%,金额同比增长分别为29.19%和39.22%,黑龙江进口亚麻量则同比下降了18.02%。
我国麻类纱线出口发货地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苏、广东和山东等地,仅浙江、江苏、广东三地就占到纱线出口总额的近3/4;麻类织物出口发货地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苏、广东、黑龙江、上海和湖南等地,而出口麻织物第一大省浙江省出口量额分别下降17.70%和16.38%,出口价格同比则上升了1.68%;麻制品出口发货地主要集中在福建、广东、浙江、江苏、山东、上海等省市,其中福建和广东同比增幅为1809.9%、5.54%,而随后几大市场则出现不同程度的降幅。
三、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及应对措施
1、经济增长减缓,出口增幅回落。据海关统计,2007年1~11月麻织物出口占出口总额的55.89%,出口量额同比分别下降13.37%和8.49%。其中亚麻织物出口数额同比分别下降16.07%和8.97%;亚麻织物出口前三大市场香港、意大利和比利时数量同比分别下降20.94%、22.98%和32.98%,;苎麻织物出口量下降9.84%;出口香港下降26.99%,出口韩国下降15.34%,出口印度尼西亚下降23.34%。
主要原因有:出口纺织品退税率政策调整等宏观环境因素对销售的影响;麻纺织市场销售淡季长;苎麻纺织产品更新缓慢,产品竞争力减弱。
2、亚麻原料供应结构不合理。国内亚麻原料发展缓慢,原料缺口大,对外依存度较高,而进口亚麻原料价格持续上扬,亚麻纱、织物又处于低价滞销,亚麻纺纱企业(包括织物等下游企业)难以承受高价原料成本,经营难以维继,亚麻行业处于两头受压的局面。
近两年,欧盟亚麻纤维两次高幅提价,纺24Nm纱打成麻的均价涨幅高达30%以上,已使中国亚麻纺纱企业经营困难。今年年底欧盟再次提出亚麻纤维高幅提价,再加上有外部经济环境的压力,已经远远超出了中国亚麻纺纱企业的承受能力,严重影响到了行业的健康发展。中欧双方应当根据欧洲麻农受灾的情况和中国亚麻纺纱企业的承受能力,通过协商维护亚麻产业的稳定发展。
全国亚麻纺纱锭已达80万枚,由于需求拉动和利润驱动,亚麻纺纱能力仍在扩大。亚麻纺织要防止趋同类产品发展过快,加快新产品开发和产业链的协调发展。
3、技术和产品创新开发投入不足,产业链不完整,国内市场有待拓展。
4、面对出口退税率下调、人民币升值、原料成本、劳动力成本、环保成本提高,市场竟争激烈等诸因素影响,麻纺织及制品企业的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必须进一步加强技术和产品创新,提高科技贡献率和品牌贡献率,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优化产品结构,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加大拓展国内麻消费品市场力度。
5、2008年欧盟国家取消中国纺织品进口限额,中欧纺织品协议对8种纺织品(含亚麻纱)实行监控。麻纺织及制品企业应采取积极措施开展行业自律,创建稳定的出口环境和有序的市场秩序,形成良好的市场氛围,维护行业、企业利益,保障行业稳定持续健康发展。
2008年我国麻纺织业将进入以产业创新能力提升为重点的调整期。
(4)收发货地
2007年1~11月份我国麻原料分收货地进口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黑龙江、北京、山东、安徽等省,1~11月份仅江苏、浙江和黑龙江三省麻原料进口金额就占麻原料进口总额的69.18%。由于亚麻原料进口价格持续攀升,其中江苏和浙江进口亚麻数量同比增长0.06%、18.89%,金额同比增长分别为29.19%和39.22%,黑龙江进口亚麻量则同比下降了18.02%。
我国麻类纱线出口发货地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苏、广东和山东等地,仅浙江、江苏、广东三地就占到纱线出口总额的近3/4;麻类织物出口发货地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苏、广东、黑龙江、上海和湖南等地,而出口麻织物第一大省浙江省出口量额分别下降17.70%和16.38%,出口价格同比则上升了1.68%;麻制品出口发货地主要集中在福建、广东、浙江、江苏、山东、上海等省市,其中福建和广东同比增幅为1809.9%、5.54%,而随后几大市场则出现不同程度的降幅。
三、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及应对措施
1、经济增长减缓,出口增幅回落。据海关统计,2007年1~11月麻织物出口占出口总额的55.89%,出口量额同比分别下降13.37%和8.49%。其中亚麻织物出口数额同比分别下降16.07%和8.97%;亚麻织物出口前三大市场香港、意大利和比利时数量同比分别下降20.94%、22.98%和32.98%,;苎麻织物出口量下降9.84%;出口香港下降26.99%,出口韩国下降15.34%,出口印度尼西亚下降23.34%。
主要原因有:出口纺织品退税率政策调整等宏观环境因素对销售的影响;麻纺织市场销售淡季长;苎麻纺织产品更新缓慢,产品竞争力减弱。
2、亚麻原料供应结构不合理。国内亚麻原料发展缓慢,原料缺口大,对外依存度较高,而进口亚麻原料价格持续上扬,亚麻纱、织物又处于低价滞销,亚麻纺纱企业(包括织物等下游企业)难以承受高价原料成本,经营难以维继,亚麻行业处于两头受压的局面。
近两年,欧盟亚麻纤维两次高幅提价,纺24Nm纱打成麻的均价涨幅高达30%以上,已使中国亚麻纺纱企业经营困难。今年年底欧盟再次提出亚麻纤维高幅提价,再加上有外部经济环境的压力,已经远远超出了中国亚麻纺纱企业的承受能力,严重影响到了行业的健康发展。中欧双方应当根据欧洲麻农受灾的情况和中国亚麻纺纱企业的承受能力,通过协商维护亚麻产业的稳定发展。
全国亚麻纺纱锭已达80万枚,由于需求拉动和利润驱动,亚麻纺纱能力仍在扩大。亚麻纺织要防止趋同类产品发展过快,加快新产品开发和产业链的协调发展。
3、技术和产品创新开发投入不足,产业链不完整,国内市场有待拓展。
4、面对出口退税率下调、人民币升值、原料成本、劳动力成本、环保成本提高,市场竟争激烈等诸因素影响,麻纺织及制品企业的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必须进一步加强技术和产品创新,提高科技贡献率和品牌贡献率,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优化产品结构,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加大拓展国内麻消费品市场力度。
5、2008年欧盟国家取消中国纺织品进口限额,中欧纺织品协议对8种纺织品(含亚麻纱)实行监控。麻纺织及制品企业应采取积极措施开展行业自律,创建稳定的出口环境和有序的市场秩序,形成良好的市场氛围,维护行业、企业利益,保障行业稳定持续健康发展。
2008年我国麻纺织业将进入以产业创新能力提升为重点的调整期。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纺织网